再别康桥教学设计韩茹霞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35364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韩茹霞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韩茹霞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韩茹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别康桥教学设计韩茹霞(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韩茹霞 教学目标 1. 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感情。 2. 感知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重点难点 1. 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感情。 2. 品味诗歌艺术上的“三美” 。 3. 难点:从诗歌的意象和形式等方面入手鉴赏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 楚辞流传千古,唐诗宋词, 名家辈出。 从五四到现在,新诗也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可是有人却说,中国现当 代诗坛只有一个半诗人。 尽管这种评价太偏激了, 却也可以看出着一个半诗人在 中国诗坛的分量。他们是谁呢?一个是徐志摩,半个是何其芳。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以一

2、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 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 他就这样悄悄地来, 又这样悄悄地走了。 诗人志摩是怎 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配乐朗诵 1、首先老师来为大家朗诵这首诗。(教师配乐朗诵) 2、学生配乐朗读 3、每一首好诗都能引起读者不同的共鸣,你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受呢?请同学 们谈一谈。 4、几个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谈感受,打开了我们的想象空间。少年情怀总是诗, 同学们青春的感受就是最美丽的画卷。诗人笔下的康桥是不是象大家想象得如此 美丽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康桥和作者徐志摩。 三、解题,介绍作者( “再” ) 徐志摩( 18961931) ,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

3、、南湖、诗哲。著有诗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 云游,散文集落叶、 巴黎的 鳞爪等。 1918年赴美留学, 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出示康桥图片 这里就是康桥,今天读作剑桥,闻名世界的英国剑桥大学就在这里。在康桥, 他陶醉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正是康河的粼粼水波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在康桥, 他接受了“爱、自由和美”的个性主义熏陶,正是“爱、自由和美”的康桥理想 给了他人生的追求。 诗人 1928 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 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

4、又要和它告别了, 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 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徐志摩以一首纯美的再别康桥, 拉开了我们想象的帷幕, 更让我们领略到了诗歌语言的魅力。我们今天就通过赏 析诗歌语言来品味蕴涵在诗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赏析诗歌意象 “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一份悲哀。再别康桥的基调是否依然如此呢?它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歌没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痛压抑,给我们带 来的是清新飘逸、孔令自然的感觉。 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的。所谓意象就是写入作品中的 物和情的

5、结合而形成的意境,意境=物+情。意象是客观物象和主观情理的融合, 是意和象的融合。作品中的“物”都是带有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所以,我们鉴赏 诗歌的时候就可以从诗中的“景”和“物”入手,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旨”物-情-旨。 同学们,再别康桥中有哪些意象呢?这些意象又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诵读全诗。小组讨论交流) 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呢? 明确: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清潭,星辉 这短短的一首诗中就有这么多意象,这些意象都浸染了诗人怎样的情思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首诗歌。 (略,见书上的笔记) 五、分析“三美” 同学们,徐志摩是“新月派

6、”的代表人,其他代表人还有胡适、闻一多,他 们在艺术上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和谐”与“均齐”,这突出体现在闻一多提出的 诗歌“三美”上。这“三美”是什么,我们学习的再别康桥又是怎样体现这 “三美”的呢? 1. 绘画美 这首诗歌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的出的画面。 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给人视觉 上美的享受。 2. 音乐美 押韵、叠词 3. 建筑美 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俩俩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都是六七个字, 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诗歌的首节和尾节句式、 语意相似,遥相呼应,回环往复, 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给人一种整体的美感。 (齐读再次感受诗歌的美) 六、布置作业 运用意象和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