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三海经教案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34136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长与三海经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阿长与三海经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阿长与三海经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阿长与三海经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阿长与三海经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长与三海经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长与三海经教案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 【教学构想】 :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生活的的源泉,本单元着眼于“爱”来选文。在 鲁迅的童年生活中, 保姆阿长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本文记叙了自己儿时保姆阿 长的一些往事, 表现了一位纯朴善良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本文是现代文学作品 中的精品。 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理清文章的脉络,抓住文章的重点,分析 人物形象,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习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品格的写法。 2、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的含义,把握作者情感变 化的过程,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与尊重。 3、学生通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

2、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以及典型事例刻画人物。2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 本单元内容以“爱”为主题,抒写“爱”的感悟,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 可以多联系自身、 现实的生活进行横向的对比,有利于整体把握作者的“爱” 的 感悟。 运用朗读法, 提高朗读能力, 要求读音准确, 停顿恰当, 读出正确的语气。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间播放音乐童年,渲染气氛。教师导入:童年的生活快乐而短暂,童 年的我们天真无邪, 童年的我们在爱的环境下成长。童

3、年有许多我们美好而珍贵 的回忆。同学们,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童年是怎样的呢?同学们在七年 级学过他的一篇散文是哪一篇? 学生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师:同学们还记得其中的美女蛇的故事吗? 生:记得。 师:是谁给年幼的鲁迅讲的呢? 生:长妈妈。 师:同学们真棒! 对于长妈妈, 我们在这篇文章里认识是肤浅的,今天我们 要来真正阅读一篇关于长妈妈文章阿长与 山海经 。不过,我想提个疑 问,亲爱的“长妈妈”为何变成了“阿长”的称呼?这是否暗示了本文有着不同 寻常的感情变化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感情。板 书课题及作者。 【设计意图】:以歌曲童年为引子, 让同学们初步感受

4、到美好的童年有我 们难忘的记忆。 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从而引发学生深入 地思考。 二、资料助读,激发兴趣 (一)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交流作者资料2、师生共同交流所搜集的作者资料 多媒体演示学习内容: 鲁迅( 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 年 5 月,首次用 “ 鲁迅 ” 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 动的基石。 朝花夕拾 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 收入鲁迅先生 1926 年所作回 忆散文共 10 篇。 朝花夕拾 中的散文都是鲁迅

5、回忆往事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 鲁迅的成长道路。它们文笔优美,感情深沉,都是散文中的佳品。 学生齐读“作者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 两个部分。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 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 如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大禹治水、 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 说。关于阿长 阿长( ?1899) ,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大门楼人。她是鲁迅 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是做裁缝的,她 有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

6、厚的感情,在朝花 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 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学生阅读上述有关文学常识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一个交流的机会, 一方面让学生对 本文作者有一个 全面的了解, 另一方面激发学生阅读朱自清先生这篇散文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 奠定较好的心理基础。 (二) 、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憎 zng 恶 w :憎恨厌恶。 孤孀 shung :孤儿寡妇。 缩印:把书画、文件等用照相的办法缩小,再制版印刷。 掳 l :抢取。 仁厚:为人忠诚老实。 絮 x 说:絮絮叨叨地说。 骇 h i:惊惧。 疮 chung 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正 zhng 月:农历

7、年的第一个月。 震悚 s ng: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霹雳 pl 深不可测:深得不能测得深度,比喻情况捉摸不透,超越一般理解能力。 学生齐读,力争当堂记住字音字形字义 三、诵读感知,理清思路1 、学生初读课文。 多媒体显示朗读要求: 边读边旁批,把自己对长妈妈的瞬间感受记录并旁批。 提示: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去领会。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可以就最感兴趣的或印象最鲜明的情节、语句、段落、人物等泛读。 然后即兴发言,学生只要言之有物,有理有据,教师应当及时肯定。) 、学生默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多媒体显示: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重点记叙了哪一件事?

8、生 1:长妈妈的外貌和名字的来历 生 2:长妈妈常喜欢切切察察 生 3: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生 4:长妈妈给我买三哼经 , (学情分析:学生大多都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可能会很零碎,概括力 不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归并相关段落, 抓住关键词句, 引 导学生归纳概括。) 【设计意图】: 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综合、讨论,初步 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 师总结:同学们很会读书,语言概括能力也很强。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她切 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恶的种种规矩,关于“ 长毛 ” 的故事,给 我买山海经。其中重点写的是买山海经

9、一事。因为买山海经透出作 者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最能突出文章的主题,所以重点详写。 四、细致品读领会情感 师过渡:那么从作者记叙的这些事件中,你认为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多媒体显示教学要求: 合作探究:试用:“由(事件),可见长妈妈(性格特 征)”的句式评价阿长这个人物形象。 生小组(前后位 4-6 人为一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组内其他同学可做补充。 生:文章第二段写道长妈妈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可见她地位低下;第三段写 长妈妈常喜欢切切察察, 长妈妈睡觉时总是在床中摆成一个大字挤的我没有余地 翻身可见长妈妈喜欢拨弄是非,长妈妈是个粗人。 生:长妈妈给我买三海经可见她心地善良、关心孩子、 热

10、心帮助孩子解决困 难。 生:长妈妈知道许多 “规矩”死了人,生了孩子人的屋子里, 不应该走进去。 吃福橘。说明她迷信。 (学情分析:由于阿长是一个多侧面立体的形象。 其人物性格特点比较复杂, 学生难以整体把握人物形象。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尽相同、 千奇百怪。 对于吃福橘 一事,学生可能只单纯从“我”当时的感受“磨难”去理解,认为阿长迷信,却 不能体会阿长的真诚善良。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阿长的迷信。) 【设计意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从事件中归纳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师小结:总之,阿长是一个好人,但并没得到善报的人, 她并不是十全十 美的人,乃至缺点多余优点, 她是一个复杂社会下产生出的一个复

11、杂的人。那么 对于这样一个人,鲁迅对她的感情怎样呢?探讨问题:作者为何要写阿长的缺点呢? 方式: 学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学情分析:学生可能会模糊地意识到缺陷让人物更真实、更自然,教师要 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抓住时机让学生领悟人物塑造的技法。) 教师点拨 : 瑕不掩瑜,有时候,小小的缺憾, 往往能使人物形象更真实自然。 作者这样写, 就使得阿长的形象更真实感人、更丰满润泽、 更栩栩如生。 同学们 在写作时, 可以借鉴这个有益的经验。 避免将人物简单化、 绝对化,应写出人物 丰满、鲜明的个性 出示问题: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怎样?边听边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 情的词句。 教师跳读课文

12、,学生听 多媒体显示:事件人物性格我的感情变化写作手法 谋死我隐鼠憎恶用典型事例刻 画人物先抑后扬 (欲扬先抑)名字的来历 阿长二 世长妈妈地位低下喜切切察察长妈妈喜欢饶舌 多事我实在不大佩服 她最讨厌的 睡觉摆 “大”字长妈妈是个粗人规矩多道理 多长妈妈有着太多 的繁文缛节我所不耐烦的讲“长毛” 的故事长妈妈是无知又 淳朴的我有一时也对她 发生过空前的敬 意 买“三哼 经”长妈妈是个真诚、 善良、关心孩子, 尽可能帮助孩子 的好人新的敬意她却有 伟大的神力教师小结: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写她“憎恶”“讨厌”阿长,后半部分写因 有让大炮放不出来的“伟大的神力”和买回“我”渴慕的山海经而敬她,抒 发

13、出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 在充满贬义色彩的文字后面,含有同情与怀念, 有形 诸文字和隐在叙事之中双重色彩。鲁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又是以写作 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五、放飞想象,升华思维一字不识的阿长到处奔波去买书,艰难可想而知,可能还闹出些笑话。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像力,把作者略去的“阿长买书”的情节补写出来。【教学后记】 本单元选文着眼于一个“爱”,通过“爱”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同时培养 学生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记叙文的一定基础,本 文写的又是家庭生活方面的内容, 极富有生活情趣,很容易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故学生在学习本文时, 大多都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由于作品的时代不同, 人物性格中良莠相杂, 学生难以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这往往成为教学中难以突 破的认识障碍,不过,驾驭得好,这又能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兴奋点。 通过实施教学,我体会到: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不要急 于给学生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放飞学生个性。 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去感知、感悟,提高鉴赏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