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的历史及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33926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申报的历史及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申报的历史及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申报的历史及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申报的历史及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申报的历史及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申报的历史及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申报的市场定位及其反映的时代特点申报 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之所以取名为 申报,是因为创办地上海简称为“ 申” ,并且这一年又是干支纪年的 “ 壬申 ” 年,故而得名。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商业报纸申报,申报是第一家。申报当时还发行了中文报刊中最早的号外。1884 年,中法战争爆发后,为了及时传播战争消息而创造。申报创刊后不久,与上海新报形成了激烈的竞争,结果是申报很快后来居上,成为上海首屈一指的大报。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申报对新闻业务进行的改革:一是发表政论文章。报纸的言论要“ 有系乎国计民生” ,要“ 上关皇朝经济,下知小民稼穑之苦” 。二是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

2、的真实性,日本侵略台湾,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派人去台湾采访,这是上海中文报纸中军事通讯的开端,也是申报重视新闻真实性的反映。其次是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连续三年报道“ 杨乃武冤案 ” ,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最后披露了冤案的真相。三是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四是经营副业,扩大产值。提起申报创造的辉煌,不能不谈到为申报发展作巨大贡献的史量才先生。正是他将申报发扬光大,发展成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而“ 独立之精神 ” 、 “ 无偏无党 ” 、“ 服务社会 ” 是史量才办报思想的核心。他生前把世界幸福寄托在完全独立的报纸上,包括经济上的独立,不接受任何政治势力、军阀的津贴,政治上的自主,

3、不听命于任何一个政治集团, 不受官方或军阀操纵。史量才办 申报 二十二年,始终贯穿着他对报纸独立品格的追求,并以他的办报思想和报业实践丰富、 提升了中国新闻史。 在他主持办报期间, 申报度过了早期席子佩的控告危机,业务蒸蒸日上。 从 1912年的发行七千份,五年后达到两万份,此后稳步上升,1920年是三万份, 1925 年突破十万份,1926 年突破十四万份,1932 年超过十五万份,创造了申报的黄金时代。其实申报的成功并不无道理,申报作为一种媒介,同样也是一种产品,也要塑造特定的品牌形象,以区别于竞争者,也存在一个市场和产品定位的问题,即报纸的办报方针,报纸针对什么样的读者和受众。申报创刊前

4、,上海有三种报纸:外文报,中文报,“邸报”。当时的外文报多旨在宣传西方宗教思想或介绍西学,读者多为在华洋人和一些洋买办; 中文报不过是外文报的中文版,内容多译自外报,再加上一些洋行广告和船期消息等,读者仅限于买办阶级和少数“高等华人”。“邸报”或“京报”虽说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报纸,但它们属于官方文件汇编,系由宫门之内传抄出来的政令谕旨, 读者限于官僚士绅, 与普通商贾和百姓无缘。而上海自 19 世纪 50 年代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中外商人大量云集上海,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不仅广大市民百姓渴望了解时政,众多商贾也希望从报纸上获取更多的商业信息。而当时上海恰恰缺少一份针对中国普

5、通老百姓的商业报纸。正是基于对形势的正确分析,看到了巨大的潜在市场,申报找到了自己准确的定位:针对中国人的雅俗共赏的大众化商业报纸。他在创刊号上的话体现了其对申报的定位思想及办报方针“但其内容荒诞无稽,只可作文人清淡之材,未能雅俗共赏。只有现今报纸上所刊登之文章,叙述简而能详,文字通俗,不只为士大夫所赏,亦为工农商贾所通晓。”如果有机会能细细翻阅申报,仔细研究其中的内容,就不难看出办报者的良苦用心。第一次接触申报,就是注意到首版短小精悍的广告标题和报内大量时局信息的“快讯”,甚至在后面几版还有市场农产品的价格行情和猎奇新闻,尤其满足市民还有商人的需要。最让我惊奇的是据申报报道当时的上海已有来自

6、东南亚甚至欧美、南美的巡回演出,可见当时上海的繁华。正因为申报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及针对性的报道,以至于申报成为研读那个时代历史的珍贵史料,就拿1918 年的申报来看,结合世界历史,由于还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全国各派军阀在各自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混战不已,因此,每每申报,国内军阀的各大战事便成为重要的话题占据了相当的版面,除此之外,关于偷盗、抢劫的案件描述也是层出不穷,这也反映了当时时局的动荡与人民生活的艰辛。而在我看来,最富有深刻意义的不是申报严谨的新闻报道,而是广告。每期申报都有大量广告,其中有药品的,有卖服饰靴子的 ,还有大量日用品比如肥皂,布匹等等。广告种类之多,数量之盛,代表着近代工业的

7、发达。1918 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参战国尤其是欧洲列强由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欧洲战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绝佳时间,被称为“短暂的春天”,在1914-1918这短暂的几年中,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所以才会显现出广告密集,商品经济发展的场面,而且商品的种类也从单纯的食品、药品向眼镜等精密工业品转变。申报反映的大多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真实情况,正因如此,申报才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而这也正是申报由创刊时的600 份发展成为销量最大,影响最深远,经营时间最长的近代中文商业报纸的重要原因之一。时至今日,其中的许多宝贵经验与做法还值得现代的媒介学习和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