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393219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身边的材料 1、 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2、 石油、木头、棉花、沙子都是天然材料。 3、 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4、 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材料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天然材料,另一种叫人造材料。5、 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有材料制成的,你知道哪些材料? 答:我们身边常见的天然材料有:粘土、沙、石、木头、棉花;人造材料有: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纸等。 6、 玻璃使用什么加工的? 答:玻璃是由含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炉内融化,经过工人师傅成型,冷却后制成的。 第二课:塑料 1、 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塑料还可以代替钢铁做建筑材料。 2、 塑

2、料杯遇到热水会变软。塑料的优点有:轻便、防水、透明、耐磨等。缺点:埋入土里不容易降解。 3、 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有点,又什么不足? 答: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耐磨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但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污染。 4、 一只手带塑料手套,一只手带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 答:不一样,因为塑料手套的透气性差,防水性好,而棉布手套的透气性好,防水性差。 5、 你都知道哪些新材料? 答:防弹玻璃、记忆金属、人工钻石、变色眼睛 第三课:倾听声音 1、 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2、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 关于声音

3、,你想知道些什么? 答:(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为什么有高有低?(3)怎样让发声物体停止发声? 4、 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物体发声时会产生振动,共同之处是,物体发声时都会产生振动。 5、 物体停止发生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答:物体停止发生时的共同现象是震动停止。这进一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四课:物体传声 1、 声音能在液体、固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2、我们在地球上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里。 3、 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就可以断定是否有火车要来,这说明火车的声音是通过铁轨传送过来的。 4、

4、 用铅笔敲击进水管的一头,在另一头听到的金属管震动的声音是通过金属管传送过来的。 5、 上课了,同学们能在四面八方听到铃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6、 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借助无线电话? 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宇航员在月球上无法听到对方发出的声音,所以要借助无线电通话。 7、 当你走到小河边或池塘时,水面的小鱼便会立即游开,这是怎么回事? 答: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脚步声通过大地传给小鱼,小鱼听到脚步声便游开了。 8、 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声音可以通过什么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答:因为地球上有各种物体,如空气(气体) 、水(液体) 、木头(固体)等

5、,都能传播声音,声音可以通过这些物体传到我们耳朵里。 第五课:自制小乐器 1、 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2、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调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3、 用小棒敲击装有不同量水的杯子时,会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 4、 声音的产生于哪些因素有关? 答: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还与材料有关。 5、 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哪种材料更适合做过面?为什么? 答:不一样,牛皮纸更适合做鼓面,牛皮纸有韧性。 第六课:声音与生活 小学三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1、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

6、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 2、 有些声音使我们心情愉快,有些声音令我们烦躁。 3、 噪声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人们在减少噪声危害方面想了许多办法。 4、声音有什么用处? 答:能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 5、 噪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答:噪声使人烦躁不安,人长时间受到喧闹声的刺激,容易患上失眠症或不能集中精力思考,巨大的噪声可以损伤人的听力,致人耳聋。 6、 人们是怎样减少噪声危害的? 答:如人们设立禁止鸣喇叭的标志,在耳机里装上厚厚的垫子,在马路两旁大量植树造林,利用树木来降低噪声的强度,给汽车、摩托车装上消声器等办法来减少噪声的危

7、害。 7、 耳机里为什么有厚厚的垫子? 答:厚厚的垫子可以降低声音对耳朵的危害,又可以防止外界噪音的干扰。8、 为什么说树木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 答:因为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科学实验证明:10 米宽的树带能使噪声减弱 30%, 20 米宽的树带可以使噪声减弱 40%. 第七课:光的传播 1、 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2、 太阳、闪电、萤火虫等为天然光源;电灯、手电筒、电视机等为天然光源。3、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4、 太阳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5、 门窗或密林的缝隙透出来的阳光是

8、直的。 6、 用纸卷一个细直筒,通过这个直筒看灯光,然后,把这个直筒弄弯,再看灯光,两次都能看见灯光吗?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第一次能看见灯光,第二次不能看见灯光,这个实验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八课:透明与不透明 1、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会形成影子。 2、 用光的透过成都来划分物体,可以分为:不透明物体、半透明物体、透明物体三种。 3、 台灯的灯罩通常是用不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 4、 用手电筒照射一个圆形纸片时,会发现一个圆形的影子。 5、 用手电筒照射用泥制成的小兔时,会出现小兔的影子,前后移动一下小兔会发现影子会变大变小,上下移动一下小兔会发现影子变长变短。

9、6、 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答:影子是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在物体背面形成的,影子的大小与光源与物体的距离及物体与光屏的距离有关。 7、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会怎么样? 答:遇到透明的物体能让绝大部分光通过,遇到半透明的物体能让部分光通过,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几乎不让光通过。 8、 毛玻璃片也能让光线通过,我们可以说毛玻璃是透明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毛玻璃虽能让光线通过,但只是一部分光线通过,只能说毛玻璃是半透明的物体。 第九课:镜子 1、 当光照射到物体上时,有一部分光线被物体的表面反射会去,这就是光的反射 。镜子是反射光能力很强的物体。

10、2、 不要用镜子把光反射到同学的眼睛上去。 3、 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4、 用两面平面镜可以制作一家潜望镜。 5、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光遇到镜子时会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发生反射现象。 6、 利用镜子反光的性质能做哪些事? 答:医生可以用目镜来给病人检测,制成潜望镜进行水下观察,科学家利用镜子反射光需要时间计算距离等。 7、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什么有关? 答: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制造物体的材料也有关系。 第十课:七色光 1、 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七种色光的排列顺序赤、橙、黄、绿、蓝、靛、紫。 2、 如果把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

11、起,会有白光出现。红与绿出现黄光,红与蓝出现红光,蓝与绿出现深蓝色光。 3、 瀑布前和喷水池上空有很多弥漫的小水滴,被阳光一照就会形成彩虹。 4、 彩虹是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而形成的。 5、 拿一个三棱镜,让阳光照在镜面上,慢慢转动它,会看到什么现象? 答:会看到七色光带,这是由于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太阳光是有七色光组成的。 6、 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 答:在雨后天晴的天空和瀑布的上空可以看到彩虹。 7、 三色光的混合实验,需要哪些材料?把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把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需要的

12、材料:3 支手电筒、橡皮筋、红、绿、蓝玻璃纸,白纸。把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出现(灰)白色光,把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白光。 8、 在喷雾器的瓶子里装入水,背着阳光喷射,你能看到什么现象?停止喷水后,还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吗? 答:会看到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被阳光一照能出现彩虹,停止喷水,不能看到同样的现象。 第十一课:电在我家中 1、 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家里的电器使用的电是由供电站供给的。2、 生活中的电器,需要接通电源才能工作。 3、 电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 答:电是发电厂发电后,经过高压输电、变电站改变电压、长途输送,最厚才会成为我们家中的电源。 4、 关于电,我们还想提出

13、哪些问题? 答:(1)家里的电是从哪里来的?(2)是谁发明了发电机?(3)为什么发电机能发电?(4)点有什么用处? 第十二课:让灯亮起来 1、 我们生活中游弋种各样的灯,灯可以照明,还可以使今晚变得绚丽多彩。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部件。 2、 世界上第一个电池是二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发明的。 3、 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不能随便丢弃。 4、 在组成简单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电池可以给电路持续供电,导线可以将电路接通,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灯泡可以发光,以消耗电池中的能量。 5、 既然用导线接通电源和用电器后,用电器就可以工作了,那么开关就没有必要再接了,这种说法对吗?为

14、什么? 答:不对。因为不接开关,直接用导线接通用电器,虽然可以工作,但每次连接时都容易出危险。为了用电安全,开关接入是必不可少的。 6、 我们还知道哪些开关? 答:铡刀开关、空气开关、按钮开关等。 第十三课:导体和绝缘体 1、 容易使电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 2、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可以导电的。 3、 导电材料又称为导体,大多数金属是导体,大多数非金属是绝缘体。 4、 螺丝刀、插座、插头、导线和灯座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 答:这些物品是由金属材料和塑料制成的。因为金属是导体,可以导电;塑料是绝缘体,防止导电。 5、 安全用电方法?

15、答:1、不要用东西接触交流电插孔,2、不要用力拉拽电线,防止拉断,发生漏电现象。3、在检查电器时仅仅关闭电器开关还不够,检查必须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第十四课:磁铁的力量 1、 磁铁让我们知道了一种神奇的力磁力。磁铁的两端磁力特别强,我们称为磁极。不论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2、 北在英文中是 North,南是 South。因此,我们把磁铁指向北的一端叫 N 极,指向南的一端叫 S 极。 3、 磁铁能吸铁,磁铁还有指南北的性质。 4、 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铁做的。 5、 曲别针为什么能在空中跳舞? 答:这是因为曲别针受到了磁铁的吸引,所以能在空中跳舞。 6、 磁铁能吸引那些物体?

16、答:磁铁能吸引钉子、大头针、曲别针等铁制品。 7、 通过吸铁钉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答:通过实验发现,磁铁离被吸物体越近,吸引力越强。 8、 磁铁指南北的实验。 答:( 1)悬吊条形磁铁,当它最终停下来时,会出现 N 极指向北,S 极指向南;(2)还可以用漂浮法看到同样的现象,把磁铁放到塑料板或木板上,然后把塑料板或木板放在水面上,静止后,磁铁就会出现 N 极指北,S 极指南的现象。 第十五课:制作小磁针 1、 我们可以用缝衣针、曲别针以及具有较强磁力的磁铁来自制小磁针。 2、每个磁铁都有两极,同性磁极相互排斥,异性磁极相互吸引。 3、 把两个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答:会看到两个磁铁互相排斥或吸引,实验说明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 4、 怎样自制小磁针?需要哪些材料?制作时应注意什么? 答:需要的材料有:缝衣针、具有较强磁力的磁铁、曲别针;制作方法: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的一端滑向另一端,至少划 20 次,小磁针就制成了。应注意:制作时小心别扎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