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工施工技术交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29949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工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铁工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铁工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铁工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铁工施工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工施工技术交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技术交底工程名称东莞国际塑料城分(部)项工程钢筋工程交底内容钢筋制作与绑扎接受交底班组铁工班交底内容一、钢筋制作 (一)、施工准备 1、机械设备 2、钢筋冷拉机、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成型机、电焊机、对焊机、电渣压 力焊机及相应吊装设备。 3、材料 各种规格、各种级别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4、作业条件 (1) 、各种设备在操作前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 (2) 、钢筋抽料。钢筋抽料人员要熟识图纸、会审记录及施工规范,按图纸 要求对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合理的填写钢筋抽料表,计算出钢筋的用 量。 (二)操作工艺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

2、理干净,可结 合冷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 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采用冷拉法调直的钢筋的冷拉率: I 级钢筋冷位率不大于4%。 II、III 级钢筋冷率拉不大于1%。 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 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4、钢筋弯钩或弯曲 (1)、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 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 大于下料尺寸,弯曲调整值见表。 钢筋弯曲调整值 (d 为钢筋直径 )

3、钢筋弯曲角度30o45o60o90o135o 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 对半圆弯钩为 6.25d,对直弯钩为 3.5d,对斜弯钩为 4.9d。弯起钢筋,中间部位 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少于钢筋直径的5 倍。 (2)、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 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 要求时,用 I 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 不少于箍筋直径的2.5 倍;箍筋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对抗震要求的结构 ,不小于 箍筋直径 10 倍。对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

4、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 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 =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 +弯钩增加长度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直段长度 +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 +弯钩增加长度c.箍筋下料长度 =箍筋周长 +箍筋调整值。 (三) 、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 型钢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1、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钢筋的表面应保持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 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3、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和施工规

5、范规定。 1、钢筋对焊和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 门规定。 (四) 、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质量通病 (1) 、钢筋下料切断尺寸不准, 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 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2) 、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码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 对于 I 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 弯曲。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 、机械必须设置防护装置, 注意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 关。 (2) 、作业场所保持道路畅通,危险部位必须设置明显标志。 (3)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识机械性能和操作规

6、程。 3、产品保护 (1) 、各类型钢筋半成品,应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挂好标志牌, 堆放场所应有遮盖,防止雨淋日晒。 (2) 、转运时钢筋半成品应小心装卸,不应随意抛掷,避免钢筋弯形。二、钢筋绑扎与安装 (一) 、施工准备 1、材料 钢筋半成品的质量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钢筋绑扎用的铁丝, 采用 20 号和 - 22 号铁丝(镀锌铁丝)。 水泥垫块:要有一定强度。 2、工具 常用的铅丝钩、小扳手、撬杠、绑扎架、折尺或卷尺、白粉笔、专用运输机 具等。 3、作业条件 (1) 、熟识图纸,核对半成品钢筋的级别、直径、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2) 、准备好铁丝、水泥垫块以

7、及常用绑扎工具和机具。(3) 、钢筋定位:划出钢筋安装位置线,如钢筋品种较多时,应在已安装好的模板上标明各种型号构件的钢筋规格、形状和数量。(4) 、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件时,应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的先后次序,宜制定安装方案。(5) 、绑扎部位的位置上所有杂物应在安装前清理完毕。(二)操作工艺1、基础绑扎与安装 (1) 、钢筋网(筛底)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点扎牢,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线和要成八字形绑扎(左右和绑扎)。(2) 、有 180弯钩的钢筋弯钩应向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向下。(3

8、) 、条形基础的钢筋网单向弯曲受力,其短向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边。(4) 、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的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的直径,以便连接。2、柱绑扎与安装(1)、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o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应小于15o。(2)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或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3) 、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

9、,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区分准确。3、梁与板绑扎与安装(1)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 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2)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3) 、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 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4)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5) 、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

10、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有30mm ,以得灌筑混凝土之需要。4、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 、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起点的间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接头不得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及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2) 、受拉区域内,I 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II 、III级钢筋可不做弯钩;(3) 、直径不大于12mm 的受压 I 级钢筋的未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未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直径的35 倍;(4)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5)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三)

11、、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1) 、钢筋的品种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2)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2、一般项目(1) 、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扎数的10% ,且不应集中。(2) 、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四) 、施工注意事项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1) 、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2) 、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

12、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3) 、钢筋骨架吊装入模时,应力示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4) 、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丝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5) 、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立即纠正。(6) 、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应及时调整。(7) 、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2、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搬运钢筋时, 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料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人工抬运钢筋,上肩卸料要注意安全。施 工 员安 全 员交底日期接受交底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