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恩的情怀来回报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感恩的情怀来回报社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感恩的情怀来回报社会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在触动着我们感恩的情怀,生活中的 我们无论是家庭还是企业, 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 所施于我们的恩惠 搅动着我们的心灵, 是索取还是回报, 这是不同的人所采取的生活取 向。生活在我们批洲林场的赵希海老人,以他感恩于企业、感恩于社 会、感恩于自然的朴素情怀,诠释了他高尚的人生。 赵希海老人在退休后的20 多年的时间里, 爬山越岭,顶风冒雨, 义务植树 16 万多株,成活 11 万多株,用生机勃勃的11 万株树木实 践了自己在有生之年义务植树10 万株的诺言,从而成为享誉全国的 植树模范。如今他又在努力实现着自己的第二个心愿,在有生之年义 务为企业培育
2、100 万株树苗。已年过古稀的赵希海老人艰辛的育苗历 程已经行程过半,他已经成功的向企业捐献树苗50 多万株,尽管他 年老了,但对实现义务为企业培育100万株树苗他充满了信心, 更让 他欣慰的是在红石林业局第四个“希海植树日”,举行了希海精神传 承仪式,赵希海老人将代表“情系森林、无私奉献”精神的旗帜郑重 是交到了儿子的手中,从此代表着希海精神完成了神圣的传承。 赵希海老人的事迹在我们红石林区几乎是家喻户晓,令许多人至 今探寻不明白的是他退休后不安享生活,颐养天年,而几乎是固执的 选择了义务植树、义务培育树苗。 刚刚退休后的赵希海确实也有过离开工作岗位的失落,当他面对着大山定定的凝思时, 他的
3、脑海里盛满的是他一生的工作历程。他清 楚的记得 60 年从通钢调到湾沟林业局工作时,展现在他面前的波涛 万顷蓊郁茂盛的大森林似乎一辈子也伐不完。当时他职业是一名伐木 手, 经过他的手不知伐倒了多少颗树木, 当看到一颗颗大树变成原木, 在楞场里堆积如山的时候,作为一名多次受到上级表彰的优秀伐木 工,赵希海的内心中曾经涌动着自豪。然而,也就是在短短二十多年 的时间里赵希海就再也自豪不起来了,那是因为赵希海所在的林场可 采资源已经采尽, 在岗工人工作不饱和, 已经长大成人的林业工人子 女无业可就,想到这些,老人心里隐隐有些愧疚,也就自那时起赵希 海老人内心里仿佛对大森林欠下了债。当然这不能归咎与任何
4、人, 当 年那个时代采伐毕竟也是为了祖国的建设。 赵希海老人虽然不识字,他对森林资源的宝贵比谁都认识的透, 森林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调解气候、净化空气等等老人家说起来 头头是道。是大森林养育了林业人, 我们向养育我们的大森林索取了很多很多,人不能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正是带着感恩于自然的情怀, 退休后的赵希海老人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大山开始了他义务植树“偿还”大山的大义之举。这一干义无反顾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来他用 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批洲林场的山岗上树立起了一座座绿色的丰碑。 为了实现自己的绿色梦想,赵希海起早贪黑,顶风冒雨,披星戴月吃 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有他自己知道, 春天植上树, 夏季去扶育
5、, 冬季里去割灌、修枝,一年四季,没有闲暇,为了实现自己的绿色梦 想,他顶着多少闲言碎语、 讽刺打击。甚至是人身威胁, 面对着磨难, 赵希海义无反顾,据理力争,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去面对,用“情 系森林,义务奉献”的精神去感召。 赵希海老人最常说的一个字就是“干” ,这一个“干”把一个普 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退休工人干成了全国植树模范;全国绿化奖章获得 者,这一干,竟然让一个山沟沟里的普通退休工人干成了感动江城、感动吉林的十大人物和中国2007绿色年度人物。 我们这一代人是唱着歌唱祖国、歌唱共产党的歌长大的一代,对 党的感情深厚,可真正让我们体会到共产党员的忘我精神还是从老共 产党员赵希海身上。 2
6、004 年已近古稀之年的赵希海光荣的加入了中 国共产党,那年的春天赵希海中风病倒了,半身不遂,在炕上躺了一 个星期,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他是拄着棍子参加的预备党员 培训班,学习结束后,他同期学习班的学员来到批洲林场,在林场场 区对面山上营造了近两公顷的党员纪念林,当拄着棍子艰难的爬上山 的赵希海老人来到学员们面前时,那一刻感动了全体学员。 预备党员 学习班的学员们造完林后与赵希海握别而去,赵希海成了这片纪念林 的义务管护员, 由于这片林造在尚在耕种的小片地上,人为的毁坏和 牛害时常发生,赵希海精心看护,缺苗就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终 于将这片具有特殊意义的幼树培育成林。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
7、颗颗树 木在无声的表述着赵希海老人对党的一片深情。自 2003 年起,赵希海就开始他义务培育树苗的计划,赵希海培 育树苗子是以林区珍贵的树种水曲柳为主,所用的树籽都是靠上树采 集。采集水曲柳树籽有个时间段,要等到入冬以后树籽在树上成熟了 也自然干透了再上树晃动, 树籽才落地,不到入冬上树摇不下来几粒。 另外采集水曲柳树籽危险系数大,因为水曲柳树的树干挺直高大,树 枝集中长在树干的上部, 在下边举头望上去都眼晕, 一般的人没胆量 干这活。 赵希海年龄大了上不去树, 他就叫上他儿子赵景春与他一起上山 采籽。 入冬时节,每天清晨当别人还在梦乡里时,爷俩就上了山采籽, 自 2003 年赵希海开始育苗,
8、 第一茬就播种下了660斤的水曲柳种子。2007 年赵希海的苗木地扩大了一倍,两块地用树种子的数量达到近 千斤,这些种子都要靠赵希海爷俩一颗树一棵树的采集。 人们看到了赵希海老人培育树苗的艰辛,很少人能体会赵希海爷 俩采集树籽的辛苦。 林场领导了解到这种情况曾经提出要派人帮助赵 希海老人采集树籽,赵希海婉言谢绝了,理由是别人起不了早,吃不 了这份苦,爬树危险,他们父子不能让别人冒这个险。 提起他育苗的辛苦, 批洲林场人人都是见证, 不说他整理地块多 么劳累,就是侍弄树苗,一般人也难以承受,管理育苗地是个非常枯 燥繁重的活,特别是刚刚出土的小树苗,必须及时薅草,以免被疯长 的杂草欺死。 刚刚出土
9、的小树苗密密麻麻,清除杂草只能一颗一颗的 用手薅,往往是头遍草刚薅完,又该薅二遍了,夏天雨季到来时,不见树苗长,杂草却长得疯狂,这也是每当人们来到批洲林场,总能在 赵希海老人的育苗地里看到他趴在育苗床上劳作的身影地缘故。 烈日炎炎的中午, 当别人躲在家里喝茶乘凉时, 赵希海在苗圃地 里薅草。 夏日的的傍晚,当人们吃罢晚饭在批洲的水泥路上散步聊天时, 常常看到,为了驱赶蚊虫, 赵希海头上搭着一个毛巾,蹲在苗床上紧 张忙碌的给苗木薅草。自己忙不过来了,他就叫上儿子帮忙,爷俩实 在是忙不过来了,又不愿给林场添麻烦,无奈之下,只好自己花钱雇 人,每年苗地杂草生长旺季,赵希海都得雇人帮助薅草,有时一次雇
10、 20 多个林场的家属。赵希海爷俩都是实在人,当天雇人当天结算, 完工时,一人一笔的发工钱,有的拿到工钱时指着苗地问道“这么大 的一片苗子,到时候你们得挣多少钱呀”。有谁知道,为培育树苗, 赵希海每年都得拿出2 到 3 千元钱买农药, 2010 年仅雇工薅草一项 赵希海父子就花去工钱1 万 3 千多元。自己出钱雇工干活, 培育树苗无偿捐献给企业。这就是赵希海回报企业的胸怀。 赵希海老人今年按虚岁算已经七十四岁了,他常常说的一句话就 是如今的日子和旧社会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天天过年, 言语中感恩于 企业感恩于社会之情难以言表。他回报给企业的不止是栽树、育苗。 生活中的赵希海的一举一动无处不闪烁着动
11、人、耀眼的光芒。 连赵希海自己也弄不清楚,不知道从那年那月起,一到了秋天他 就默默的一个人走街串巷采摘收集各种花籽。红的、黄的、粉的、绿 的他分门别类一袋一袋象宝贝似的珍藏起来。春天来了,老人就不声 不语的支起塑料大棚开始培育花苗,他的育苗池子是一年比一年大, 育的花苗也越来越多, 不但保证了自己家和林场栽花种草的需要,还 无偿的供给林场的其他住户。 就连附近乡镇、 企事业单位也慕名前来采购花苗,老人是分文不取一律白送。夏天,一有空,老人就在花棵 前草萍中,薅草松土,象对待树苗一样精心侍弄。就这样,赵希海老 人由一名普通的林业退休工人和植树模范,摇身一变又成了林场的义 务园丁。他把林场当做自己
12、的家, 林场的事情比自己家的事情还重要, 林场治理环境, 义务劳动每次都少不了赵希海老人,自己家的菜园子 可以不管,林场花园不能荒芜。不管什么时侯,到了批洲林场总能看 到赵希海的身影,不是在他的苗木地里, 就是在场区的某处侍弄花草。 他早已将自己融入了林场。 2003 年,批洲林场人员调整,林场的两个公共厕所的清理工作 没人干,场长准备拿出一部分钱来雇人清理,是找谁谁不干。都说: 埋汰累人还将就,就是丢不起那人。第二天,赵希海听说了这件事,马上找到场长:没人干的活我来,这本来就是老头干的活,以后就交 给我吧。不由分说回家拿来家什,头没回、眼没眨、毫不犹豫地下到 粪池里干上了。场长过意不去,决定
13、每月给老头补贴几百块钱,老人 摇摇头说:给钱我还不干了哪。 从此,老人又成了林场的义务掏粪工。 除了 2004年得脑血栓那两个月外,这一干就是六、七年风雨没误。 赵希海是个眼里有活的人,林场路边的小河、排水沟堵了,他拿 着耙子一声不响地给通开; 林场没修水泥道时,道路上有个小坑小洼, 他推着小车给垫上; 走道时见到哪怕是一丁点垃圾,他都要哈腰捡起 来。初春的季节,天气咋暖还冷,积雪刚刚消融,被大雪埋了一冬的 垃圾开始露头了,赵希海就挎着土蓝子四处拣垃圾。二十几年来,赵 希海老人举手投足间干了多少好事,他自己也说不清。 他的事迹早已感动了红石、感动了吉林、感动了全国,感动了世 界上所有热爱生活、热爱绿色、热爱大自然的人。 他是个极其朴素的老人, 也是最可敬的老人, 他的奉献精神必将光耀千秋,在他身上所焕发出来的“情系森林、无私奉献”精神,永 远是鼓舞人奋发向上的动力。 有了这种精神, 我们的事业必将兴旺发 达,有了这种精神,前进的路上我们将无坚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