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4课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912796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4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4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4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4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4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4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4课(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依法行政(执行),行 使 权 力,需要,接受监督 (监督),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决策),一.依法行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行:行使,政:行政权力,法:宪法和法律,依 法 行 政,依:依据,(主体)谁: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解读,1、依法行政的含义:,考点二、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2、为什么依法行政(根本原因必要性意义),(1)根本原因:从根本上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一.依法行政,(2)必要性: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

2、则。,(3)意义: 公民角度: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政府角度: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社会角度: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考点二、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3、怎么办?(如何坚持依法行政),(1)从根本上讲,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2)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一.依法行政,考点二、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3、3)审慎行使权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3)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 决策 (首要)、执行、监督等环节。政府的决策关系着国计民生。 是依法行政的要求。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什么:,怎么办? 科学决策: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民主决策:增强决策 透明度 和 公众参与度 ,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依法决策: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为减少决策的失误,我国政府正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机制,凡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3)科学决策

4、 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提示 如何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需要从政府和公民两个角度考虑。政府角度主要是拓宽渠道,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公民角度主要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合法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典例1 李克强总理认为,法治政府从根本上讲就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 各级党组织要依法行政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处理国家行政事务 各级行政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A. B. C. D.,C,典例2 两年来,S县开展问政198场次,接受问政的县、镇(办)政府部门负责人594人次,参与群众12.

5、2万人次,通过问政承诺的事项732项,其中兑现承诺695项。广场问政有利于政府 A.直接管理社区公益事业 B.完善决策机制 C.丰富基层民主自治形式 D.优化宏观调控,B,典例3 漫画有些政府决策给 我们的启示是 会运用权力的政府就是负责任的政府 民主决策的重要原则是尊重少数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审慎用权,民主决策 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 B. C. D.,C,典例4 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我国政府制定纲要做到了 A.审慎用权,

6、科学民主决策 B.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C.依法行政,行使国家立法权 D.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A,典例5 (2015重庆卷)7.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一些地方出现了“为挂官不为”现象。因为怕工作失误冒风险,部分干部宁肯不干事,也不要出事,纠正这一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 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强化对权力滥用的制约和监管 法定职责必须为,问责“为官不为”者 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教育 A. B. C. D. ,典例6 (2014全国大纲卷34)2013年10月,国务院常委会会议决定,要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把已有的成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坚持统筹城市

7、和农村、兼顾当前和长远、政府救助与动员社会力量救助并举,构建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国务院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 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 是完善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 表明政府重视解决群众接受社会救助的权利 突显了各级政府依法履行社会救助的职责 A. B. C. D.,D,典例7 (2014北京卷28)北京某胡同推行垃圾分类新招。居民将与自家对应的二维码贴在塑料袋上分类投放垃圾,垃圾综合处理厂通过二维码扫描仪分拣垃圾,政府部门对正确分类和投放的住户进行奖励。随着新招的推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逐步增强。这一新招 促进了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 维护了市场在社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8、 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了居民环保意识 通过科技手段扩大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 A. B. C. D.,A,典例8 (2014上海卷7)建立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旨在使政府权力 纳入制度化轨道 按法定程序运行 得到进一步监督 与政府责任相统一 A. B. C. D. ,C,典例9 (2014山东卷28)2014年,为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山东省某市政府决定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列明民营资本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在这个清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可为”。这体现了该市政府 拓宽公民政

9、治参与渠道 推进自身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 坚持民主决策,增强决策透明度 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A. B. C. D.,C,典例10 (2014新课标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是新一届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材料 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要减少和下放投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5月13日,,李克强总理强调,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把政府的作用与市场

10、和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增加服务供给,满足社会需求。 2013年,国务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答案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21/32,1、为什么?,(1)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

11、赋予的,政府必须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确保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2)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二.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考点二、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3)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决策环节)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执行环节);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监督环节)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

12、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的政府(综述) 。,1、为什么?,二.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考点二、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2、怎么办?,(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2)建立健全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3)政府实施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二.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考点二、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一靠民主(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二靠法制(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3、,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015年立案的案件中,案件线索来源于信访举报的占41.8%。案件来源渠道不断拓宽,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来信、来访以及举报网站、12388举报电话等渠道,检举、控告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群众举报威力大,一靠,民主,民主监督,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公务员法、监督法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反腐重大举措规范行政问责制的问责主体制度。,河北官员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将引咎辞职 新华社石家庄2014年4月20日电 :“十二五”期间,河北筛选单位

14、能耗高、排放总量大、示范作用强的30个县(市、区)和30家重点企业,连续三年或五年算总账时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政府分管负责人引咎辞职。,法制,二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 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法制监督,只实行民主或只实行法制会造成什么情况?,最终都会丧失民主,都不可能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民主和法制缺一不可,无政府主义,专制,这两种观点思路是否相同? 谁更正确?,孟德斯鸠强调的是系统内权力制衡(法制监督),典型形式是西方的三权分立,虽然能

15、够有效制约权力,防止专制,但又往往造成相互扯皮,影响政府效率。,王充的观点强调系统外的公众监督(民主监督),尊重了人民的权利,但却缺少强制力。,2、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在草野,1、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2)建立健全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2)建立健全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上级政府,监督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1、要明确各类监督主体的性质,行政系统内部,行政系统外部,上级政府,法制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国家机关,非国家机关,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人大),(法院和检察院),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行政机关,【特别提醒】,【特别提醒】2、各种监督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 (1)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及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法律效力。其中,国家权力机关是最具权威、最高层次的监督。 (2)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有民主监督的职能,社会与公众有民主监督的权利,但不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 (3)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可通过党规党纪对党员干部进行有效制约,并可向权力机关提出相应建议,最终形成强有力的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