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甲午战败之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06413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甲午战败之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甲午战败之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甲午战败之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甲午战败之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甲午战败之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甲午战败之因摘 要: 1894 年,旧历甲午年,中日战争爆发,于次年以中国战败而告终。战败之后,清政府屈辱求和,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台湾、赔战款,以求自保。现在看来,当时中日同属东亚国家,且在日本明治维新前,中日国家格局也颇为相像,那么为何在甲午战争中, 日本得以轻易取胜,而中国却付出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代价?重新梳理历史,本文在政体、 器物、 用人三个方面对当时的中日两国进行对比分析,就甲午战败之因进行了一些探讨。关键词: 政体器物用人1. 政体之异十八世纪之后, 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的积累导致殖民主义的扩张。 而地处远东的中国和日本无疑是欧亚大陆上最后

2、受到西方影响的两个国家。但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疯狂扩张,中日两国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首先来看中国,自康熙帝起,清政府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除极少数港口外,清政府与外国不进行贸易往来,并拒绝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主要与几个方面有关:第一,中国大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清廷产生“天朝圣国”的幻想,而认为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从属的社会。统治者认为,我朝泱泱大国,地大物博,根本无需与外界发生联系即可万世永存。直至1840 年鸦片战争英军用洋枪洋炮轰开中国的大门,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 清政府仍幻想在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之后便可息事宁人,使西方国家不再来华侵扰,以期长久和平,从而

3、继续稳固其“天朝”统治,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而且,“天朝大国”的统治者将日本人视为“倭寇”,认为如此岛国不成大器,以致战争之前并无丝毫准备,开战之初也盲目自大,未曾足够重视。第二,中国几千年来的儒家思想进一步加强了封建制度的统治。政府的官员主要由很少受到西方影响的内地知识分子产生,这些知识分子组成的官僚阶层专心于儒家著作,“他们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非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1。因此,西方技术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屑一顾。鸦片战争后进入中国的西方人的野蛮行径, 更使得中国的知识阶层对他们持一种鄙夷的态度,更不用说接受他们了。第三,中国长期以来对外来影响的态度。除佛教在汉代流入中国外,中国几

4、乎没有借用外来东西的传统, 这使得中国上至皇室、下到百姓对大多数外界事物采取一贯排斥的态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19 世纪后半页中国的变化较其他东亚国家要慢得多。对于日本, 当受到欧美殖民扩张的波及时,也被迫同西方帝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如美日神奈川条约 、 通商条约 。但日本岛国不同于中国大陆,天然的地理位置使得日本人民自始至终都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时刻在想着如何使自己更强大,以抵抗潜在的威胁。事实上, 明治维新前, 日本国内社会就已经处于紧张与转变之中。德川幕府对外战争的失败以及列强势力的介入,使日本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幕府的威信发生极大的动摇,武士团拥护的诸侯形成割据局势2。面对这样的局

5、面,抱有忧患意识的日本人开始认识到,必须通过改革维新之路使国家强大起来,这是日本维新与中国维新相比要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日本地域的狭小不仅促进了民族团结,也使得新观念、 新知识、 新技术的传播更容易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这与中国“沿海战事不断、内地无甚影响”的局面完全不同,从而在西方影响之下,日本能够较快地向全国推行变法措施,以图自保。另外,还与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军人的社会地位。日本军人的社会地位要高得多,他们并不像中国军人那样处在社会的底层。也就是说, 与中国的文人阶层相比,日本拥有一个更易接受西方军事技术影响、更快做出积极反应的统治阶层。对于西方帝国的坚船利舰,日本军方拥有更大的权力

6、与经费来选择接受, 这也是日本 “武士道精神” 的一个体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战前的疯狂备战。为了打败中国, 日本以中国为假想敌做了总体战准备,包括军事准备、国民动员、 兵力动员等一系列措施。 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在宣传上欺骗和蒙蔽日本人民,动员民众协助筹措军费, 以及加强思想教育和奖励征兵。一定意义上讲, 这些战前的充分准备也是日本战胜的一个重要因素。2. 器物之变19世纪 60 年代,以奕訢、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学习西方国家兴办工业、强化军备, 企图以此来强化中国的封建统治和军事力量,并镇压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运动失败之后,洋务派的目标开始由

7、内转外,提出“求富”的口号,并创办多所民用企业,以增强国力、抵抗外侮。事实上,洋务运动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建造军用的“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民用的“汉阳铁厂” ,并于此期间开始筹办近代海军。 但军费的筹集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同治帝崩, 修建皇陵时, 慈禧太后决定预先修建太后陵墓, 以此挪用大批军费,而这些军费本来是要用于购买铁甲船的。李鸿章因经费不足,只好购买了一批便宜的炮舰暂充军用。其后,为了给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并巩固自己的权位, 奕譞、李鸿章等完全停止了海军建设,大量用于海防的经费就这样被用来建造园林。直至甲午海战爆发,前线军费吃紧, 慈禧太后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为自己举办六十

8、大寿,摆宴群臣。 清政府的腐败程度于此可见一斑。另外, 洋务运动中所创办的民用企业也主要采取官办、官督商办等形式,产业虽然属于资本主义性质,却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买办性和垄断性”3,导致生产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终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步履维艰。反看日本, 为学习西方技术,大力筹建海军, 日本政府令其官员一律缴纳薪俸的十分之一作为造舰费, 以完成海军的扩充计划。而且,在 1890 年和 1893 年以后数年,天皇每年拨内币 30 万元以资军用,这与中国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修建皇家园林形成鲜明对比。此外,日本派遣大量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西方技艺,如造船、驾驶等。中国虽然也派遣

9、留学生,但只是少数, 而且所学时间也不能相比,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为接受任命,极短时间内匆匆赴欧一行。 其余各舰艇管带虽然在西方学习成绩优良,但皆不过一、二年而已,而日本舰长如东乡平八郎则在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达八年之久4。以此可见当时的中日差距之大。3. 用人之差虽然在筹建海军时困难重重,但在甲午海战时,中国所拥有的军舰与日本的军舰相比,实力也并非处于弱势,所以海战失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人。战争爆发时,权力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主和派手中,最后迫于压力, 才不得不战。 北洋舰队虽是李鸿章一手经办,但李鸿章本人对海军却一窍不通,而且他竟然依靠同样不懂海军的英国人赫德以及陆军出身的

10、汉纳根等人来筹办舰队,又以自己的旧部下丁汝昌为提督带领舰队。丁汝昌虽然赴欧一行,但时间很短,要真正指挥实战还差很远。此外, 李鸿章将北洋舰队看做自己的个人财产,并没有将其真正视为国家军队来对待。以致战争爆发时, 李鸿章极力倡导 “避战保船” ,不愿与日军正面对抗,以减少自己的损失。在这种方针下,威海卫舰队闭门不出,从而遭到日军围困,最后全军覆没。另外,洋务运动过程中,尤其是筹办北洋舰队时,各级官员的贪污腐败也是一大问题。洋务运动中所开办的企业,盈利大都纳入李鸿章等洋务派的口袋,真正用于“自强” 、 “求富”的,并没有多少。李鸿章的外甥天津军械局总办张士珩,掌握北洋舰队的训练、后勤供应大全,但他

11、贪赃枉法、营私舞弊, 造成北洋舰队煤炭和武器弹药供应严重不足3。其他各级官员对于所拨军饷,也是能刮一层就刮一层,到最后实际用于军用的,已所剩无几。来看日本, 自睦仁天皇即位以来,大力整治朝纲。他继位次年改元明治,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改革,使日本由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一跃成为先进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被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尊崇为“旷代圣主”。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曾赴欧美考察、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曾巡航南太平洋4。经过长期的海军工作,他们都经验十足,与中国许多陆军出身且匆匆上任海军的军官相比,他们的优势自然十分明显。4. 结语综合分析甲午战争战前、战中的许多因素,对比当时的中日差距,那么海战的

12、失败也就在意料之中。 现在看来, 这场战争的胜败也许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留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19 世纪的日本强大起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明治维新,而甲午战后1898 年中国也曾实行维新变法, 盖因阻力太大而失败。一个国家要富强,应该向先进的国家学习,而不是闭关自守、闭门造车。自1987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大力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主动与外沟通、 向外借鉴, 时至今日, 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待中国的旧体制旧思想,我们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能完全接受,也不应该全盘否定。在器物方面,要时刻关注国际最新技术,更要自主创新,使中国由制造大国成为创造大国,走在国际科技前沿。关于用人,则要强化法制、革除弊端,使各级行政人员脚踏实地、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但这段历史以及它给我们的教训,我们将永远铭记。参考文献:1 全球通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0 月第 2 版2 光绪三十一年 ,刘孝存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年 10 月第 1 版3 沉沦于抗争甲午中日战争,关捷、刘志超著,文物出版社,1991 年 8 月第 1 版4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季平子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1 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