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圆形人物(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3887656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圆形人物(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圆形人物(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圆形人物(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圆形人物(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圆形人物(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圆形人物浅谈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圆形人物(1)(1)论文关键词:中西方 文学作品 圆形人物 典型人物 艺术魅力论文摘 要:在东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圆形人物有着不同的姿态。本文试图通过选取不同的人物,从一个新的视角分析和展现圆形人物的独特魅力。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其著名的文艺批评著作小说面面观中说道:“我们可将人物分为扁平和圆形的两种。 ”而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这两个新的美学概念,现已在评论实践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下面,我从中西方典型的文学作品入手,分析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不同圆形人物的独特艺术魅力。 一、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圆形人物以威尼斯商人和红字为例 威廉莎士比亚在他的一生中

2、塑造无数多个经典、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而其中,哈姆雷特、夏洛克和福斯塔夫并称为莎士比亚三大典型形象。约翰威尔逊曾称夏洛克问题为:“莎士比亚戏剧中除哈姆雷特之外,最令人困惑的性格问题。 ” 提到夏洛克,我们就会联想到他的贪婪、吝啬。然而真的只是这样吗?普希金曾做过这样的对比:“莎士比亚创造的人物,不像莫里哀那样,是一种热情或某一种恶行的典型,而是活生生的,具有多种热情,多种恶行的人物。莫里哀的悭吝人只是吝啬而已,莎士比亚的夏洛克却是吝啬、敏捷、怀复仇之念、抱舐犊之情、而又机智灵活。 ”一方面,就像我们所熟知的那样,夏洛克作为一个资本借贷商人,掠夺金钱、聚敛财富是他生活的唯一目的。但是另一方面,夏

3、洛克作为一个人,一个生活在基督徒社会里的异教徒,他又是一个深受种族歧视迫害和宗教压迫的牺牲品。面对强大的以安东尼奥为首的基督徒人群和以公爵为首的法庭,他说道:“他们侮辱我的民族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就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就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此时的夏洛克表现出了威武不屈的骨气和据理力争的勇气。夏洛克作为一个高利贷者,他贪婪残忍,但作为一个生活在基督徒社会里的异教徒,他又有强烈的民族的被压迫感和为民族伸张的激情。 如果说夏洛克形象打破了以往对于所谓的“坏人”形象的描写,那么在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便是对一贯所谓“好人”形象的突破。小

4、说的女主人公海丝特漂亮、能干,然而她也有着虚伪的一面,这集中体现在表面的循规蹈矩和真实内心的不一致上。她为了自己想要的婚姻背叛了婚姻、背叛了丈夫。她表面公开认罪,努力做着人们眼中“慈善的修女” ,实际上处处显示着她对于教会权威的反抗。打扮得光彩夺目的珠儿是海丝特内心深处抗争的外现,最后她和牧师的密谋出逃是对自己爱情的强烈追求。 不管是夏洛克,还是海丝特,都不是能够用一个简单的意念和特性就能表达出来的。因此,圆形人物的塑造,更重要的是将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中,从而来赋予人物一种“灵魂的深度” 。 二、东方文学作品中的圆形人物以孔乙己为例 当读完孔乙己 ,我们感受最深的不是作品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是鲁迅先生倾注心血刻画的人物形象孔乙己。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的复杂性,鲁迅先生将其置身于五四运动前“新旧文化”尖锐冲突的交替时期。在孔乙己的身上,喜剧效果和悲剧色彩并存,同情与批判同在,可以说,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孔乙己这一圆形人物的性格特征,大致可以从以下几点概括: (作者: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 service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