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40例分析(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3855490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40例分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40例分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40例分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40例分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40例分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40例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例分析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例分析 (1)(1)论文关键词大肠癌;肠梗阻;外科治疗论文摘要目的:讨论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 XXXX 年 40 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40 例患者中,I 期行右半结肠切除 7 例;I期行横结肠切除 2 例;I 期行左半结肠切除或直肠上段癌切除、Hartmarm 结肠造口备期吻合 28 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 3 例。结论:重视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减少并发症是提高外科治疗的重要方法。 大肠癌致肠梗阻是大肠癌晚期临床表现之一。由于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易被人们忽视。一旦达到完全梗

2、阻阶段,出现典型肠梗阻表现时,临床处理非常棘手。处理方法选择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XXXX 年,我院共收治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 40 例,就其外科处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 40 例,男 27 例,女 13 例。年龄 2485 岁,平均 57 岁,病变部位:左半结肠 14 例,右半结肠 7 例,横结肠 2 例,乙状结肠 11 例,直肠 6 例。Dukes 分期均为 B-C 期。 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 经 6120 h 保守治疗,对大肠梗阻不见缓解或进行性加重者,应急诊行剖腹探查手术。I 期右半结肠切除 7 例;I 期横结肠切除 2 例;I 期左半结肠切除、Hartm

3、ann 结肠造口术 28 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 3 例。右半结肠切除者术中行一般肠减压。横结肠、左半结肠、直肠 I 期切除者术中均行肠减压及肠道灌洗。 2 结果 本组 40 例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均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I 期切除右半结肠及横结肠的 9 例,未出现肠吻合口漏。I 期切除左半结肠、Hartmann 结肠造口术 28 例,术后恢复良好,肠造口排便通畅。因肿瘤广泛转移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 3 例。此组病例中切口感染 6 例,无死亡患者。3 讨论 大肠癌致肠梗阻时的治疗原则为切除肿瘤,解除梗阻。实践证明只要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无严重并发症,肠管血运良好,水肿轻,施行 I 期右

4、半结肠及横结肠切除、吻合是安全可靠的。本组 9 例右半结肠癌及横结肠癌行 I 期切除吻合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时,采取何种术式,一直存有争议。争议的焦点问题是能否保证 I 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后避免吻合口漏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分期手术的理由:I 期切除吻合因未做肠道准备,易引起腹腔感染。急性梗阻近端肠腔扩张。炎性水肿,严重者可发生腹膜炎。从本组资料来看,分期手术切除有吻合口漏发生率低的优点。缺点: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二次手术的难度及患者的恐惧,对高龄患者住院期间可发生较多并发症,死亡率高。同时也违背了肿瘤早期切除的原则,使部分患者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据统计,左半结

5、肠癌梗阻 I 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率为 530,其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结肠癌梗阻患者多年高体弱,同时伴有心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低蛋白、中毒症状。左半结肠壁薄,胶原代谢及血运不如右半结肠。左半结肠肠腔粪便稠厚,腔内大肠杆菌数量与毒力均较其他肠段为高,易污染,一旦发生吻合口漏可引起粪性腹 膜炎,病死率高达 2545。因此,有学者主张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以 I 期左半结肠切除、近端肠造口、期闭瘘为宜。其优点是术中不需要彻底行梗阻段肠腔清洁灌洗,手术时间短,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为期手术关闭肠造口提供良好条件。此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患者。本组 28 例经此法治疗效果满意。25 例于术后36 个月接受闭瘘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吻合口漏。1 例因年龄高放弃二次手术。2 例肿瘤远处转移放弃二次手术。 (作者: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 service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