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畅想》ppt课件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3853345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畅想》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基因畅想》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基因畅想》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基因畅想》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基因畅想》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因畅想》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畅想》ppt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因畅想,漆孝诗,授课人:七江镇中心学校刘学龙,基因畅想,(科幻作品),漆孝诗,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诵读课文。2、指导预习,掌握文章的基本字词。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段落层次。,文体知识:科学小品文,是普及科学知识的小品文,特点:文笔轻松、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人类大约有几万个基因,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

2、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人体健康的内在因素。,染色体:人体每个细胞内都有23对染色体,它们位于细胞的核心,其中染色体XY是决定性别的。一个人体内所有细胞的染色体的长度加起来,足足有1600亿公里长。 基因治疗:把改造了的基因植入人体内,以取代或修补有问题的基因。,留美华人、著名心胸外科专家,刚届中年。他已在心肺移植,冠状动脉外科和主脉外科等方面,取得超人成绩,手术做得像诗一样漂亮,研究做得像精湛的交响乐,著述像优美的散文,因而多次获得美、法等国家医学奖,蜚声内外的心胸外科界。,漆孝诗,作 家,簇新( ) 偌大( )恭良( ) 抱憾( ) 濒危( ) 横亘( )虔

3、诚( ) 嬉游( ) 迄今( ) 镌刻( ) 前瞻( )作坊( ) 猪圈( ) 供给( ) 哽咽( ) 憨态可掬( ) 心有余悸( ),注音,c ru gng hn,bn gn qin x,q jun zhn zu,jun j y,hn j j,1、感悟中心本文通过对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对未来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大胆地预测和科学地想象,高度肯定、赞扬了基因技术造福人类的美好前景。,2、本文哪些是事实,哪些是畅想? 明确:事实:第3、4、5自然段展望:第1、2、6、7、8自然段 (其中第1、2段畅想成功;6、7、8段畅想应用。),3、漆孝诗大胆畅想时的心情你能体会吗?请从原文中找

4、出依据。 明确:1)开头写自己获得奖章;2)历数基因工程的发展现状和美好前景;3)最后以“美哉。基因工程”结尾,由此可知作者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美好的心情畅想基因工程的未来的。,4、人体器官移植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作者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最大的难题是: 对人体器官的需求多来源少,且不同生物物种的器官如何克服互相排斥而长期存活。 解决方式: 作者明确支持在动物身上转录人类基因的医学实验。,5、文中提到“堪称20世纪最出神入化、最富有前瞻性的创举”指的是那一项研究成果?具体说说进行这项研究的原因及探索过程。 研究成果指: 科学家成功地将人心脏的基因转录到猪身上,制成了猪身人

5、心。 研究原因: 需要心脏移植的人很多,而心脏来源却很少。 探索过程: 19世纪,哈迪将一颗黑猩猩的心脏移入一个濒危病人身上,首开不同生物物种心脏移植先河。尔后,贝利又将猕猴的心脏移植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身上。经过二十年的探索,科学家成功地将人心脏的基因转录到猪身上,制成猪身人心。,4、联系课文谈一谈,为什么选择猪而不选择其他动物来培育人类需要的心脏? 明确:猪易于繁殖,而且它的器官的大小、功能与人体器官较为接近。,二、精句赏析 1、“猪还特别善解人意,它喜欢偎在你的脚边,温厚恭良,从不暴躁。”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妙处? 明确:采用拟人手法,形容猪脾性温顺,就像一个依偎在父母身边的乖

6、巧的孩子,写得很俏皮,生动、形象。充满了生活气息。 2、“医学专家为病人量体裁衣的手法将胜过世界上最神奇的设计师。”你认为句中“量体裁衣”使用合适吗? 明确:合适。量体裁衣在这里要比形容医术高明的“妙手回春”、“医术高明”等词要俏皮,充满了生活气息。,3、“医生们在病人换心后出院时,说不定会像极负盛誉的商家一样亲切地送客:您走好,不必心有余悸,我们的产品保质四十年。”这句借用商家套语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本句巧妙借用商家套语,同时又对心有余悸这一成语赋予了新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经过换心手术的病人出院时的情景,突出了人类把基因技术应用于医学的美好前景,在调侃中表达了作者对基因工程的信心。,思路结

7、构: 基因畅想 一、畅想成功(1、2) 二、研究现状: 实验工作介绍(3)实验缘起、延期原因(4、5) 三、畅想应用(6、7、8),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横亘(n) 震撼(hn) 前瞻(zhn) B.偌大(nu) 抱憾(hn) 镌刻(jun) C.嬉游(x) 缘故(yun) 虔诚(qin) D.迄今(q) 共处(ch) 濒危(bn) 【解析】选C。A项中“横亘”的“亘”应读作n。B项中 “偌大”的“偌”应读作ru。D项中“共处”的“处”应读 作ch。,2.结合上下文解释句中词语的意思。 (1)我获得了新奖,奖章上镌刻着一头憨态可掬的猪。 憨态可掬:_ (2)获奖者并非就我一

8、人,还有许多精英。 精英:_ (3)自此,世界各国陷入了空前的口水战。 口水战:_ (4)您走好,不必心有余悸,我们的产品保质四十年。 心有余悸:_,形容猪神态天真而略显傻气的样子。,这里指经过提炼或挑选的才智过人的人。,这里比喻激烈的争论。,本义指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 这里是指担心转基因心脏出问题。,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者非生物。 B.打比方、对比、描写、摹状貌、画图表都是有效的说明方法。 C.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

9、,目的在于给人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D.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解析】选B。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说明方法主要有六种: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另外还有摹状貌,引用,画图表等。但描写不是说明方法,它是一种表达方式。,4.“再过几年,心外科医师就能像修理工为汽车或自行车换上新零件一样,为晚期或先天性心脏病人换上簇新的生物零件猪身人心。”这句话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本句有“像一样”,两个被比对象不属同一类,且有相似点。因而是比

10、喻。 答案: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换心脏容易的美好想象。,5.课文中有很多句子写得很俏皮,你能够举出几个例子吗? 答: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特点。本文作者为了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为人接受,有些语言俏皮有趣,亦庄亦谐。 答案:如:这里比农舍更尽如“猪意”;看着那些栏杆后忠心虔诚的新猪;为晚期或先天性心脏病人换上簇新的生物零件猪身人心,等等。,6.本文阐述了遗传与智力的关系。想一想,作者认为二者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答:_ 答案: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现成的知识和德性。,7.后几段介绍了爱因斯坦、牛顿等人成功的情况,说明了什么? 答:_ 【解析】本题考查事例的作用。这几个事例主

11、要介绍了科学巨人们的后天努力。证明后天的努力学习同样重要。 答案:天才更多的是靠后天的刻苦努力。,8.类似爱因斯坦等智力超群的科学家在现实中太少的原因是什么? 答:_ 【解析】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更强调的是后天的努力。在现实中智力超群的人却没能如爱因斯坦等人一样做出成绩,是什么原因?显然作者认为是没有像他们一样勤奋学习。 答案:像他们那样专心致志地学习,目标明确,坚持不懈的人太少。,9.假如你一直抱怨头脑不灵活,学习起来自暴自弃,那么读了此文后,你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打算? 答:_ 【解析】本题是一道结合实际的开放题。意在鼓励学生后天要努力学习,发愤图强。 答案:不要自暴自弃,而是找准目标,发愤

12、图强。,10.谁能说出中国在基因研究上取得的成果? 答:_ 答案(示例):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计划,中国虽然参与最睌,但中国科学家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所承担的百分之一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从而在科学丰碑上自豪地刻下了中国人的名字。2000年2月16日,四川儿童龙威成为全国第一个基因身份证携带者,中国动物学家不久前成功地绘制了大熊猫基因图。,11.有人说“科学是把双刃剑”,这话一点也不错,基因研究能给人带来好处,也能给人带来灾难,你能说说基因研究有可能带来哪些社会问题吗? 答:_ 答案(示例):移植手段可能会使动物将疾病传染给人类。从伦理上讲,移植了转基因猪器官的人也难以被社会所接受:无论你怎么称呼,这都是个半人半兽的个体。有了基因,新生物体,包括人,会像制造手表一样被复制出来!而由此引发的法律大战: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法人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