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现象》ppt课件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3846716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光现象》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四章  光现象》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四章  光现象》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四章  光现象》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四章  光现象》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光现象》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光现象》ppt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内容,第四章 光现象,考情分析,考点梳理,剖析重点实验,重难点突破,课堂精炼,考纲内容,考点1 理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考点2 知道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会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 考点3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考点4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光的色散现象.,考情分析,近年广东省中考试题对光现象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运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运用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作图及解决实际问题,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考点梳理,1. 的物体叫做光源.如:萤火虫、太阳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 中沿直线

2、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 、 等. 3.光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ms,远大于声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一、光的直线传播,能够发光,同种均匀介质,激光引导掘进机开挖隧道,不同,真空,3108,影子,1.光遇到任何物体表面都会发生 . 2.法线: 的直线叫法线.入射角:入射光线与 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 的夹角.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反射角 入射角. 4.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5.光的反射类型: 反射、 反射,都遵循光的 定律. 注意:人眼能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线或的光线进入了眼睛.,反射,从光的入射点O所作的

3、垂直于镜面,法线,法线,二、光的反射,同一平面内,法线两侧,可逆,镜面,漫,反射,等于,反射,1.表面是平滑的镜子叫 镜.平面镜 的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 (填 “能”或“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 像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3)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4)像到镜 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5)像与 物关于镜面对称. 2.平面镜的主要应用:(1)利用平面镜 ; (2)利用平面镜 .,平面,不能,虚,相等,三、平面镜成像,垂直,相等,成像,改变光线传播的方向,3.(1)凸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汽车的 、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等就是用的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2)凹面镜对光线有作用.

4、生活中用到的太阳灶、手电筒后面的聚光镜等就是应用的这一原理. 4.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用光 屏承接, 用眼睛直接观看,如小 孔成像.(填“可以”或“不可以”) 虚像:光线的反向 线会聚而成,用光屏承接, 用眼睛直接观看,如平面镜成像.(填“可以”或“不可以”),发散,后视镜,会聚,可以,延长,不可以,可以,可以,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平面内;异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折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 (1)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5、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斜射,偏折,同一,四、光的折射,法线,增大,小于,大于,(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当入射角等于0时,折射角也等于 .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不变,0,可逆,1.色散现象:白光可以分解成 、 、 、 、 、 七种单色光.这说明白光 单色光. 2. 、 、 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人们把这三种色光叫做 .,红,橙,黄,五、光的色散,绿,蓝,靛,紫,不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1.光按照可见与不可见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类. 和 都属于不可见光.

6、2.红外线:红外线位于 之外,人眼看不见,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 、等. 3.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 之外,人眼看不见;紫外线的作用:(1)能使荧光物体发光,应用是 ;(2)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3)杀菌,应用是 .,红外线,紫外线,红光,六、看不见的光,取暖,遥控器,紫光,验钞,灭菌,例1 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丽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白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剖析重点实验,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小丽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7、 (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当入射角为 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一定垂直,0,(3)如图1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 AO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保持入射点位置不变,若将入射光线AO逆时针转10,则反射光线OB (填“逆时针”或“顺时针”)转 ;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4)在图1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等于,顺时针,10

8、,可逆的,不能,同一平面内,(5)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6)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纸板对光发生了 (填“镜面”或“漫”)反射 (7)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寻找光反射的普遍规律,漫,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反射角,解析,(1)要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

9、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垂直. (2)当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一条直线上.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BON=AON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ON靠近;因此保持入射点位置不变,若将入射光线AO逆时针转10,则反射光线OB顺时针转10,如果将光源沿BO射入一条入射光线,会观察到反射光线会沿OA的方向射出,所以光路具有可逆性,解析,(4)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

10、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 (5)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可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多次实验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寻找光反射的普遍规律,解析,(6)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 (7)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15、30、45时,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15、30、45,不是75、60、45,而75、60、45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例2 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做了如图2所

11、示的实验,图2中是她测出的数据. (1)图2中的入射角是 ,折射角是 . (2)根据实验现象和图2中的数据,她得出了如下结论:光从玻璃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你认为小文的探究结论是 (填“可靠”或“不可靠”)的,你的理由是 .,30,50,实验二: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不可靠,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3)如果小文想验证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她应该怎么做?. (4)在实验中小文同学发现,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请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你猜想的依据是 .,让光线从BO入射,看折射光线是否沿OA方向,折射光线不出现了,光从玻璃斜

12、射向空气时,折射角要大于入射角,解析,(1)由图可知,AO为入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则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50.(2)不可靠,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3)如果小文想验证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需要让光线从BO入射,看折射光线是否沿OA方向.(4)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折射光线不出现了,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要大于入射角.,例3 如图3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蜡烛A为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13、)的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若有3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实验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较黑暗,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2)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关系.这种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 (3)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 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 到玻璃板的距离 .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 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两支蜡烛A、B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 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 进行与上述(3)相同的操作,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垂直,相等,B,等效替代法,(5)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6)若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7)为了便于测量及减小误差,必须保证玻璃板(填“水平”、“竖直”或“倾斜”)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