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查房--朱琳_图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840737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查房--朱琳_图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骨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查房--朱琳_图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骨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查房--朱琳_图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骨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查房--朱琳_图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骨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查房--朱琳_图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查房--朱琳_图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查房--朱琳_图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查房,腰椎间盘突出症,兰州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2010级护理 朱琳,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 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 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症,是腰腿痛最常见 的原因之一 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多见于中年人, 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 好发于L4-5,L5-S1,概念,病因,椎间盘退行性变 (基本病因),外伤,长期震动,过度负荷,妊娠,遗传,其它,相关 利益方,病理生理,椎间盘的解剖,椎间盘是位于人体脊柱两椎体之间,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组成的一个密封体。,2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退变,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减弱,外力及其

2、他原因作用下,椎间盘继发病理性改变,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或脱出,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病理生理,病理分型,1、膨隆型2、突出型3、脱垂游离型,临床表现,症状 体征 腰痛 腰椎侧凸下肢放射痛 腰部活动障碍间歇性跛行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阳性 马尾综合征 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于病变腰椎间隙棘突旁1cm, 向下肢放射,压痛、叩痛,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直腿抬高试验及 加强实验阳性,Source : Arthur D.Little,肢体麻木或膝反射减弱,腰部活动障碍,前屈受限,腰部侧凸,体征,腰部有无侧突椎间盘有无狭窄.,黄韧带有无增厚 椎间盘突出的方向,大小等,椎管形态神经脊髓受压情况,X线,MRI

3、,CT,辅助检查,非手术治疗,绝对卧床 骨盆牵引 物理治疗 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 髓核化学溶解法,适应症 : 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合并椎管狭窄者。,处理原则,手术治疗,适应症: 初次发作、病程较短且经休息后症状明显缓解,影像学检查无严重突出者,椎板切除术和髓核切除术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患者朱蓉,女,19岁,因“腰痛伴有下肢麻痛半年,加重1月”。于2014年7月22日入院。于7月29日腰麻下

4、行“腰椎间盘切除伴椎板切除术”,于8月4日出院 主诉:腰痛伴有下肢麻痛半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麻木、疼痛,在定西市医院行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与牵引治疗后,病情缓解不明显,患者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根据病情,我科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气短,无腹胀、腹泻,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无过敏史、传染病史等,个案护理, 病历资料,重要体征: 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后突、侧突畸形。L5棘突右侧压痛明显,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及加强实验(+);左侧直腿抬高试验(-),加强实

5、验(-);双侧膝腱反射正常,右下肢跟腱反射明显减弱,左下肢跟腱反射正常,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右小腿后外侧感觉较对侧减退,四肢关节活动可,无关节畸形,无反常活动等,末梢血运、感觉良好。病理反射未引出。,个案护理, 身体状况,辅助检查:CT,个案护理, 身体状况,腰椎反弓, L5-S1椎间盘病变 多考虑,辅助检查:MRI,个案护理, 身体状况,L5/S1椎间盘 向右后突出,护理评估,护理目标,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个案护理,术前评估,健康史 身体状况,术后评估,护理评估,手术情况 身体状况,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躯体活动障碍,潜在并发症:椎间隙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根粘连,慢性疼痛,与

6、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肌肉痉挛及 手术后切开疼痛有关,与术后长期卧床有关,与疼痛和手术有关,护理诊断,护理目标,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 病人能够使用适当的辅助器具增加活动范围 病人未发生压疮 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措施,床头抬高20 侧卧时屈髋屈膝,双腿分开,上腿下垫枕,避免脊柱弯曲的“蜷缩”姿势,放松背部肌肉,以降低椎间盘压力 仰卧时可在膝、腿下垫枕,避免头前倾、胸部凹陷等不良姿势 俯卧时,可在腹部及踝部垫枕,以放松脊柱肌肉,卧硬板床, 术前护理,完善术前准备,适应性训练 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学会有效咳嗽及咳痰 训练床上大小便 术前备皮 肩胛下角至臀沟,左右过腋中线

7、胃肠道准备 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 术前1日晚和次晨用肥皂水行清洁灌肠 麻醉前30分钟肌注一支阿托品,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多发性硬化,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护理措施,术后遵医嘱吸氧、心电监护,特级护理 生命体征,警惕椎间隙感染 下肢皮肤温度、感觉、运动恢复情况 手术切口辅料无渗血 术后患者携带镇痛泵,观察病情, 术后护理,体位护理,术后平卧6-8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漏引起头痛,之后每2小时后轴线翻身 轴线翻身:翻身时指导病人双手交叉放于胸前,双腿自然屈曲,一名护士扶肩背部,另一名护士托臀部和下肢,同时将病人翻向一侧,肩背部及臀部用翻身垫支持,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妥善固定,

8、保持通畅,引流管不可扭曲、反折,防止脱落。 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保持其清洁干燥 密切观察引流液色、质、量,警惕出血和脑脊液漏 每天更换引流袋,引流管护理,多发性硬化,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护理措施,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即可进食,先流质再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或普食 忌食生辣刺激性食物 忌食牛奶、豆浆等引起腹胀的食物,饮食护理, 术后护理,尿管的护理,防止尿管脱出,受压,扭曲 摄取足够的水分,保持每天的尿量在2000ml以上,生理性冲洗膀胱 防止泌尿系感染 每天清洁尿道口和定时更换集尿袋 训练膀胱反射功能,采用间歇式夹管方式 膀胱冲洗 膀胱功能治疗仪,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护理措施,促进新骨形成

9、:骨瓜提取物 保护胃粘膜:兰索拉唑 活血化瘀:丹参多酚酸盐 缓解疼痛、麻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 营养神经:鼠神经生长因子 镇吐: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 止痛:地佐辛、丙帕他莫,药物应用, 术后护理,避免组织长期受压 定时翻身 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 保护患者皮肤 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增进全身营养,预防压疮,多发性硬化,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四肢肌肉、关节的功能锻炼 直腿抬高锻炼 防神经根粘连 腰背肌锻炼(术后7日开始) 先五点支撑法,1-2周后三点支撑法 禁忌症: 腰椎有破坏性改变、感染性疾病、内固定物植入、年老体弱及心肺功能障碍者,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功能

10、锻炼,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1、五点支撑法 2、三点支撑法 3、四点支撑法 4、飞燕式 5、下肢及腰部后伸 6、整个身体后伸,护理评价,病人疼痛减轻、消失病人未发生压疮病人未发生并发症,出院指导,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卧、坐、立、行和劳动姿势 拆线后腰部需要带腰围或腰部支具保护。 充分卧床休息,在适当的腰部保护下下床做轻度活动,但不能做提重物上下楼等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加强营养 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谢 谢 聆 听!, 非手术治疗,骨盆牵拉,物理治疗,绝对卧床 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 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可以增加椎间隙

11、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 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理疗和推拿、按摩,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髓核化学溶解法,皮质激素硬 膜外注射,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 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 一般采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2%利多卡因 每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2-4周后可再用一个疗程,利用胶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 注入椎间盘内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 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不损害神经根 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或使突出的髓核变小从而缓解症状,处理原则,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 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

12、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坐骨神经痛,临床表现,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直腿抬高试验 检查时嘱病人仰卧,两下肢伸直,医师一手置于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正常人可抬高70度以上,如抬高不到30度,即出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见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或腰骶神经根炎等,直腿抬高加强试验(Bragard征)为增加坐骨神经牵拉强度可被动使踝关节背屈,如有椎间盘突出症时,坐骨神经的串痛将明显加剧,此为阳性,护理措施,警惕脑脊液漏:引流袋内引流出淡黄色液体,同时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处理方法:及时通知医生,适当抬高床尾,去枕平卧7-10日;脑脊液期间,监测及补充电解质;预防颅内感染发生此病人并未发生脑脊液漏,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术后护理,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警惕椎间隙感染:体温升高,背部疼痛和肌肉痉挛,直腿抬高试验(+)处理方法:及时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并给予局部制动此病人并未发生椎间隙感染,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多发性硬化,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警惕神经根粘连:多发生于术后1-2周, 表现为平卧时直腿抬高30,且有牵拉痛处理方法:术后指导直腿抬高锻炼此病人并未发生神经根粘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