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长征精神”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830172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长征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解读“长征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解读“长征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解读“长征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解读“长征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长征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长征精神”(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读“长征精神”导读:一、长征是什么?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 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习总书记深刻阐述了理想信念与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

2、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长征的胜利, 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着红军将士在长征中英勇奋战,一往无前,突破了强大敌人的围追堵截。习总书记指出:“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红军长征途中,国民党蒋介石调集上百万军队进行围追堵截,企图置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于死地。红军面临天上敌机侦察轰炸,地下敌人重兵围攻。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红军将士并没有被征服、吓倒,他们以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穿插迂回,在敌重兵集团之间采取机

3、动作战,斩关夺隘,抢险飞渡,血战湘江、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攻占腊子口、鏖战独树镇、伏击袁家沟口、激战嘉陵江、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抢渡普渡河,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纵横驰骋于湘鄂川黔滇等十余省, 进行重要战役战斗600 多次,粉碎了国民党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 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 “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二、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着红军将士不怕流血牺牲,夺取长征的胜利。长征、路上,一批批战友倒下了,后面的红军指战员掩埋好战友的尸体,揩干身上的血迹,又义无反

4、顾地冲上去。是什么力量在激励、推动他们?是理想与信念的神奇力量在激励他们奋斗、前进,他们凭着永远跟共产党走、甘愿把自己的一切献给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英勇奋战,直至长征的胜利。在湘江战役中, 担任掩护任务的红5 军团第 34 师被阻于湘江东岸,陷入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包围之中。5000多名指战员英勇拼杀,浴血奋战,最后弹尽粮绝,大部壮烈牺牲,血染湘江。师长陈树湘身负重伤,不幸被俘,敌人企图把他押往长沙邀功。途中,陈树湘用手绞断受伤流出体外的肠子,壮烈牺牲。陈树湘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实现了他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誓言。长征的胜利是无数红军将士流血牺牲换来的。成千成万的红军将士牺牲在枪林弹雨的长征路上,有

5、的长眠于皑皑雪山、 茫茫草地上,有的就义于敌人的刑场上, 他们以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用鲜血与生命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习总书记指出:“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 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三、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着红军将士不畏艰难困苦,征服无数自然险阻。“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漫漫征途中,广大红军将士不仅要突破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还要克服大自然当中的各种艰难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种种磨难,跨越近百条江河, 攀越 40 余座高山险峰, 其中海拔 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

6、 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经历的最恶劣的自然环境。雪山空气稀薄,人迹罕至,山高谷深,气候变化无常。经过长途跋涉和连续作战的红军指战员虽然疲惫不堪、缺衣少粮, 但他们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念,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冒风雪,战严寒,在雪山上艰难前行。许多将士累倒、冻僵,长眠在雪山上。红军战士刘志海冻死在雪山上, 但他临死前还从雪堆里高举起一只手,紧握着党证和向党交纳的最后的一笔党费一块银元,表现了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红军指战员就是凭着这种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征服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草地沼泽密布、河沟交错,人马稍有不慎就会被泥潭吞没。草地气候恶劣,

7、雨雪、冰雹来去无常。过草地,没有粮食吃,红军将士不得不吃野菜、草根,甚至煮皮带充饥。许多红军将士牺牲在草地上,有的病饿而死,有的吃野菜中毒身亡,还有的因陷入泥潭而失去生命。 过草地时, 仅营以上干部就牺牲了50 多名,数量为长征中牺牲干部之最。红 3 军团的一个炊事班为保证全连不因饥饿而减员, 9 个炊事员先后牺牲在草地上。红军指战员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精神, 以常人不可想象的勇气和毅力,与大自然进行了一次次较量, 凭借顽强意志闯过了人类生存极限的挑战。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习总书记指出:“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

8、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习总书记强调,“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在新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哪怕风雨如磐都始终不动摇, 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一定要努力学习党的理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

9、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理想信念是攻坚克难的灵魂,红军指挥员平均年龄不足25岁,士兵平均年龄不足20 岁,人们或许难以理解,为什么这样一直年轻的队伍会如此的英勇顽强,为什么面对平均每300 米就要倒下一名将士的凶险征程,他们依然英勇顽强, 只有懂得了陈淑湘被俘后断肠自尽的壮烈,方志敏狱中对“可爱的中国”的畅想,“七根火柴” 、 “半截皮带” 背后的艰辛, 才能深刻理解 “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历史昭示,二、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确立。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面临着严酷恶

10、劣的自然环境, 还面临着同党内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

11、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是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基础上全党的空前团结、红军的空前团结。 没有这种思想上政治上的大团结, 中国革命胜利是不可能实现的。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 我们党在思想上不断成熟,成为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革命赢得最后胜利的中坚力量。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确立。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

12、的伟大远征面对正义和邪恶两种力量的交锋、光明和黑暗两种前途的抉择,我们党始终植根于人民,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长征的过程,不仅是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而且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革命理想高于天”是长征精神产生的信念基础。 长征精神不是朝夕而成,长征精神不是无本之木,革命的实践只有在革命的信念支持之下才能不惧挫折,不断奋起,才能孕育出属于这一实践所独有的精神气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如此艰苦

13、的情况下领导红军长征获得最终的胜利,其信念基础就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始终坚信正义的事业必将胜利。只有理解了这样崇高的理想信念, 才能懂得为什么中央红军部队红四团官兵在天降大雨的情况下,能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 120 公里,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 正是心中对胜利的不灭渴望和对革命理想的无比忠诚,红军战士们才能在22名突击勇士的带领下,冒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完成了飞夺泸定桥的壮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爬雪山、过草地,看似举重若轻的描述, 在当年的物质和军事条件之下,面临的艰险与困苦不是常人能够想象并

14、克服的,然而红军战士心中能够做到“不怕”,将走过的和即将走过的万水千山视作等闲,并非他们有着异于常人的体质,而是在于他们有着非比寻常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是行动力量的源泉,是锻造钢铁意志的熔炉,红军战士在物质层面并不占优势的条件下,披荆斩棘, 在重重阻碍中杀出一条血路,步入中国革命全新的局面。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姑娘在不被看好的局面下,不断逆转再逆转, 最终夺冠的历程和80 年前红军被迫转移、变被动为主动的长征历程惊人地相似,今天的女排精神和80 年前诞生的长征精神一脉相承。万里长征不可复制, 但长征精神可以薪火相传。女排那种挑战极限、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那种永不言败的品质、敢于

15、胜利的信念、勇于拼搏的意志,不正是红军长征精神在当下的鲜活展示?郎平指导在赛后谈到,女排不是赢得冠军,而是在前进的征途上不泄气、不气馁、一分一分去拼,打好每一个球。红军战士在征途中正是永远不抛弃不放弃,一步一个脚印,用决心战胜困难。2006年,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参观“伟大的长征浙江省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 周年图片展”时说道:“回望长征,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长征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优秀儿女寻求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我们透过历史,看到的不仅是昨日的辉煌,更是今天的追寻。直面当下:一代人走好一代人的长征路红军长征在 80 年前胜

16、利完成,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开放新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这是接续进行的。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殷切寄望,不仅是对长征精神历史功绩的肯定,更是对长征精神现实意义的彰显。2016年 9 月份圆满落幕的G20峰会,展现了一个勇于担当、勇于负责的中国,一个众志成城、凝神聚力的中国,一个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中国。中国用了30 多年的时间,不断打破西方国家奉为圭臬的各种所谓“经济定律”,一次次用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更适合中国发展。中国在现代社会所创造的发展奇迹, 不亚于红军长征所创造的军事奇迹。中国取得发展成就,离不开实事求是、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的激励。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的“三个前所未有”科学论断,充分体现了长征精神中坚定的理想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科学判断充分体现了长征精神中勇往直前、坚韧不拔、 众志成城、百折不挠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