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中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826200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中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中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中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中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中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中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中第一次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语言积累及运用。(28 分) 1、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全正确的一组()(2 分) A、啜泣( q ) 堕落(zhu ) 扒窃( b ) 耸立( s ng ) B、诱惑( y?u ) 痴想( ch ) 沉浸( j n ) 琼浆( qi?ng ) C、迸溅( b ng ) 童稚( ch ) 怡然( y) 雏形( ch) D、倔强( qi ng ) 绽开( d ng ) 蜕变 ( t i ) 伫立( ch)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小心冀冀前途茫茫昂然挺立肃然起敬B.仙露琼浆夏蚊成雷暮色四和极力挣 扎C.庞然大物险象叠生鹤唳云端明察秋 毫D.盘虬卧龙忍俊不禁万花

2、灿烂怡然自 得 3. 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正确一项是() (2 分) A.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的心灵 ,( “漫湿”指心灵得到理想的滋润,不再干枯。) B.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 切。 ( “前途茫茫”指人生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举步维艰。) C.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 其端,也不见其终极。 ( “辉煌”指盛开的紫藤萝花气势非凡,一 片灿烂。 ) D.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 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 “光彩”的意思是

3、指活得风光 体面,取得一定的地位。 ) 4. 选出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2分) A.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 和阳光互相挑逗。 B.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 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C.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 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D.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5. 选出下列有语病的一句()(2 分) A.过了一阵子,我突然渐渐地弯下了腰。B.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 C.世界对于幼年的我来说, 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 山川 中那条清澈的河

4、流以及环抱着这一切的无言的群山。 D.这里除了光彩, 还有淡淡的芳香,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 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6. 一个美国女士读了学者钱钟书的书,十分敬佩,要登门拜 访。钱钟书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 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3分) 钱钟书暗中作了比喻,联系语境作答: 钱钟书将“鸡蛋”比作 _ , 将“母鸡”比作 _ _ 。 钱钟书的言外之意是: _ _ 。 7学校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要求在食堂排队打饭, 你是值日 生,负责监督同学, 不允许插队,面对如下情况, 你该怎样说呢? (4分) (1) 这时你发现一个高中的同学大摇大摆的直接挤到发饭窗 口,你走上

5、前去,说:(2)这时你发现自己的好朋友笑嘻嘻地望着你,并把自己的 碗和饭卡交给已排到前排的同学,你走上去,说:8、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 “鲜花”、 “果实” 、 “太阳”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 与前一句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2 分) 例句: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仿 写 : _ _ _, _ _ ; _ _ _,_ _ _ 9、默写。 (9 分) (1),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 寺后禅院) (2) 子曰: “其恕乎!- ,。 ” ( 论语 ) (3)乡书何处达?。 (4),浅草才能没马蹄。 ( 5 ) 论 语 中 论 述 学 与

6、思 的 辩 证 关 系 的 句 子 是,。 (6)天净沙中的主旨句 是,。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练习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 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 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使之冲烟而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 果如鹤唳云端, 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 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 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 倒树而来,盖一

7、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 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请你说说下面加点词的意思(3分) (1) 项为之强(2) 作青云白鹤观(3) 鞭数十 11请你翻译下面语句。(4分)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文: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 12第三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2分) 13第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所拔 的“山”指的是:,所倒之“树”指的是: (3 分) 14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 是什么?“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 要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8、答:(二)阅读下面课外选文,完成练习题。 (15) 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 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 每个学生都要叫人 捐钱。 ”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 ,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 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 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 了,问他:“怎么啦 ?”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 捐 的都是 100块、50 块。 ”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 “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 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 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

9、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 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 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 “功课” 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 想拖累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 “不要低头, 要知道,你同学 的家庭背景, 非富则贵。 我们必须量力而为, 我们所捐的 5 块钱, 其实比他们的 500 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 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

10、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 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 “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 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 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5结合第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 (2 分) 答: 165 肯定比 500 小,在第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 “我们所捐的5 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 块钱还要多。”呢?(2 分) 答:17阅读第段回答。 (1)简要说说画线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 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2 分

11、) 答:(2)简要说说加点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 不同之处 ?(4 分) 答:18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 义是什么 ?(2 分) 答:19文题“抬起头来做人” 有何深刻含义 ?试结合文章内容阐 述这一文题中蕴含的哲理。 (3 分) 答:(三) 、阅读艰辛的历程 ,完成题目。(12 分) 艰辛的历程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 “天不早了, 您回去吧!” “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 争了气。 ”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 “娘没文化,讲不出 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 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

12、 ” “我记住了,娘 , ”我哽咽着,低下头 , 娘终于回家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 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 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 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 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 贰叁肆” ,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 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 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 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

13、小时念书用功,期 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 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 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气力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 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 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 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 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 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 那个誓言。 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口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 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

14、。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 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 重活照样干。 那时,我在校寄宿。 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 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 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 长长的大路上, 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 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 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 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做伙食费啊! 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 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 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 “儿,总算借 到了,天快黑

15、了,快回学堂吧! ” 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 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 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 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选自中国教育报,作者平江人,有改动) 20、本文第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内容? (2 分) 21、本文第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 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4 分) 22、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 出三次流泪的不同 (3 分) 第 一 次 流 出 的 是的 泪 。 第 二 次流 出 的 是 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的泪。 23、你觉得应该学习文中这位伟大的母亲的什么精神?(3 分) 四、作文( 50 分) 24、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有真好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一个词,比如,有书真好, 有朋友真好,有爱真好,有理解真好,有健康真好,等等;也可 以是多个词, +比如,有妈妈在家的日子真好,等等。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