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之经营战略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826117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之经营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之经营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之经营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之经营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之经营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之经营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之经营战略(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国公司经营战略,一、跨国经营的理念,跨国经营的定义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贸易为目标,进行包括海外投资、营销在内的一切对外经营活动,既在资源获取、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开发目标的确立等方面,将企业置身于世界市场并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参与国际分工、国际协作和竞争等一系列经营活动。,跨国经营的类型 企业跨国经营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和面向海外经营的性质,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 1、资源确保型 2、市场开拓型 3、劳动力指向型 4、贸易壁垒对应型 5、技术指向型 6、全球战略型,二、战略类型,(一)多国战略(二)国际战略 (也叫“home duplicatin

2、g strategy”)(三)全球战略(四)跨国战略,(一)多国战略,利益何在? 适应当地消费者需求和竞争等方面的要求; 容易被当地社会所接纳。 缺陷何在? 资源分散; 增加管理成本; 自主性强,可能会影响各子公司在价值活动方面的协同,影响它们之间的知识共享; 可能会损害形象的统一性。 适用情境:本地化反应压力较大时。,(一)多国战略,关注国家之间的差异:通过差别化的产品或服务对消费者偏好、产业特征和政策法规方面的国别差异做出反应; 采取一系列的本土化策略; 许多欧洲公司,如联合利华、帝国化学工业公司、飞利浦、雀巢沿用这一战略。,(二)国际战略,主要利用母国的创新来提高海外子公司的竞争地位,国

3、际化进程主要依靠母国开发的新产品、程序和战略转移到海外欠发达市场;美国跨国公司:卡夫、辉瑞、宝洁、通用电气,(二)国际战略,利益何在? 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利用研发成果) 知识保密缺陷何在? 当各国的市场环境差距较大时 当竞争白热化时 当母国的高端人才短缺时 当其他国家的技术水平提升时 例:20032004年的中国手机市场,(三)全球战略,采用全球标准化、集中化、国家间整合行动的模式,提高全球效率。 表 全球化维度/全球战略杠杆,资料来源:乔治.S. 易普(1990),(三)全球战略,利益何在? 降低成本(规模经济、将制造活动转移至低成本国家、增强灵活性) Dow化学公司引入一个将国际间汇率、

4、税收、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之间的差异考虑在内的线性程序模型。这一模型能为公司指出每个计划期内最佳的产量组合。 提高产品和程序的质量(可以将精力集中在少数几个产品和程序上) 强化顾客偏好 全球可获得性、全球服务能力和全球知名度可以加强偏好(如:麦当劳、可口可乐) 增加竞争手段,(四)跨国战略,全球公司倾向于集中所有资源,以获取每种价值活动中的规模经济;多国公司将资源分散到不同国家的经营中以使其能够对当地需求做出反应;国际公司则倾向于集中那些对发展创新极其重要的资源,而分散其他资源,以使其创新适应于全球范围。,(三)全球战略,弊端何在? 全球化需要增强协调、加强报告甚至增加员工,这将会明显引发管理

5、成本; 过度集中化会伤害当地公司的动力和士气; 产品标准化可能会导致一个产品不能满足任何客户的结果; 活动集中化可能会降低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整合竞争行动可能意味着特定国家分支机构的收入、利润或竞争地位受到影响,特别是跨国公司为了传递攻击信号或促使竞争对手从另一个国家转移资源而要求一国的分公司去进攻这个全球竞争者的时候。,多国战略增加了收益,但损害了效率;提高了子公司的积极性,但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分散和某种程度的管理失控 全球战略提高了效率,但忽略了国别的差异,降低了子公司的积极性,忽略了其他的创新源 有没有兼顾成本与收益、效率与创新的战略呢? 跨国战略集中于利用每一个目标与方法组合,来同时提高

6、效率、灵活性与学习能力。,(四)跨国战略,跨国战略需要决定:哪些价值活动该集中?哪些该分散? 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一般被放在母国,以保证战略的安全性和竞争能力的集中; 财务管理和国际管理发展责任集中于总部,保证高层管理者掌握这些关键资源; 有些资源需要集中使用,但不限于母国。这被成为中心外集中(excentralization),而不是分散(decentralization); 有些资源最好分散使用。或者是由于潜在的规模经济低于从更高程度的差异化和市场敏感性中获得的收益;或者是由于创造灵活性和为降低风险、避免依赖单一设施的需要。,(四)跨国战略,通过建立内部依赖使全球的资源融为一个整体。 母子公

7、司之间、子公司之间可以建立价值链条上的垂直和水平联系; 例如:在通用医疗系统中,中国作为低端CT仪器的集中产地,但它必须依赖韩国的采购优化中心为其提供X射线仪器,以及依靠美国分公司为其提供高端设备; 再比如:联想东京、罗利和北京研发中心可以寻求知识共享。,战略导向、资产与能力的组合,适用情境,本地反应的压力,降低成本的压力,低,高,低,高,国际战略,全球战略,跨国战略,多国化战略,国际会计,国际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以国别会计比较、国际会计差异协调及跨国经营活动所涉及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问题为研究对象,加强跨国经营会计管理为目标的管理科学。 国际会计研究的内容主要:比较国际会计/国

8、际会计准则协调 /与跨国公司经营有关的特殊问题。外币交易与外币折算;海外子公司报表合并;通货膨胀下子公司财务报表的调整 国际会计的目标有三个:1、协调差异,建立相对统一的世界会计和报告体系。2、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国际会计信息,为跨国企业的各财务关系人服务。3、服务和参与资金决策,提高跨国公司资本运营的效率。 国际会计的功能:协调差异、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会计管理。 各国会计环境差异的因素:经济(经济体制/类型/发展水平/企业经济变革和经济增长趋势/企业规模、国际业务的发展极其复杂程度/币值的稳定性)、法律、社会、教育、历史传统。 会计模式分类:概念:会计模式是对若干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计特征的综

9、合性概括和描述意义:为国际会计实务的比较提供基础;为国际会计协调供依据。 1.按企业经营环境因素分类的方法 宏观(瑞典)经济模式,微观(荷兰)经济模式,独立发展模式(英美),统一会计模式(法国) 2.按影响范围的分类方法:英国模式、美国模式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模式、联邦德国模式、社会主义模式又叫宏观导向型模式,英国模式:强调真实与公允,起源于中世纪英国服务于业主的学说,以保护债券持有者和以股利为目的的投资者为会计目标。公司法制定了对财务会计与报告的要求,但会计标准的制定、公布与执行是由非政府的会计职业团体联合进行;财务报告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审查。 美国模式:强调“公认会计原则”,起源于英国。二战之

10、后,美国工业扩大,投资激增,英美模式并列。美国模式为保护投资者,对编报会计报告坚持要求最大表述,一些会计团体相继建立公认会计原则。 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模式:又被叫做“税务定向会计”,起源于法国的重商主义和拿破仑法典,具有对工商业严谨的规程。会计模式的目的是增加税收。职业会计团体与税收制度紧密相连。财务报告要求做最小化表述,审计职能与英美会计模式相比受到一定限制。 联邦德国模式:称做北欧模式或企业定向会计,出发点是保护和维护企业利益。 该模式下,对企业会计影响最大的法律是公司法,审计常做“符合良好会计实务”、“与法律相一致”表述。 社会主义模式:又叫宏观导向型模式。对会计影响最大的法规是行政法规;

11、起源于前苏联,二战之后扩大到东欧和中国。 英美是独立发展模式的理由:完整的会计改建没有建立/根据独立学科理论/财务报告编制方面要“充分与合理的表述”原则成为独立发展模式下的全面概念结构。,英国会计的特征-公司法 (一)强调真实与公允 (二)关于存货计价。存货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市价是指可变现净值,而不是美国的重置成本。税法允许采用先进先出法确定成本 (三)固定资产计价:至少每5年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并重新核定经济使用年限 (四)研究开发费用的处理。在发生当期做费用处理 (五)所得税:当作一项费用从利润中扣除。时间性差异用债务法进行处理 (六)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组成

12、 (七)关于商誉的处理 (八)合并会计报表:以母公司理论为基础,允许采用现代理论进行合并实务。 美国会计的特征 -证券法(一)存货:计价历史成本,后进先出法应用广泛,原因是刺激税收利益和美国的财务报告目的不再是把确切反映资产价值作为优先目标。期末存货价值则普遍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方法(二)固定资产:计价历史成本原则(三)租赁业务:资产负债表中同时做资产和负债增加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四)投资:1、持有至到期:以摊余成本计量2、交易:以公允价值计量;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计入损益;3、待出售:以公允价值计量,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在其他综合收益反映。(五)商誉处理做无形资产处理,并按照直线法在规定的年

13、限内摊销,年限不超过40年; (六)衍生金融工具需要披露(七)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报表的附注所组成 (八)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独立;,法国会计实务 (一)会计原则和会计观念指导性强=包括成本与收入配比原则、一致性原则、资产与权益不抵消原则、谨慎原则、合法性原则、持续经营观念、真实与公允观念等,在资产计价和利润分配方面体现的谨慎性远远大于盎格鲁-萨克逊会计体系国家。 (二)税务导向=会计方法服从于税法要求,是法国会计的第二大特征;在税法要求下,如坏账准备计提要逐笔计算而不得采用百分比提取;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纳税依据,也同时是会计记录的依据。

14、(三)存货计价1、期末存货计价的基本原则是成本与市价孰低;存货成本的确定有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一般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 2、存货采用市价法时,以较低价格计价所产生的跌价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3、长期合同下,在制品可以采用完工比例法或完工成本法核算。 (四)固定资产计价1、在固定资产计价中,将土地和建筑物分开进行,因为税收申报时,土地不在折旧范围之内;2、折旧不考虑残值;3、按照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时,当折旧额大于固定资产净值时,将余额递减法改为直线法。 (五)商誉的处理=取得商誉按成本入账; (六)资本重估价的处理=1976年以前,税法规定资产重估价升值应视为非常性收益而征收公司所得税;之

15、后,要求公开上市的公司,拥有足够股权以进行报表合并的母公司,以及在社会公开集资的公司,必须定期进行资产重估。 (七)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账户式,本期利润与损益表的本期净利润一致; 法国职业会计师团体:职业会计师协会+全国注册审计师协会。,德国会计 德国没有美国、英国那样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基本会计原则是指由公司法、商法、税法等所认可的“有秩序的簿记原则” ,是德国企业会计的基础,包括:会计主体原则;会计分期原则;历史成本原则; 一致性原则;稳健性原则; 实现原则;不对等原则等。 商法的适用范围是所有的有限责任公司/税法对德国会计的约束超过所有的法律 会计的主要特征(一)存货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

16、低,市价按税法规定允许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实现净值、及其他价值中的最低反映。2、存货的成本计算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平均成本法;(二)固定资产计价按照净值表述,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要符合能在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内全部计提完毕的一贯计划(三)研究开发费用与商誉处理1、研究开发费用在当期直接费用化;2、公司的开办费予以资本化,在5年内进行摊销;3、商誉等无形资产只有在从第三者处获得时才能入账核算。(四)准备金的处理(五)年度报告中的损益表编制=是德国会计的特色之一;是面向生产,表内对有关信息进行详细揭示,收入、费用通过工资、折旧、利息等原始项目进行反映;表内“总产出”不是毛利,而是销售额

17、+产成品+在产品存货的增加+其他资本化的费用-原材料-购入商品,即无法看出产品的销售成本。,中国会计 一、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会计法和新会计法实现的突破:(1)规定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明确会计核算的确认和计量问题(3)提出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主要特点进行组织上的职责分工(4)强化会计的外部监督职能, (5)要求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6)对会计违法造假等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的层次: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我国会计职业界=1918年9月,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

18、会计师暂行章程,并批准了第一名注册会计师谢霖;谢霖创办了第一家“正则会计师事务所”;1981年1月1日,成立上海会计师事务所;1980年1月,中国会计学会成立;1988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四、中国会计实务(一)报表体系=分为年报、半年报、季报和月报;(二)计量实务1、存货=历史成本原则,适度谨慎。发出存货价格计算可以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2、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两者差额可以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3、长期投资=期末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4、固定资产=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两者差额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确定原则;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法进行所得税处理。(三)租赁会计=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