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和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822287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和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和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了解怀特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并 写出对他的评价; 2、体会侧面描写人物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课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一个这样的老师。 2、怀特森老师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课文 写了谁的什么事? (这篇课文写的是, 怀特森老师把一个不存在的 “凯蒂旺普斯” 介绍给我们,我们没有怀疑,结果在考试是我们都不及格。这件事上改变了我们 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 3、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

2、师呢?从哪儿感受到的呢?作者又是怎 样把一个“这样”的老师展现给我们的呢?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课文。 二、自主学习,深入理解课文 默读课文 110 自然段,看看怀特森老师说了什么, 做了什么?在这些 事件中, “我”对怀特森老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教会我们“新怀疑主义”的老师。 1、怀特森老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 在“凯蒂旺普森”事件中,预计学生对怀特森老师最初的认识可能是零 散的,如:他们会认为怀特森老师是博学的、戏弄学生的、教会我们怀疑的, 教学时可依照学生的发言顺序教学,而后进行整合提升。 2、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博学的老师。 (如果学生先谈到略处理) “噢,没有

3、人知道。”怀特森老师笑了笑,“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 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 ”说着,他从讲桌里拿出一件动物头骨,向我们 描述起这种动物的特征来。讲完,他把头骨交给前排的同学, 让大家轮流观察一 下。 3、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戏弄学生的老师。 “很简单,”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的光芒,解释道, “有关凯蒂旺普 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 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 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 ” 师: “狡黠”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了?(引导学生理解怀特 森老师的本意不是去捉弄孩子们,而是让他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 4、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教会我们怀疑的老师。 怀特森老师

4、摆摆手,让大家平静下来: “难道你们自己没有想过吗?既 然是绝迹了,我们顶多只能发现它的骨骼化石。而我却向你们描述它的夜间 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具体特征,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 也没有起疑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 (1)怀特森老师认为我们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不是知识性的,而 是没有对老师说的话做认真的考虑,发现其中的疑点。)(2)我们再看看怀特森老师向我们介绍的凯蒂旺普斯,看看“我们” 该不该起疑心? “噢,没有人知道。”怀特森老师笑了笑,“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 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 ”说着,他从讲桌里拿出一件动物头骨,向我们 描述起这种动物的特征来。讲完

5、,他把头骨交给前排的同学, 让大家轮流观察一 下。 (引导学生把冰川期绝迹和动物头骨结合起来考虑,体会到在冰川期绝 迹的动物留下来的应该是化石而绝不是头骨。) 追问:还能从哪感受到怀特森老师要教会“我们”怀疑? (3)将考试成绩登记在册,以此教会“我们”必须学会怀疑。 过渡: :在这次“凯蒂旺普斯”事件中“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我” 眼中的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喜欢吃惊愤怒领会良苦 用心) , 我心中暗想,这回我遇到一位博学的老师了。 , 可是,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却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旁边都打 着大大的红叉! 怎么回事?我完完全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呀!一定有什么地方 弄错了。

6、,“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 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住嘴唇, 控制着自己不嚷 出来。 , 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 小结:一个莫须有的“凯蒂旺普斯” ,让我们懂得了要用“怀疑”的眼 光去看待书本上的内容和老师说的。怀特森老师仅仅这节课这样上吗?还能从哪 感受到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他的教育方式又给“我们”带来哪些深远的 影响呢?指名读11-14 自然段。 (二)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教会我们探索的老师。(略处理) 师:从哪里看出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教会“我们”探索的老师? (引导学生从“小汽车” 事件体会怀特森老师是一位教我们学会探索

7、的 老师) 1、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老师。 师生梳理: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方式 2、师:怀特森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质疑,也教会了“我们”探索。 那么在怀特森老师教我们科学课之前和之后,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呢? (引导学生结合“我们”行为的变化过程:不习惯质疑学会了新怀 疑主义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的课堂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我们的生 活,感受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对我们影响深远的老师) 相机出示: (因此)逐渐的,我们懂得了,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 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 方法,纠正错误,而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

8、。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 怀疑主义”。 师:你们觉的什么是“新怀疑主义”? (引导学生从这一段中感受到怀特森老师教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掌握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培养了我们坚持真理的毅力。) 1)明白良苦用心,从心里佩服。 2)对我影响至深,即使在社会的生活中我也会应用,说:“你错了。 我的视角中冬冬这样说: (出示冬冬的话)你同意冬冬的观点吗?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一)总结全文1、完成填空:怀特森老师是一个()的老师。(引导 学生感受到怀特森老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是一个教会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 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师。 )师:带着对这位老师敬佩,再读课题。 2、 “凯蒂旺普斯”

9、在“我”的同学中代表() 。 (二)拓展延伸。 1、是呀,怀特森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教会了孩子们怎样学习, 这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美国著名作家大卫 .欧文,他写的第一家爸爸银行风靡全球。试想,如果他 在少年时代没有遇到怀特森老师,那么他还是今天的大卫.欧文吗? 2、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曾经教育他的学生:学而不思则罔, 死而不学则殆。 (只注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二陷于迷惑;只注重思 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 师总:学贵有思,让我们共同走进多思的生活,用我们的学识和智慧开 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10、! 四、作业:试着把这独特的学习方式带到你的学习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一个这样的老师与众不同:学会质疑学会探索影响深远: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反思本文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12 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个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科学的精神”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的时代,科学对国家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立志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更是离不开 科学的精神, 科学的精神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要让学生在 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了解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以及具有科学的精神的人物,学 习他们身上可贵科学的精神。 一个这样的老师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时 写

11、的一篇文章。它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的策略”教给学生 “新怀疑主义”的故事, 塑造了一个特别的独具匠心的老师的形象。文章在写法 上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地方法塑造人物,文章既有对怀特森老师语 言、动作、神态等的正面描写,又有对“我”的心理活动、怀特森老师教学效果 的侧面描写,这是本文在写法上的一大特点。二者相互结合, 怀特森老师的形象 就更加鲜明突出了。 文中塑造的怀特森老师的形象对学生是一种“冲击” 。首先是视觉上的冲击: 怀特森老师别具匠心的科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其次是心理冲击: 他们没有想到 怀特森老师会“戏弄”自己的学生,这真是出乎人的意料。再次是思维方式上的 冲

12、击:现在大多数孩子还是教师和教材的忠实信徒,他们几乎从来都没有想过去 怀疑教师,长辈和教科书上说的, 因此这是对他们多年来的思维方式的一种挑战。 最后是生活习惯上的冲击:怀特森老师不仅教会“我们”用“新怀疑主义”去学 习,而且教会我们用“新怀疑主义”去生活,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这些冲 击有些是源自于中外文化的差异, 但更多的是源自于怀特森老师与其他老师的不 同。 根据以上特点,我采用了这样的设计:以“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为学习主线,引导学生从怀特森老师本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我”的心理活 动变化,“我们”的行为变化这三个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紧扣文本启发倡导学 生个性化的朗读和理

13、解,谈出自己的看法,从而立体地,丰满地感受人物形象。 这节课,我布置同学们在课前搜集了古今中外科学家的资料,在课堂上通过 交流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科学家还有他们身上可贵的精神,这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 学习科学的兴趣。我还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猜猜问号是 什么意思?” 的问题导课不仅引起了学生学习课文极大的兴趣,还暗示了文章的 主题。这样学生在开始就有了一个在课堂上提问,质疑的练习,潜意识里就有了 一个初步的提问的习惯和印象。这很容易的和课文中的质疑联系起来,突破文章 的重点。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 使学生的质疑更加真实, 不带有任何主观的误 导,是学习更加主动。 这篇文章浅显易懂

14、通过阅读学生很容易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通过看图复述 课文的环节,使学生对课文进一步加深印象,还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学 生的心理描写的变化, 是文章的线索,是读者认识怀特森老师的重要提示,通过 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在读和听的过程中反复思考,准确地把握了学生对老师的评 价,通过对文中重点语句的阅读分析,了解到怀特森老师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 影响,一步步地认识了怀特森老师。和怀特森的学生一起学会了 “新怀疑主义”。 通过文章中对怀特森老师直接的言行的描写的对比使学生了解到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可见的使用在这里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图片的直观引导, 是学深更容易理解和区分文中正面侧面描写的部分。 结尾用叹号与开头呼应, 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 提示了学生标点符号在生活 中的巧妙应用,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通过动态的课件的展示, 又一次激发学生 的思维,回顾整节课的学习活动,谈出自己特有的观点。 整节课紧扣文本,通过各种形式读,重点语句的标示,思考,讨论,等等语 文综合活动,运用各种语文元素, 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适时展示, 是学习更轻松, 更具有个性化。使学生了解到很多科学家, 科学的精神。学习到了“新怀疑主义”, 了解了怀特森老师,学习了写作方法,得到了语文综合能力的充分锻炼,感受了 语言文字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