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小学教育专业201410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3822175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小学教育专业201410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小学教育专业201410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小学教育专业201410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小学教育专业201410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小学教育专业201410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小学教育专业2014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小学教育专业201410(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与教学论(下),何万国,第四章 教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教学概述 第二节教学规律 第三节教学原则 http:/ (一)教学 下定义的逻辑规则:被定义的概念=种差+邻近的属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预定任务的双边统一活动。 教学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传递和学习知识信息,来促进和影响学生发展的双边或多边教育活动。,(二)教学与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与智育的区别与联系,二、教学的作用与地位 (一)作用: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从学校的全部工作来看,教学工作是师生的主要活动,所占的时间最多; 从教学中所传授和学习的知识来看,它包含了实现培养目标的全部知识范

2、围,涉及的知识面最广;,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来看,教学的作用最全面,学习者通过学习人类所创造的文明经验,不断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生命的自然状态走向生命的精神状态,不断扩大生活的视野,提升能力和品格; 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来看,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关键。,(二)地位: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以教学为中心。 1.是由教学的作用决定的; 2.是由学校的特殊职能决定的; 3.是我国学校教育正反经验教训的总结; 4.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主,并不是教学唯一。,三、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传授和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创造力 ; (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健康

3、水平;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五)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个性心理品质是指个体的情感、意志、气质、性格、能力、动机、兴趣等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只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盼 恨 疑躲,表情、动作、言语 自私、贪婪揭示性格 庸俗、虚荣势利、冷酷,例子:我的叔叔于勒,教育学,无论就教育的理论或者教育的实践来说,都还没有对人的个性对他的创造性力量和能力的培养,对理想、兴趣和爱好的形成,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说在对年幼儿童的教育上的缺点还不是特别地显眼,那么在对少年的看法上,忽略人的个性则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4、七十九),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规律,一、教学过程的实质 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三者的内涵是一致的。 (一)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 共性:,特殊性: 1.认识目的的发展性 2.认识对象的间接性 3.有领导 4.简捷性,(二)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1.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2.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要走在学生的前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把学生的发展分为两种水平。维果茨基将学生在成人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 “教

5、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师提供教学支持。即教师要发挥一种“脚手架”的作用。 教师模拟。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如何解题,为学生提供范例; 出声思维。有能力的教师在模拟解题的过程中,还可以展示出声思维,这一技术有助于学生在绞尽脑汁思考问题时,直接读取教师的思维方法; 提出问题。当学生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向学生提供帮助,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并提供新的思路;,改编教材。 提示与暗示。 当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时,脚手架就要及时拆除,否则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 3.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的; 4.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要以教材为主要中介。,(三)教学过程是知识信息交流反馈的双边或多边交

6、往活动过程 单向传递:师 生。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信息的占有者,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信息传授给学生,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信息传输。 双向传递:师 生。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交流彼此的知识、情感、体验。,多向传递:教学中的交往并不限于师生的交往互动,还包括生生交往互动。 教师 学生学生,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含义 2.学生的学习应以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知识的丰富性与学习条件的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学生不可能重复人类全部实践道路,也不可能事事亲自实践;学生在教师

7、的指导下,学习经过精心挑选编写的教材,能做到高速高效,具有简捷性。,3.间接经验的学习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4.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活动特点组织教学 从感性到理性 从已知到未知 从理解到记忆 从认识到实践,(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1.三种主张 形式教育论 实质教育论 自然发展论,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2)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个人智力发展的状况、水平和方向制约着他知识技能掌握的深度、广度、速度和能否灵活运用。,皮连生教授将知识分为两大类三亚类:陈述性知识:主要用于回答世界“

8、是什么” 、 “为什 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 用于处理外部事物的程序性知识, 相当于技能。 用于调控自身认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3.怎样的知识才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从掌握知识的性质来看, 透彻理解的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 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和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来看,通过实践和练习而达到自动化的知识; 从知识的表征来看,结构化的知识; 从知识的获得方式来看,通过自主探究方式获得的知识;,从知识的类型上来,规律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一般概念和原理比具体事实性知识更有利于智力发展;方法策略性知识更有利于智力发展 从学习知识的难度来看,具有挑战性的知识。(要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小结:根

9、据二者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三)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含义: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是教育的最主要和基本的手段。“如果教学不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没有手段的目的”。,2.为什么教学具有教育性 教学内容具有教育性。教给学生的任何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的,同时科学知识内容本身就含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所以教学内容必然具有教育性。 教师本身的思想观点、道德修养、态度情感价值观,必然要反映在教学中。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思想道德都要受

10、到影响。 3.各科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案例:蚊子和狮子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下面请用一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说说这个寓言故事写了几件事? 生: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说的是蚊子打败狮子的经过;第二件事说的是蚊子落入蛛网被蜘蛛吃掉的经过。 师:说得很好。你们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个阶段的内容吗?谁说说第一阶段怎么概括? 生:蚊胜狮子。 生:蚊胜雄狮。 生:蚊胜狮败。 生:蚊落蛛网。,师:说得都不错。咱们就说“蚊胜雄狮”吧。(板书)谁说说第二阶段怎么概括。 生:蚊败蛛胜。 生:蚊入蛛网。 师:说得都不错。咱们就取“蚊落蛛网”吧。(板书)这则寓言

11、写的蚊子打败狮子和蚊子落入蛛网这两件事,都是偶然(板书)的事,对吧?谁 知道什么叫“偶然” 生:偶然就是不一定发生的事。 生:偶然就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师:很好!就是这个意思。你们知道什么叫“必然”吗? 生:必然就是一定会发生的事。 师:说得好!大家想想:蚊子打败狮子落入蛛网都是偶然的事。那么,这两件偶然事情的结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中有没有必然的因素呢? 生:蚊子打败狮子是因为它不畏强暴,它若怕狮子就不会取胜。这就是必然因素。 生:还有一点必然因素是:蚊子抓住了狮子的弱点。要是不这样,也不会打败狮子。 生:还有一点。蚊子的力量小,它不是靠边力量,而是靠智慧取得胜利的。,师:分析提

12、都很好。蚊子不一定能够打败狮子,因为它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它动了脑筋,这就是这次胜利的必然因素。好,大家继续发表看法。 生:蚊子打败了狮子以后,骄傲了。它尽顾得美啦,所以撞到了蜘蛛网上。这个结果是必然的。 生:骄傲者必然失败。 师:你们很聪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是蚊子落入蛛网的必然因素。,师:通过以上分析,大家看到:蚊胜雄狮和蚊落蛛网这两件事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说它是偶然的是因为并不是蚊子一定能够 打败狮子,并不是蚊子一定会落入蛛网,只是这只蚊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打败狮子和落入蛛网。说它必然,是因为蚊子善于动脑才打败了狮子,否则,就不一定是这个结果 ;是因为蚊子得意忘形才落入蛛网,否则也不一定是

13、这个结果 。这就叫做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请同学们记住这个道理,如果你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看到偶然事件中的必然因素,那就深刻了。,(四)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 1.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种活动的有机结合,教与学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2.如何结合:关键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引起、调动、激励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发现的乐趣,就没有才能和爱好,就没有活的灵魂,就没有人的个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1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十个策略: 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体验 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给孩子一个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冉乃彦,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荀子:闻、见、知、行 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至矣。” 中庸: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一)激发动机阶段

15、(二)感知阶段 (三)理解阶段 (四)巩固知识阶段 (五)运用知识阶段 (六)检查评定阶段,第三节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 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是教学规律的具体化。,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直观性原则 四、启发性原则 五、循序渐进原则 六、巩固性原则 七、因材施教原则,课堂练习:下面案例运用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效果怎样? 案例1: 灰雀 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师: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 生:列宁。(齐) 师: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 学

16、生:放鸟归园。(齐),师:你多了解列宁的心啊!是啊,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 生:爱!(齐) 师:列宁、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结束语),案例2: 负数: 导课:(1)小学数学里学过了哪些数?学生回答后,教师做小结。在小学学习过有然数,另外还学过分数。其中0和1是两个最根本的整数,零表示“没有”,l表示计数基本单位。在整数中,2表示比1多1,3表示比2多1,4表示比3多1,依次类推。任一个整数,都可通过由零开始逐次加1得到。(2)是否有比0还小的数?(引入新课或由学生做适当的讨论),1.提问:(1)在温度计中,O是如何规定的?由学生回答或教师讲解了。把冰的溶解温度定为O,如果温度计液面上升指在0以上第5个刻度时,则它表示的温度比0高5摄氏度,记作5,如果液面下降指在0以下第5个刻度,则它表示的温度比0低5摄氏度,记作5,读作负5摄氏度。(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8848米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在测量地形高度时,规定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于是高8848米表示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吐鲁番盆地在地形图上标着155(米),表示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