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骨关节中的运用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821539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423 大小:88.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RI在骨关节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23页
MRI在骨关节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23页
MRI在骨关节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23页
MRI在骨关节中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23页
MRI在骨关节中的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RI在骨关节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RI在骨关节中的运用(4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磁共振在骨与关节中的应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磁共振室,袁爱梅,1,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2,PURCELL,BLOCH,46年同时独立发现,52年双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3,Lauterbur Mansfierd,不断试验,从试管到动物最后到人体,终于在70年代末获得人体 磁共振图像,2003年获得诺贝尔奖,4,八十年代应用于临床,5,简介 核 磁 共振,6,Mo,RF,共振信号,傅立叶转换,7,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 氢核无中子),这些质子类似小行星,象地球一样绕轴旋转。质子带正电,电流可以产生磁力或磁场,故质子可以看作一个小磁体

2、。,图1-5-1 质子是一个小磁体。,核,8,磁,9,图1 频率相同的两个客体的共振现象,共振,10,11,12,加权像,T1 Weight Imaging T1WI T1像 T2 Weight Imaging T2WI T2像,13,线圈,14,开放式设备,15,16,优势及应用,17,一、软组织分辨率高,二、多参数成像,18,三、多方位成像,MR可获得人体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及任何方向断面的图像,有利于病变的三维定位。,19,四、流空效应,20,右颞叶脑膜瘤的对比增强,五、对比增强,21,六、质子弛豫增强效应,一些顺磁性和超顺磁性物质使局部产生磁场,可缩短周围质子弛豫时间,此现象为质子弛

3、豫增强效应。如体内的正铁血红蛋白为顺磁性物质。 右枕叶亚急性出血。,22,无需对比剂,简便、安全、无创,被临床上广泛应用(头颅)。,七、MR血管造影(MR angiograph ),23,24,37岁,突发脑出血,25,左侧颈内动脉造影-DSA,最后诊断:左侧大脑中动脉瘤破裂,26,27,占位性病变 大血管疾病,八、动态增强,28,颈部正常血管,29,30,外伤性腘动脉断裂,31,剪刀刺伤,32,吸毒,33,女,69岁,股骨下段骨纤恶变为纤维肉瘤,34,男,48岁,左大腿肿块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5,九、水成像技术,乳头部癌,36,胆管结石,37,双侧输尿管结石,38,面听神经水成像,39,

4、女,53岁,左侧舌体及左侧咽部疼痛2年余 血管减压术后症状消失-69098,40,十、脂肪抑制技术,41,42,坠落伤,多发椎体压缩骨折,43,工作站升级,44,一、 无缝拼接,范围包括颈椎、胸椎和腰骶椎管全景一体化成像。 可用于脊柱外伤、肿瘤转移和脊髓病变的检查。,45,女,65岁,肺癌脊柱多发转移,46,二、双下肢血管成像可进行无缝拼接,消除以往人工拼接的痕迹和对合不全的缺点。无需造影剂的双下肢静脉血管成像,用于静脉血管畸形或静脉血栓的筛查。,47,男,29岁,正常志愿者,MRV成像,无需造影剂,48,49,三、无需造影剂的颈动脉血管成像,用于血管狭窄的筛查或颈部肿瘤累及血管的检查。,50

5、,男,27岁,正常体检,51,原始图可以明确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2,四、全身弥散成像的无缝拼接,可更好地显示病灶,减少人工拼接可能导致的病灶遗漏。 满足需要全身体检或肿瘤患者的全身筛查转移灶或寻找原发灶的需要。,53,30862-胃癌肝转移,32375-肺癌骨、肝转移,54,男,28岁,正常志愿者,55,35879-NHL骨浸润-whole body,56,常见的伪影,57,金属伪影,58,呼吸运动伪影,59,患者躁动引起的运动伪影,60,卷积伪影主要为扫描视野过小,导致扫描野外方的结构卷积到扫描野内。,61,动脉搏动伪影 主要发生在相位编码的方向上,腹主动脉搏动所致。,62,MR的成像缺

6、陷: 1、对钙化灶显示不敏感; 2、显示骨变化不够清楚; 3、有伪影的干扰(如:金属伪影、运动伪影); 4、对一些缺乏特异性的病变仍有限度。,63,MR的成像的注意事项 1.手机、传呼机等勿带入机房; 2.各种磁卡如储蓄卡、IP卡、就餐卡等勿带入机房; 3.假牙、避孕环须摘除; 4.各种金属首饰、皮带、带拉链的衣服勿带入 机房; 6.克服幽闭感。,64,MR的成像禁忌:,1.体内有金属弹片、人工关节、动脉瘤手术金属夹、心脏起搏器等,不能进行MR检查。 2.危重患者需使用生命监护和生命维护系统的患者也不能进行这种检查。 3.孕妇,尤其早期妊娠时应慎用; 4.高热或散热功能障碍患者慎用。,65,6

7、6,脊柱MRI,67,脊柱创伤,骨折 脱位 血肿 脊髓压迫,68,正常颈椎MRI,T2WI,T2抑脂,T1WI,69,70,蛛网膜下腔,71,腰椎MRI,T1WI,T2WI,T2抑脂,72,73,33432,男,49岁,74,33391,75,4771-前滑I度,摔伤,四肢瘫2天,76,77,34762-C5前滑III度,78,33876-C5劈裂骨折,79,34720,合并多发椎体挫伤,80,39122-齿状突骨折,男18岁,车祸伤,颈部胀痛,活动障碍伴右上肢无力3天,81,82,39044-陈旧性骨折,男50岁,颈外伤20年,四肢感觉运动障碍,83,84,34746-陈旧性齿突上移,男36

8、岁,10多年前买电影票受伤,当时后仰不能低头,现左手麻左肩痛,85,33346-T2滑脱III度,86,34710-T12滑脱I度,87,多发脊椎骨折,坠落伤5天,大小便障碍,四肢活动障碍,88,89,33458-骨质疏松Fracture,女,70岁,90,男,17岁,右小腿痛3个月,站立行走困难。,胫骨疲劳骨折50052,91,92,疲劳骨折? 血管瘤?,93,追问病史:三个月前开始体育集训,每天两小时,早晚个一次,训练至第10天左右出现右踝部痛,后转为小腿下段痛,无红肿热,现小腿不痛,发现小腿前内侧轻度隆起,无任何不适。1月前拍平片,2天前扫CT,并查血象,其父诉均无异常。 要求资料齐全在

9、发报告,94,95,96,白细胞8300,分类68.9%,97,诊断疲劳骨折,常见于高强度集中训练,如新兵入伍训练,中考学生体育训练、强力劳动等。早期仅有站久、行走或劳动后出现疼痛,而休息后减轻或消失,进一步发展,疼痛加重,跛行甚至不能站立和行走。 Blickenstdff和Morris将其分为三型 型:只有骨痂而无骨折线 型:有骨折线但无移位 型:骨折有错位,98,99,脊柱退变,椎间盘变性、膨出、凸出、脱出、游离 后纵韧带、黄韧带肥厚 骨质增生,突出,椎小关节,椎体,钩突关节,椎管、神经根管狭窄,100,颈椎病,I型:间盘变性膨出或突出,硬膜囊受压,但脊髓无受压。 II型:根据脊髓受压程度

10、分为a、b、c、d四个亚型。1/3但 ,髓内软化和囊变。 III型:神经根受压,侧方突出及骨质增生 VI型:椎动脉受压。,101,颈椎病IIa型,102,颈椎病IIb型,103,颈椎病IId型,104,33392,颈椎病IId型,105,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原因不明的后纵韧带增厚和骨化,导致继发性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以颈椎受累多见。 病因:内分泌因素(糖尿病、垂体功能异常及甲减均与OPLL有明显相关性);局部创伤因素(OPLL常合并椎间盘退变)。,106,OPLL发病机制,机体内分泌紊乱时,可导致颈椎后纵韧带及其他韧带薄弱,从而致颈椎节段间不稳定,颈椎失稳又可引起后纵韧带附着部位应

11、力增加,出现反复的慢性轻微损伤,促使后纵韧带局部形成反应性炎性改变和再整合性组织学变化,导致后纵韧带出现代偿性增厚、骨化,从而压迫和损伤脊髓和神经根。,107,分型,连续型:骨化范围跨越多个椎体及椎间盘平面(27%) 节段型:多个椎体平面出现,但间盘平面中断(36%) 局灶型:孤立存在于椎间隙后方(7%) 混合型:占30%,108,后纵韧带肥厚-28491,109,110,Chiari畸形,后颅窝发育狭小,导致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压迫颈髓,脊膜张力增高,脊髓血运障碍,变性、软化,甚至空洞形成。 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超过枕大孔平面下5mm即可诊断。,111,33279,112,10265,

12、13岁,左侧面肌萎缩熟年,113,脑积水、脊髓空洞,114,39553-环枢椎发育不良,男34岁,左上肢感觉减退一年,颈椎病?髓内小灶变性,115,116,8559-椎间盘轻度突出,117,L3-4,L4-5,118,33283,119,33575,120,121,33851,122,123,33434-黄韧带肥厚,124,125,34152-术后再突出,126,127,蛛网膜炎症,蛛网膜的一种慢性炎症过程,少量炎性细胞及纤维(为主)渗出,引起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表现为运动、感觉障碍,截瘫等。 MRI表现分三型:I型为向心性马尾神经集结;II型为偏心性马尾神经集结;III型为圆锥以下硬膜囊内为

13、增多的软组织信号影填充,大部分蛛网膜下腔闭塞。 I型最多见,128,4036-术后马尾神经粘连,129,130,33322-L5前滑I度,131,33312-L5前滑脱II度,132,33602-L5后滑I度,133,先天发育畸形,椎体发育不良 脊椎裂、脊髓脊膜膨出 脊髓栓系 脊髓纵裂 椎管内外脂肪堆积,134,33772-L4-5融合椎,135,39393-蝴蝶椎,女30岁,腰痛一年余,L1楔形变,无明确脓肿,结核?,136,36097-脊椎裂,137,138,31294-脊椎裂、脊髓栓系,6岁,尿失禁伴腰痛3-4年,无脊膜膨出,139,根袖囊肿6588,140,141,脊柱结核,中心型:椎

14、体 边缘型:椎体上下缘,最常见的类型。 韧带下型:结核菌沿前纵韧带下侵犯。 附件性:附件,142,临床相关资料,常继发于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长,可伴有乏力、低热、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 症状主要有疼痛、脊柱变形、脓肿或窦道形成及脊髓受累的症状。 好发部位:胸腰段椎体。 年龄:青少年多见。老年结核有增多趋势 胸片及相关生化检查,143,病理与影像,常发生于相邻椎体,以上下终板和椎体受累最常见。椎体骨质破坏、压缩,脊柱变形。 椎间盘:受累导致椎间隙变窄; 椎旁脓肿。病理改变(渗出、变质、增殖) 硬膜囊受压:椎体塌陷、冷脓肿共同压迫。 增强扫描:多房状环形强化。,144,男,57岁,腰痛 一年,反复

15、发作,并 加剧,向下肢放射。,145,146,男,74岁,手足麻木 3个月,伴足底发热 1个月,盗汗明显,4491-结核,147,148,149,33006-脊柱结核,男,10岁,150,151,脊柱结核-60224,女,38岁,背部疼痛一年半,加重伴双下肢乏力一月,现已瘫痪。无咳嗽咳痰、发热盗汗消瘦等肺结核症状,既往无肺结核病史。胸椎CT提示结核可能,入院血沉24mm/h。,152,153,154,155,术中及病理,术中:椎体骨质破坏,未见脓液,仅见豆渣样物质,主观判断不是结核 病理:镜下见脓液,以类上皮细胞为主,郎罕细胞极少。诊断为结核。,156,男43岁,颈项部不适 并双下肢不适感,病

16、例-37414,157,T2WI,结核?,转移瘤?,CT:肺部肿块 纵隔、肺门多 发肿大淋巴结转移,最后诊断-肺癌C2转移,158,男60岁,颈部疼痛伴活动受限15天,X线颈椎退变。 MRI:血液系统原发或转移性肿瘤-34468,159,病史:胸骨柄偏右侧 包块11个月,鸡蛋 大小,质硬,无移动, 有时缩小,无外伤史。 胸骨CT:骨结核。,前胸壁活检:浆细胞性 骨髓瘤。,160,whole body DWI:为了寻找骨髓穿刺部位,结果发现全身广泛骨浸润。,161,耻骨受累,162,广泛浸润 化疗三年,生活正常,163,39712-椎体海绵状血管瘤,椎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64,12593-海绵状血管瘤,T1WI,T2WI,165,36858-骨巨细胞瘤I-II级,女33岁,一年前玩保龄球时扭伤腰部,后反复腰痛,越来越严重,无低热。现功能障碍及感觉迟钝(不全瘫)。,166,1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