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十一五工作总结(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3815880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十一五工作总结(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十一五工作总结(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十一五工作总结(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十一五工作总结(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十一五工作总结(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十一五工作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十一五工作总结乡十一五工作总结(1)(1)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十一五”以来,乡党委、政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 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认 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七大及十七届 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世界金融 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紧紧围绕第五届乡党委、政府提出 的“工业强乡、农业稳乡、三产活乡、生态绿乡、科教兴 乡”的发展定位和主攻煤焦工业、做强烤烟产业、突破常 规农业、搞活第三产业、狠抓生态农业、强化科教兴业的 发展思路,按照“追求卓越、勇创一流、重点突破、

2、全面 夺标”的总体要求,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 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 发展,实现了乡域经济社会的跨域发展,创造出了无愧于 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一、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五年来,通过全乡上下的不懈努力,XX 年完成地方生 产总值万元,比 XX 年增长,年均递增万元;完成工业经 济增加值 3457 万元,比 XX 年增长 164,年均递增万元; 完成财政总收入 1789 万元,比 XX 年增长,年均递增万 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万元、比 XX 年增长,年均递 增万元,连续四年超任务完成县下达任务;粮食总产量稳 定在 77

3、76 吨,人均占有粮食 500 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 3793 元,比 XX 年增长、年均递增元。XX 年全乡居民各 项存款余额达 2175 万元、比 XX 年增长,各项贷款余额 达 1334 万元、比 XX 年增长 50。较好地完成了五届乡党 委、政府提出的预定目标,确保了机构的正常运转和重点 项目的投入,有力地支持了乡域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五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村稳定工作目标,牢固树立“跳出农业抓农业、换个方 式搞农业”和“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把农业种 到市场上去”的思想,突出农业产业化建设这个重点,按 照培育

4、壮大畜牧、生态林业,积极发展蔬菜、魔芋、中药 材、经果林等特色经济的工作思路,完成农业总产值万元, 比 XX 年增长。一是农技推广取得新发展。共计投入资金 50 余万元,着力抓好“四线三区”示范带建设,加大良种 良法普及推广力度,以点扩面,促进结构调整,培育后续 产业,实现了粮食总产量稳定在 7776 吨以上,人均占有粮 500 公斤,全乡农业良种覆盖率、复种指数、规范化种植水 平明显提高。二是烤烟产业持续发展。五年来,按照“稳 定规模、优化布局、确保总量、主攻质量”的总体要求和 “依靠科技内抓烟叶质量、超前主动外树生产形象”的工 作思路,把牢生产每一环节,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加大督 导力度。X

5、X 年收购烟叶担,比 XX 年增长;总产值达万元, 比 XX 年增长 73;创税万元,比 XX 年增长 60;担均价 达 733 元,农民来自烤烟人均收入 1400 多元、户均 5200 多元,成为惠及全乡广大群众的致富性产业支柱。三是畜 牧、果蔬产业发展加快。畜牧品种改良、种草养畜、生态 养殖有序推进,春秋两防、养殖小区建设、防疫网络建设 等工作得到有效落实,XX 年完成畜牧渔业总产值 1638 万元, 比 XX 年增长,农民人均来自于畜牧养殖收入约 1000 元。 朝门、底水优质经果和大坡蔬菜基地逐步发展壮大,规模 示范效应凸显。四是林业工作得到加强。累计完成退耕还 林补植补造亩,配套荒山

6、补植补造 562 亩,造竹 4648 亩, 低残林续改 1000 亩,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 185 起。林权 制度改革圆满结束,共计完成 4058 户 8131 宗林地勘界确 权及 2657 本林权发放工作,调处矛盾纠纷 45 起。五是农 村税改成果进一步巩固。五年来,共计兑现能繁母猪补贴、 退耕还林补贴、粮食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家电下乡补贴 达 600 余万元,确保了农民负担不反弹。六是认真贯彻落 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探索深化农村改革的路 子,帮助和引导群众到外地打工、创业或从事季节性劳务 输出,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稳定解决贫困群众温饱。五年来,我乡产业结构调整基本 形成了基础产业、主导产业、后续产业、新兴产业为主的 梯次推进的格局。曾获县 XX 年农业农村工作综合考评二等 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