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学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3815745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教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什么是教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什么是教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什么是教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什么是教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什么是教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教育学(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原理,吴东方 ,第一章 教师的教育学之旅,教育学从何而来,教师的人生之旅兼有身体之旅、思想之旅。对生命成长的阅读和欣赏是教师行走的主要方向。 教育学原理最核心思想-如何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教师依靠教育学知识影响、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健康发展。,自在自为 自然自由 经验科学,教育学知识是教师从教必需的核心知识、条件性知识 教育学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骨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不具备教育基本知识的教师必定是在素质上存在严重缺陷的教师。 教育学原理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底座与基础,为教师教学知识的形成奠基,为教师的专业实践成功奠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基。,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在中国的

2、高等师范学院又称“教育概论”、“教育一般原理”、“教育学”; 在国外的教育学院,又称“教育理论”(theory of education)或“教育的理论基础”(foundation of education )。,哲学家康德(I.Kant)于1776-1787年间四次在柯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1898年,我国的京师大学堂始开设此课程。,课程特点: 1.横贯性。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科群的知识交集与公共理论,是教育学科群的高度综合的结晶,是所有教育学科基础知识的贯通点和所有教育分支学科的脐带,它将这些学科有力统合,使之成为融为一体的知识模块。 2.基础性。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知识树”的根,是所

3、有教育学知识类型的源头,是教师进入教育学的门。 3.开放性。教育学原理始终处于变动之中,新理论、新概念、新课程会始终融入其中,使课程体系和结构不断处于变动之中。,课程的价值,是学习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 帮助学习者学会思考教育问题 熟悉一些重要的教育思想流派 掌握教育知识发展的最新动态 分析当代教育改革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有助于树立现代教育的信念,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pedagogue-pedagogy-education-educology pedagogue-Padagogik-Erziehungswissenschaft 单数的 “教育学”-复数的“教育科学”,二、“教育学”的三层含

4、义,作为一种教材的“教育学” 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 作为一种学科门类的“教育学”,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 教育事实 教育问题,教育学的创立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 特征: 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没有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 人类早期的教育智慧,来源 思想家关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辨 来自于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舒耶尔、施密特教育学 作为教育行为方式和观念的教育学 作为教育理论的教育学 作为教育科学的教育学 作为建立在牢固科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学。,教育学基本特征: 综合性 内涵外延的历史性、发展性 教育研究

5、对象上有关人的的看法。,二、近代西方教育学的奠基和演化,(一)从教学论到初具形态的教育学的出现 培根,1605年,新工具,学术第九层次,传递的艺术 拉特克,1617年,新方法概括了一系列教学规则 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 阐释了教育学的理论性质、逻辑起点、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对科学 进行的的分类:,夸美纽斯 有关人学习的知识 人本主义逻辑起点 学科结构范式的建立 从科学角度探讨教育原理“自然适应性原理” 研究方法上的革新 自然主义教育学派的兴起,培根:“传递的艺术”将自己的知识表达出来并传递给他人的那种理性知识。校勘家的知识,教师

6、的知识。 中国教育大辞典: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苏联皮斯库诺夫:教育学是关于专门组织的、有目的的和系统的培养人的活动的科学。 乌申斯基:(广义)研究人的社会性再生产活动都可称为教育学。 (狭义)研究教育过程的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理论都可称为教育学。 法国贝斯特:教育学最初指关于教育的科学,后来人们更倾向于从科学角度来看待教育学,教育科学由此产生。 美国亨德森:几百年来人们把对教育过程进行研究的学问称为“教育学”。 今天:教育学更多指对教育现象进行学术研究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二)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学的形成 康德,1776-1787年,四次在柯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1803年,康

7、德论教育的出版 教育目的:培养有道德的自由人。 主要内容:保育、管束、训导与道德陶冶。 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否则就会变成机械的东西。所谓真知灼见也即“明确真实的概念”,也就是理性的态度和知识。 “教育学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 “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三)科学教育学基础的奠定 赫尔巴特,1806年普通教育学的成书。 “普通教育学必须把论述基本概念放在一切论述之前” 理论基础:实践哲学和心理学 “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和方法” 评价: 构建了完整的理论教育学体系 找到了其科学的基础 教育研究置于科学条件和实践基础之上理论影

8、响深远,(四)教育学创立标志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概念方面: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 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五)教育学创立的条件 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的发展 科学方法论的创立 相关学科的成熟与发展 教育学家们的个体努力,三、教育学的发展,(一)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梅伊曼和拉伊 基本观点: (1)反对思辩教育学; (2)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 (3)提出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假设、制定试验计划,进行试验,将实验结果用于实际) (4)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

9、基本依据。 基本评价: (1)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2)实验科学方法本身存在着局限性。 实验教育学纲要(梅伊曼)、实验教育学(拉伊),(二)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等 (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2)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3)教育研究而只能采用精神科学的理解的方法; (4)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的人格,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 (5)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基本评价: (1)突出了教育学学科的性质,对教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2)、存在一定缺陷:思辨味道太浓 ;用理解作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方法具有片面性。

10、 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狄尔泰) 教育与文化(斯普朗格) 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利特),(三)实用主义教育学 基本观点: 注重教育和生活的联系,主张学校和社会相配合。 (1)教育即生活。 (2)教育即经验的生长。知识是促进经验不断改造和改组的工具。 (3)学校即社会。 (4)做中学。 (5)学生中心。 基本评价: 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校的相对独立地位。 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杜威) 设计教学法(克伯屈),(四)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鲍尔斯、阿普尔、布尔迪厄等。 代表观点: (1) 教育场域中的不平等性; (2)学校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对应关系;

11、(3)人们对这种不平等和对应关系的意识的麻木; (4)教育的目的是启蒙和授权。 基本评价: (1)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2)具有批判性和解放能力。 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鲍尔斯、金蒂斯 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布尔迪厄 教育与权力阿普尔 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吉鲁,(五)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加里宁、凯洛夫等 代表观点: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 (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6)应用马克思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 基本评价: (1)奠

12、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 (2)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 凯洛夫,1939年主编教育学,1948、1956年修订。 1935年,马卡连柯教育诗(尊重信任,集体教育思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 观点: 强调教授学科基本结构,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公式、基本法则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 倡导发现学习法。 代表作:1963年,教学过程。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20世纪60年代。 教学三大目标领域:认知、情意、动作技能。 认知领域: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最近发展区理论 20世纪30年代,维果茨基。 学生现有水平和潜在水

13、平之间的差幅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点应该在最近发展区内实施教育。 一般发展理论 赞可夫,1975年,教学与发展。 五大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理论起主导作用,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让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 教学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1972,教学过程最优化。 教学应看做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中考察教学,以便达到最优化处理教学问题。,范例教学 德国,根舍因,克拉夫基, 主张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范例性材料,举一反三,理解和接受基本性、基础性知识,训练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全面发展教育” 蔡元培于191

14、2年2月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教育宗旨应采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及世界观教育,五者应同时并举,不可偏废。主张教育独立,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生活教育”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当代教育学的状况,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 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 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四、西方教育学的当代发展,(一)教育理论性质的争论 1.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独立学科 美国教育家谢佛勒(Scheffler,I.)、米勒(Miller)、扬(

15、Young,J.I.)持否定观点。 教育学是一门职业性学科而不是学术性学科。经验世界中的各个领域与各门学科之间不存在任何对应关系;不能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术语创造一门独立的学科(谢佛勒) 为了生存,教育者必须接受“不存在教育学科”这一事实。(米勒) 彼得斯从逻辑和实践两个角度证明教育学不是一门独立学科。(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包含检验某一类型问题的答案的程序,对教育现象而言研究必须通过提出许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及作答,因此把论述教育的各门不同学科统合为一门学科的想法是荒谬的。教育现象确实能够通过其他学科以及下位学科来探索,那么建立一门“一般的教育学科”要求教育学家通宵所有学科是不可能的),坚信教育学是一门

16、独立学科 索尔蒂斯(Soltis),教育学的学术地位得到各大学的承认。 麦克莱默(McMurray),教育理论是一门“独特的学科”,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有自己的研究问题,研究范围,有包含在学科自身的理论材料和证明程序。 贝思(Belth),从否定把教育学看做是教者“如何做”的技术性观点的角度出发,来阐述教育学是一门独立学科。,教育学是科学理论还是实践理论? 奥康纳(Oconnor):教育理论是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必须满足解释、描述和预测。所有教育理论都是由三大部分组成:形而上学、价值判断、经验部分。(前两者与科学相去甚远,后者则包含其他学科在教育情境中的应用) “理论”在教育方面使用是尊称。 只有将心理学和社会学上充分确立了的实验发现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地方才可称之为理论。,英、美国认为教育学主要是实践理论而非科学理论。 比砌姆(Beauchamp,G.A.),科学第一层次:人文、社会、自然科学。 第二层次:应用理论,工程、建筑、医疗、教育理论。 赫斯特(Hirst,P.H.):教育是一种实践理论,是“决定某种活动而组织的知识”。教育理论不仅涉及各门科学,而且涉及信念、价值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