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91-100)辅导练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815628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教师的建议》(91-100)辅导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给教师的建议》(91-100)辅导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给教师的建议》(91-100)辅导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给教师的建议》(91-100)辅导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给教师的建议》(91-100)辅导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教师的建议》(91-100)辅导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教师的建议》(91-100)辅导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教师的建议(91-100)辅导一、选择题。(把相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 2 分,计 30分)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发源地( ABC ) 。A、科学 B、技巧 C、劳动 D、艺术我开始把这种到( C )去上的课称为“到活的思维的源泉那儿去旅行” 。A、实验室 B、学生教室 C、自然界 D、音乐教室我已经写到过,我们学校里有一个“思考之室”也就是( B ) 。A、教师办公室 B、阅览室 C、实验室 D、学生教室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校长,你就要努力首先成为一个好的( A ) 。A、教育家 B、管理者 C、劳动者 D、思想家我在学校里对儿童、少年和青年进行的几十年工作,使我

2、得到一条深刻的信念:人的( ABCD )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A、天赋 B、可能性 C、能力 D、爱好如果我们发现哪一个儿童或少年对一切都很冷漠,我们就要( C )A、让他参与劳动 B、让他参加一些有趣的游戏C、设法找一个人从精神上去接近他 D、去讽刺、遣责他毫无疑问,儿童劳动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 ) 。A、记忆 B、理解 C、应用 D、联想学校教育要靠( C )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A、背诵 B、记忆 C、阅读 D、我从经验中得到一条信念: 学生要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越多( 而在中年级和高年级要记的东西是很多的),就越有必要进行( B

3、 ) ,越有必要从具体材料中( D )出来,越有必要进行( C )和( A ) 。A、 推论 B、概括 C、思考 D、抽象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 C )自己。A、关心 B、提高 C、认识 D、理解驾驭学生思维的艺术,绝不在于事先把自己的每一条思路都规定好,并且只讲事先准备了的东西,而在于根据具体情况来讲当时需要讲的东西。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觉察课的发展情况,能正好从( A )的逻辑出发,按照此时此刻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A、本节课发展 B、学生思维 C、课堂环境 D、教学艺术为了查明学生智力不正常的原因,我

4、调查了两千多个家庭,了解儿童的遗传、日常生活、营养和精神生活的情况。我终于看到:这些智力不正常的原因( ABCD ) 。A、最初的原因往往是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生过什么病:风湿病、软骨病、脑膜炎等。B、造成儿童发展上的偏差的最有害的因素之一,就是不健康的、 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家长的酒精中毒症。C、家庭情感生活的贫乏总是跟智力生活的局限交织在一起的。D、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2、3 年里没有受到完满的母亲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幸福的根源就在于( D ) 。A、拥有财富 B、学习成绩好 C 、人际关系好 D 、创造性的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 一个重要

5、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 (A ) , 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 ”A、阅读 B、绘画 C、劳动 D、实验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本书及作者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ABCD )。A、他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经验的教育理论家;B、给教师的建议是他专为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编写的;C、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D、本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读此一书等于读了教育学与心理学合编。二、判断题。(在括号里打“”或“” ) (每小题 2 分,计

6、 24 分)()自然界这是思维的取之不竭的泉源,是发展智力的学校。()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要激发教师们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志向,只要靠号召与鼓励就可以了。( )滋养儿童对知识的热爱的第一个源泉,就是教师。首先是校长的高度的智力素养。() 我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按教学目的和教育目的的相互关系来分。某些种类的劳动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而另一些种类的劳动则主要追求教育的目的形成道德概念、信念和习惯,丰富道德经验,锻炼精神力量。()劳动越复杂、

7、越有趣,其中智力的因素越鲜明。()一个教师在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就是从事那种从研究事实中引出科学结论的意义上所说的研究。()强迫儿童背诵,然后要他把背过的东西再现出来,用这种办法“锻炼”记忆力是可行的。()以人为的手段来促使记忆积极化,并不能保证脑的完善的机能性活动。离开对人的整个心理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影响,发展就是不可能的。()我们努力做到使学生通过理解、通过深入思考教材的实质而进行识记。这样的识记才是最牢固的识记( ) 为了满足少年们喜欢进行抽象思维和对事实进行深入思考的这种精神需要,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仅要慷慨地提供事实而且要毫不吝啬地给予概括。三、简答题。(每小题 4 分,计 16 分)

8、1什么叫和谐的教育?答: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2什么是掌握知识 ? 答:这就是使周围世界的事物、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真正的掌握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即:学生感到了知识是他进行智慧努力的结果,他自己去获取知识,同时找到运用知识的领域,从抽象真理再过渡到接触新的具体事实。3什么是“劳动素养”?答:劳动素养不仅包括完善实际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艺,而且包括劳动活动

9、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劳动素养还指一个人达到了这样的精神发展阶段:他感到缺少为公共谋福利的劳动就无法生活。劳动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鼓舞力量充实着他的生活,并且从精神上丰富着集体的生活。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工作遵循哪些原则和要求?(1)劳动素养和一般发展 ( 即道德的、 智力的、审美的、身体的发展 )相结合。(2)在劳动中展示、发现和发展个性。(3)劳动的高度的道德意义及其公益方向性。(4)在童年期和少年期早期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5)劳动种类的多样化。(6)劳动的经常性、不断性。(7)儿童劳动中要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性质。(

10、8)儿童劳动的量力性。(9)劳动内容、技能和技巧的衔接性。(10) 劳动的创造性,脑力和体力相结合。(11) 生产劳动的普及性。(12) 劳动与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相结合。(13) 使学生理解和体会到一个人获得的生活福利和文化财富是与他个人参加共同的劳动有依赖关系的。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计 30 分)1、苏霍姆林斯基提倡教师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这种创造性研究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在日常工作中是如何进行教育研究的?答:意义:不仅在于教师看到了、研究了以前没有被人注意到的教育过程的某一个方面。创造性研究还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看法。教师就不会再把教育工作看成是每天重复着同样的

11、事情,是把完全一样的讲解、巩固等等做枯燥乏味的表演了。因循守旧、消极应付、缺乏热情学校生活中所有这些不良现象之所以在一些地方蔓延滋长,就是因为那里的教师没有看出教育现象的生机蓬勃的生命力,没有感到自己是教育现象的创造者。联系实际要点。搞好教育研究首先要克服自卑心理。搞好教研要多读书。搞好教研要多积累。搞好教研要多反思、多写作。搞好教育研究要讲究科研方法 (如常用的 “ 问题研究 ” 法) 搞好教育研究要加强合作。搞好教育研究要了解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按照程序开展研究。2、联系苏霍姆林斯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做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应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答:答案要点(举例略)教师知道的东西

12、应当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10 倍、20 倍,那样一来,他在上课时的言语就会运用自如,学生感知这些信息就不太费力;这时,处于教师注意中心的就不是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要教会少年展开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就得有高度的洞察力和灵活性,随时变换教学方式。为了满足少年们喜欢进行抽象思维和对事实进行深入思考的这种精神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慷慨地提供事实而吝啬地给予概括。我们在讲述事实的时候,给学生提供让他们在头脑中分析和比较这些事实的余地青年学生有一种喜欢用“思维的眼光”把握大量事实的需要,教师应当满足这种需要。对学生来说,如果他不能体验到自己思考的自豪感,那么他就不高兴进行脑力劳动。为满足青年的这些智力需要,需要经常采用一些进行专门的“思考”的办法。学生要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越多(而在中年级和高年级要记的东西是很多的 ) ,就越有必要进行概括,越有必要从具体材料中抽象出来,越有必要进行思考和推论。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时,总要设法使一些知识成为掌握另一些知识的工具,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和知识的牢固性,归根结底都取决于这一点。为了防止死记硬背,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识记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