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里森彻底搞垮了百年老牌银行——巴林银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90999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8岁的里森彻底搞垮了百年老牌银行——巴林银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8岁的里森彻底搞垮了百年老牌银行——巴林银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8岁的里森彻底搞垮了百年老牌银行——巴林银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8岁的里森彻底搞垮了百年老牌银行——巴林银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8岁的里森彻底搞垮了百年老牌银行——巴林银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8 岁的里森彻底搞垮了百年老牌银行巴林银行1995 年,苦心经营了100 多年的巴林银行破产。这个事件对于英伦三岛的 人们来说是不堪回首。 巴林银行是一家声望极高的老牌银行,其客户基本都是地 位显赫的名门望族, 其中包括英国女王本人。 巴林银行还在亚洲的日本、 中国香 港、新加坡和泰国等地广泛开展投资业务,在英国伦敦的金融界受到市场战略专 家和投资分析师的广泛赞誉。正是这么一家百年老牌银行,竟然被一位年仅28 岁的投资经理彻底搞垮了。 里森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家庭。 他曾经在伦敦郊区的沃特福德上学,毕业后的 在一家银行做支票记账会计工作,工作中的他并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也没有接触 过任何与证券

2、市场相关的业务。两年之后,他入围摩根斯坦利集团,从此改变 了他的一生。 在这家美资银行设在英国的分公司里,里森从事的是所谓后台核算 业务,即对期货和期权交易的核算统计。在此期间, 他感受到了期货交易的日渐 繁荣。后来,他多次申请调到业务部未被批准。又工作了两年,他跳槽到巴林银 行,从事期货交易业务。在这家老牌英资银行,里森很快升职。他曾被派往印度 尼西亚分行工作, 并且成功地为公司挽回了一大笔损失,这让他初次感受到成功 的感觉。 1992 年初,他被派往新加坡分行工作,负责巴林银行在新加坡的期货 交易业务, 并担任业务主管。 巴林银行的这次人事调整, 为巴林银行的最终破产 埋下了不可饶恕的隐患

3、。 里森在新加坡的工作是巴林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当地的期货交易发展 非常迅猛。 里森带领他的团队整日忙得不可开交。但是,新加坡的国际资本交易 市场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里森属下的工作人员也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在交易 过程中,全凭喊价来完成下单交易,难免出现错误。例如,经常出现委托人下达 卖出指令,而代理人却报出了买入定单。 这种失误在世界各国的期货市场上也是 屡见不鲜, 通常的补救方法是在当日交易收盘后,再对这些错误进行修正。 巴林 银行正是在这一交易环节上出现了管理漏洞,之后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银行 为了记录上述交易中产生的错误,每个银行都设立一个错账登记账户,随时记录 实际操作和账

4、面显示之间的误差。借助这个账户, 巴林银行伦敦总部的主管可以 随时监督里森及其团队在新加坡的交易情况。期货和期权交易即便是很小的失误 都会直接反映在资金面上。 然而,在一个错误交易指令下达, 直到该单交易失误 被发现并修正, 中间又要间隔一段时间; 恰恰就是在这段时间里, 期货价格往往 会发生波动,直接会造成银行较大损失。 1992 年 7 月,里森在一次核对账目时,发现了其中一单交易出现错误,估 计损失高达两万英镑。 里森知道,没有哪位上级主管可以对如此重大的失误熟视 无睹。即使这家财大气粗的大银行业务遍及全球,每天的期货交易额高达几百万 英镑,这次损失也会追责里森。 再加上事业心和进取心都

5、很强的里森,非常担心 此事会影响自己今后的仕途。 于是他擅自决定, 伪造交易冲抵这次交易记录。为 了保险起见,他甚至没有追究真正犯错的女业务员的责任,而是由自己大包大揽。 他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掩饰自己在期货交易领域的经验不足,同时也体现了 他从不循规蹈矩的性格。 另外,他也不想让此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任何负面的影 响。里森在这次纰漏事发前几天,伦敦总部要求他开立了第二个错账登记账户。 这一账户根本没有必要,本应及时撤销,然而里森却保留了下来。然后,他虚拟 了一个交易指令, 与前一次的下单错误进行冲抵, 并把这笔交易登记在那个不被2 人知的账户上,暂时解除了燃眉之急。然而,在实际交易行为中,里

6、森虽然完成 了错误的卖出交易,但同时也必须履行为了冲抵交易而虚构的买入合约。这样, 他的实际账面上就出现了两笔交易的呆账,这是由于对冲交易所产生的。 虽然里 森暂时过关了, 但是这笔亏空早晚要弥补上。 只不过他还不清楚什么时候才能填 补这一漏洞。 可是没过多久里森便惴惴不安了。当时期货市场上的日经指数持续 上涨,这也导致他的上次交易的账面亏空不断增加。因为,当初他是在低价的时 候卖出合约, 要是此时重新买入冲抵交易,那么就要承担更大的损失。 过了一段 时日,上级也没有核查里森的违规操作,里森也习以为常了。 从此以后,里森并没有接受教训尽快止损,却因此如同吸食鸦片上瘾, 那就 是把他和属下员工在

7、期货交易中出现的重大失误,都转移到秘密账户上销账。 只 把很小数额的失误记录在公司账目上向伦敦总部汇报。从心理学角度上来看, 里 森这样做可以为自己赢得上级及下属的欣赏。在上级面前, 他的成绩能够得到认 可,同时,他也得到了下属的爱戴,因为他擅长护犊子。然而,里森很快就意识 到,这样的做法迟早会出事。因为,秘密账户上的亏空越来越大,事态发展下去 将很难控制, 他必须赶快摆脱麻烦。 里森为了不丢掉饭碗, 避免葬送自己的大好 前程,他必须有所行动; 他时刻感到上司在注视着他, 每天心乱如麻、 如坐针毡。 此时的里森对期货交易已经非常熟悉了。尽管公司方面有很严格的规定, 但 是走投无路的他决定冒险一

8、搏。 里森在期货交易中, 发现代理人可以卖出远期合 约来回笼资金, 尽管这些合约还没有买到手。他利用了这个时间差, 先是卖出期 权回收资金后, 再买入远期日期指数的期货合约。为了掩人耳目, 对冲交易的转 账进行得比较复杂。 他先是将卖出期权换取的资金打入秘密账户中,然后再迂回 转移到巴林银行下属的一个外部账户,重新流入到新加坡期货交易所里。这样, 他就能够以客户委托的名义在新加坡期货市场上进行期货交易,他最初这样做的 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填补公司账目的亏空,完全没有考虑从中赚取利润。但是在 后来的操作中,他居然能够为银行获取利润。 1993 年夏,日经指数止跌上扬,里森违规操作竟然大获全胜,不仅

9、补上了 所有的亏空,还赚取了上百万的利润。 里森的冒险获得了成功,也增强了他的信心,认为即便是走投无路的关头, 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力挽狂澜。里森从此陷入侥幸心态之中难以自拔。即使里 森在后来东窗事发,在背井离乡,他还淡定地安慰妻子说:“要沉着。一切尽在 我的掌控之中。” 1993 年夏末,里森在期货市场上游刃有余。按他的理论,完全可以摆平账 目上的亏空,之后把秘密账户销毁,从此金盆洗手。然而,此时的他早已得意忘 形,并陶醉在自己的杰作之中。此后,他以此为由,继续进行期货买卖,并从交 易中赚取相应的佣金。 即使交易产生了亏损, 他仍可以继续用秘密账户销账来摆 平麻烦。 里森随后被解聘时, 他仍

10、辩称说, 他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简单行事。在新加 坡分行,里森不仅担任前台交易主管,而且也是后台审核部门的负责人。所以, 大权在握的他根本不会受到其他人的监管,他的一切行为都是随心所欲。期初, 伦敦总部没有派人监督新加坡的分行主管,具体到他究竟是采用什么手段帮助公 司赚钱,就更无从谈起。后来,里森竟然发展到,他可以随便编造一个理由,就 能够从伦敦那里调来巨额资金,用于进行新加坡期货市场的交易。据里森交待, 当时巴林银行的内部管理非常落后。银行奉行的“效益第一”的原则,员工的业 绩只和收入挂钩。 因此,里森的上司关心的是公司效益,至于使用什么手段赚取3 利润,他们并不在意。 1993年底,里森的亏

11、损累计高达2.3 亿英镑;进入 1994年,他的累积亏损 达到 5 亿英镑。此时,里森已经完全失控,但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里森 为了安慰自己, 他用自己过去的成就来麻痹自己,毕竟他在公司最危急的时刻曾 经大显身手, 赚取的利润要高于亏损的数目;有时候,他又对巴林银行的高管非 常气愤,看着他们碌碌无为,却拿着上百万英镑的年薪,气得牙根都咬得疼。 直到事发前, 里森虽然给银行造成的亏损额不断加大,但是他在他的上司眼 里却成了巴林银行的优秀主管。 在巴林银行高管看来, 里森是个工作勤奋业务纯 熟的管理人员,因为每年年底结算时,新加坡分行都能为总部赚取巨额的利润。 当然,这些利润资金的划转都没有

12、暴露出秘密账户的存在,因此里森做假账的伎 俩始终没有被发现。 后来,巴林银行内部也对新加坡分行进行了例行检查,但是 一无所获。里森成功地摆平了那些怀疑他的言论,并在几次检查中巧妙地蒙混过 关。当然,巴林银行的内部管理也是有漏洞的。有一阵子,在里森的要求下,总 部经常给新加坡高达几百万英镑的现金转账,这一行为甚至都引起了英国银行总 行的关注。 面对英国金融监管的质询, 里森都一一化解, 这些都彰显了他成熟老 到。与此同时,里森凭借工作中的成绩,职位扶摇直上,他也过上了极其奢华的 生活,成为了一位成功的银行家。 1994 年中期,里森给银行造成的亏损不断加码。他在绝望之际,疯狂地加 大了搏弈的筹码

13、,然而,市场的走势与他的判断大相径庭。1995 年 1 月,日本 神户发生了地震,波及亚洲股市全面下挫。尽管如此,里森还是执迷不悟,在行 情走低后再次补仓买入,把自己彻底地推入了万丈深渊。 与此同时,里森一再疯狂动用巨额资金,终于引起了巴林银行总部的警觉。 总部再次对新加坡分行进行了彻底调查,并聘请了银行之外的独立审计师审计所 有的年终报表。情急之下,里森大肆伪造交易记录,试图掩盖自己的违规行为。 对于总部的严格审计, 里森黔驴技穷时, 选择了一走了之。 在巴林银行的高管到 达之前,里森携同妻子逃亡到马来西业。 总部最终调查结果是里森的投资损失高 达 6 亿英镑。 里森的疯狂资本运作, 使巴林

14、银行的资金链中断了。 之后巴林银行的业主们 四处筹款无果,迫于巨额债务的追讨之下申请了破产保护。 里森最终在法兰克福被捕,几个月后遣送回新加坡。1995年 12月初,里森 承认了罪行, 新加坡法院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对他执行了宣判: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半。1998 年,里森因患直肠癌,获准保外就医。里森手术后重返监狱。次年, 由于里森表现良好,提前出狱获取了自由。 经营百年的巴林银行, 虽然被年轻的里森彻底搞垮了, 但是随后在其他银行 财团里还能捕捉到它的身影。巴林银行申请破产保护之后,被荷兰ING 银行财 团并购,巴林银行作为ING 集团的投资银行业务分部留存下来,招牌自然也就 变成了“ ING 巴林投资银行”。 百年老牌银行的倒闭,虽然是1995 年国际金融界的爆炸性新闻,尽管时间 已经过去近二十年了, 但巴林银行倒闭事件所折射出的银行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 端,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巴林银行的倒闭看起来像是因为里森的个人的越权行 为所致,实则不然,巴林银行事件反映出现代跨国银行管理和内部控制体制的缺 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