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职工培训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我院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3790090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新职工培训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我院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5新职工培训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我院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5新职工培训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我院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5新职工培训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我院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5新职工培训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我院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新职工培训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我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新职工培训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我院(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 医务处公共卫生科 孙凤英 82169292,报告提纲,我国传染病发展概况 我国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法律规范 我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传染病,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衣原体及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称之为感染性疾病,其中有明显传染性的称之为传染病。,传染病严重威胁大众的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大敌。WHO总干事在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告诫:“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幸免,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对此高枕无忧。”1997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新发现的传染病。这些提示,向

2、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密切观察传染病的新动向,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对策。,重新出现的传染病,指那些已为人们所熟悉且发病率一度降到极低水平,现在发病率又显著上升的传染病。如结核、霍乱、梅毒和淋病等。,新传染病不断出现,近30年,新发现的传染病和病原体达40多种,比如: 2003年我国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2013年我国发生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 2014年发生在西非地区的埃博拉出血 2015年5月以来韩国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截至7月16日韩国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例186人,治愈133人,死亡36人。如果不再出现新增病例,韩政府有望于8月15日宣布韩国MERS疫情

3、结束。,2002-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疫情,2002年11月到2003年6月,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暴发流行。以家庭聚集和医院感染及播散为突出特点,造成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几千人感染,数百人死亡,仅北京的医务人员就有610名感染。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造成巨大损失,举世震惊。,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展历程,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爆发以后,中国政府加强了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全国建立了统一、高效、快速、准确的疫情报告系统。,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相关法律规范,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法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

4、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相关法律规范,规范性文件 卫生部文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0692号 卫生部关于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通知( 2008-05-02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的通知(卫办疾控函2009391号)-对常规工作的一次梳理 卫生部关于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管理的公告(2009年第8号) 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92号)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

5、作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28号,政府确定不同等级传染病的目的,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传染病的发病水平和危害程度,并结合国际上通用的作法,决定哪一种传染病应该列入法定传染病。按照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对不同类别的传染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对法定传染病实施分类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有计划地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更好地提高防控水平和成效。,当前法定传染病报告病种,目前,我国共有39种法定传染病,其中: 甲类 (2种)鼠疫、 霍乱 乙类 (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

6、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丙类 (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其它重点监测传染病,卫生部或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上述病种以外的其它传染病。重点监测传染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

7、、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急性驰缓性麻痹(AFP)。 其它暴发、流行、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可疑新发传染病。,卫生部近几年新纳入法定管理的传染病,2008年5月4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2009年5月1日卫生部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013年11月1日起卫计委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

8、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报告人。 注意: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报告时限要求,甲类传染病:2小时 乙类传染病:24小时 其中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 2小时 丙类传染病:24小时,组织机构职责,总原则: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管理工作,开展督导检查。 疾控机构:-负责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我院传染病管理组织机构,健全组织 是管理的有力支撑-成立了齐鲁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

9、下设办公室为医务处公共卫生科。-各科室有疫情监督员并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我院传染病上报流程,1. IE登陆方法: 在内网IE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服务器IP地址:http:/192.168.1.126/gcdc, 可创建快捷方式放在桌面,点击登录进入系统平台。用户名为医生工号,初始密码为空。,医生上报日志,输入门诊号或住院号,选择报卡类别,点击上报按钮。,住院病人上报入口,登录HIS系统住院医生工作站。 在病人管理中,选择病人,点击医嘱信息,工具栏中的扩,点击传染病报病卡(接口),医生上报日志界面选择报卡类别,点击上报按钮。,门诊病人上报入口,登录HIS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 选择门诊病人,

10、医生在录入诊断时,如果为传染病诊断即可触发上报。,医生上报日志界面选择报卡类别,点击上报按钮,在新打开的页面进行上报(如果页面未打开,弹出窗口被屏蔽,可以单击上报按钮右侧出现的连接打开页面)。,信息填写准确完整 点击保存,资料保存,传染病报告卡由医务处公共卫生科保存备案,至少保存3年。,信息安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使用部门和个人应建立传染病数据使用的登记和审核制度,不得利用传染病数据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不得对外泄露传染病病人的个人隐私信息资料。,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与技术指南,慢性传染病的报告原则 我院医生在做出乙肝、肺结核、艾滋病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如确

11、认该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不再进行报告;如对该病例的报告情况不清楚,无论其他医院是否报告,一律按初诊病例进行报告,该病例是否重复报告由医务处公共卫生科人员负责核查。 乙肝病原携带者,可不进行网络直报。,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与技术指南,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填报。 院内网络报卡出现故障时,须填写纸质报卡,及时报送医务处公共卫生科。,新版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填写,医生上报日志界面,输入门诊号或住院号,选择报卡类别,点击上报按钮。,填写准确完整点击保存,死亡原因填写举例,例1:死亡患者有明确的死因链应按顺序报告 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a) 肺心病 5年(b) 肺气肿 10

12、年(c) 慢性支气管炎 30年 其它疾病诊断 例2:死亡患者没有明确死因链按疾病严重程度或最终导致死亡的疾病报告 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a)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b) (c) 其它疾病诊断 硬皮病,死亡原因填写举例,对意外伤害或中毒的死亡者,要填写造成伤害的外部原因 例1 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a) 颅内损伤 1小时(b) 颅骨骨折 1小时(c) 行人在马路上意外被卡车撞倒(或 高处坠落 ) 1小时 其它疾病诊断例2: 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a)百草枯中毒 24小时(b)自杀 (或误服) 24小时 其它疾病诊断,死亡原因填写举例,例3: 对肿瘤死亡患者应明确报告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形态学情况 直接导致死亡

13、的疾病(a) 肠梗阻伴消化道出血(b) 升结肠肝脾转移癌(c) 胃印戒细胞癌(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 其它疾病诊断 例4: 对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先天异常死亡患者,应优先报告严重的先天异常 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a) 癫癎持续状态(b) 先天性脑发育不良(c) 其它疾病诊断 腭裂,死亡原因的常见填写错误,1、疾病诊断名称不规范 填写疾病的英文名称或者缩写 例:AIDS/ARDS/CHD/DM 由于英文缩写常出现多个病因,无法确定死亡原因。 疾病名用俗称代替儿麻后遗症 正确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银屑病 正确 牛皮癣 疾病名用简称代替慢支、上感、呼衰、肺脑、甲亢、肾衰、心衰、乙肝、酒肝、

14、药肝、再障、急粒、急淋、冠心、风心。正确的书写应为: 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死亡原因的常见填写错误,2. 肿瘤而未明确良性或恶性及原发部位,未特指的先天性心脏病,未特指的先天异常,未特指疾病的孕产妇死亡; 填写为: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a)脑瘤(恶性/良性)3. 是否为传染病而未进一步核实填写为: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a)腹泻或肠炎(传染/非传染),死亡原因的常见填写错误,4、直接死因部分填写的是临死前的表现、症状、某一综合的症状群或非特异性表现: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昏迷、休克、内出血、等,而未进一步追根填写死亡原因; 填写为:(a)呼吸衰竭5、填写“老衰”(或老死)、“病亡”、“猝死”、“暴死”、“来院已死”或“死因不明”等。填写为:(a)猝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