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市高三四调历史试题解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89968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武汉市高三四调历史试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7年武汉市高三四调历史试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武汉市高三四调历史试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武汉市高三四调历史试题解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武汉市高三四月调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4.A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崩溃【解析】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定期向周天子朝觐述职,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诸侯互相朝见”一方面说明诸侯坐大,礼崩乐坏,另一方面说明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因此选A;春秋左传是春秋时期史书,而变法运动主要在战国时期,B错;材料与井田制无关,C错;“远交近攻”与材料主旨不符,所以D错误。25.A 【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解析】本题材料出自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通过与努比亚和印度教的传统进行比较, 反映出秦朝的君主专

2、制逐渐摆脱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浓厚的神权色彩,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选A。按军功授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错误。材料的两幅图片体现了皇权至上和神权至上,故 D错误 . 26.C【考点】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解析】由材料“凡营军器”、“其百工在官者”判断本题讲的是官营手工业。中国古代为考察工匠的勤惰,核查工匠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各代都规定每个工匠要在自己的产品上刻上名字或其他记号,作为监工对其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的依据,同时可对产品进行质量跟踪,工师可对工匠产品质量反馈,确定其生产技术或质量。“物勒工名”是官营手工业的常用管理方式,用于监督和跟踪产品的质量, 故选 C。A和 B 讲的是民营手工

3、业与材料不符合。D选项与“物勒工名”的目的不符。27.C 【考点】近代思想观念变化【解析】夷夏之防的理论是民族矛盾的产物,自西周形成以来主要是指华夏族与周边“异族”的矛盾,而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特指满汉矛盾。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逐渐激化,传统的夷夏之防理论逐渐由防周边“异族”转变为防外族入侵,故选C。中国近代,中外民族矛盾虽然逐渐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但是阶级矛盾依然存在,甚至某些时期主导历史的发展。事实上,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一度激化的中外民族矛盾逐渐缓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则迅速激化,所以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打击的目标是清政府,故 A错误。鸦片战争虽然惊醒了部分封

4、建士大夫,但对国人天朝上国观念(同时表现为夷夏秩序和宗藩体制)的影响甚微,该观念的开始改变一般认为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B 错误;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并未被时代淘汰,故D错。28.D 【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解析】材料来自李育民的戊戌时期维新派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梁启超主要批判洋人利用不平等条约进行经济侵略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选 D。材料认为政府是不重视工业并非限制民间办厂,同时跟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不符,故C错误。 A和 B与材料整体意思不符。29.D 【考点】抗日战争【解析】材料来自战争集权民主- 浅议抗战时期民主进程中的几个问题,作为第三党的行动委员会认为在抗日

5、战争特殊时期必须强化政府权力,同时又反对压制人民权力;人民有义务挽救民族危亡(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政府也有责任保障人民的权力,所以材料体现了救亡图存与民主政治互相促进,故选D。近代史上国民党并未明确开放党禁,故A不能选;民众的民主意识开始觉醒是在五四运动时期,故B不符合; C与材料无关。30.C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三反”运动【解析】材料出自1951 年 12 月 8 日中共中央关于“三反”斗争必须大张旗鼓进行的指示,“三反”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共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主要针对党政机关内部的腐败现象,其目的为了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所以材料视作“镇压反

6、革命”,以阶级斗争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选C;中共七大强调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以及建立联合政府与材料不符,A不选。31.B 【考点】文革结束后徘徊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解析】徘徊时期是指从“文革”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两年时间,该阶段一方面结束了“文革”的混乱局面,另一方面“左”倾思想依然存在,束缚社会发展。安徽省省委六条明显就带有这一时期的特点,既在坚持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又开始尝试突破,故选B。A和 C都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公社强调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不选D。32.B 【考点】 罗马法【解析】 论告示的内容与现代刑侦法中的回避原则是一致的,体现的正是法律的公平和公正

7、。33.C【考点】法国议会制共和制【解析】本题属最佳选择题,戴高乐主要解释了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的关系,参议院起监督作用,这正是启蒙思想宣扬的民主与理性,四个选项表述虽然都符合史实,但只有C选项紧扣戴高乐的解释。34.A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本题以苏俄的住房政策为切入点。十月革命后,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影响,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将住房公有化并集中管理,力求迅速解决劳苦大众由来已久的住房困难问题,于是就有了住房市有化政策和“紧凑使用住宅”原则。材料“统一分配”、“人均8 平方米”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本特点,故选A。B是新经济政策的结果;D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C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8、的背景。35.C 【考点】冷战【解析】本题主要借助二战后西方国家对德政策的调整来考查冷战,材料源自卡尔哈达赫二十世纪德国经济史,姚春梅在探析战后两德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原因中做了解释:原本盟国在战后对德国进行了比较严厉的处置,“非工业化”是其中的一个内容,但随着美苏冷战开始,西方国家需要一个强大的西德作为盟友,他们意识到“人为的遏制德国的工业将非常有害于欧洲复兴计划。”因此1947 年 8 月美英两国制定了“修正的工业计划”,“允许两国占领区的工业能力达到1938 年的 70%-75% ”。选 C。40. 【思路解析】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和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市场的形成为

9、切入点,分析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发展的进程和影响,从而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和学科思维。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通过比较,可以从贸易范围、贸易内容和贸易方式三个方面入手;第二小问,贸易是一种商业行为,其核心是交换,所以分析其影响可以从收入的增减、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否、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二不难发现,尽管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但此时的世界市场只是雏形,仍然呈现多中心的状态。而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也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是故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真正形成。第二小问从材料和所

10、学知识出发,说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增强的原因(政治、经济、思想等)和联系加强的表现(人口流动、殖民扩张等)即可。【参考答案】(1)特点:贸易范围以中国为中心,涉及亚洲、欧洲、美洲等;贸易物品以中国特产为主;贸易方式以和平的商品竞争为主。(6 分,任答两点即可)影响:促进了晚明江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密切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4 分,答到“推动了白银货币化”同等给分)(2)变化:由多个中心的区域市场到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3 分)因素:民主政治和国家政策的推动;工业革命的推动;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人口的全球性流动;殖民扩张。(12 分,任意四点即可)41. 【思路解析】

11、本题以“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作为开放性试题,本题学生可以依据材料提到的三个特点,从文字、伦理或考试任意一角度,提取其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概括论题;也可以综合两个或者三个特点,在宏观上,从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概括论题。可以论述传统文化对国家治理的作用,也可以论述国家治理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参考答案】评分建议:论题3 分+阐述 8 分+逻辑 1 分。答案示例:示例一:论题:中国传统文化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对儒学的批判继承,推动了国家治理的发展。阐述: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以“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12、为主的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和文化主流,以思想上的统一适应了政治大一统的需要,推动了汉朝社会的发展。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兴盛,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儒学复兴运动。宋代朱熹等人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使儒学走向体系化、世俗化。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中国,面对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康有为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经济学说相结合,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发展,对中国的思想解放、民主政治运动的发展以及救亡图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结:历代学者对

13、儒学的继承与突破,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国家社会的发展,使国家治理走向有序和完善。示例二:论题:国家治理中对传统文化的借助,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阐述:秦朝统一文字,维护了政治大一统,推动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影响深远。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以儒家学说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以儒家经典为国家教科书,兴办太学。汉武帝以思想上的统一适应了政治大一统的需要,推动了汉朝社会的发展。隋文帝开创科举制度,以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唐朝沿用这一制度,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

14、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唐诗的发展。总结:在国家治理中,借助文字、儒家思想、科举制度等传统文化,有利于文明的传承和社会的发展。44. 【思路解析】本题以清末币制改革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概括特点,其实就是在材料中获取与过去货币制度的不同之处,所以具体表现为:从双重本位到银本位,从币制的混乱到规范统一,从各省铸币到中央政府主导,受西方影响等。第(2)问,分析币制改革的影响依然应该紧扣其特点,观察对货币制度的近代化、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等的作用。【参考答案】(1)受西方货币制度的影响;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实行银本位制;规范、统一。(

15、6 分,任答三点即可)(2)有利于改变晚清币制的混乱局面;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货币本位制度的近代转型。45. 【思路解析】本题以二战全面爆发前欧洲的复杂外交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 1)问,根据材料,不难获取英法与苏联进行谈判的原因是来自三个方面:法西斯德国、英法自身和苏联。第( 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可知英法苏的谈判的目的是为了构筑欧洲集体安全体系,防范法西斯德国的侵略,但谈判没有成功,意味着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设想落空;第二小问的分析影响,可以先单独从英法、德国、苏联还有利益被忽视的弱小国家四个方

16、面分析,最后站在二战全面爆发的角度总结即可。【参考答案】(1)法西斯的威胁;英法外交政策的调整;苏联的努力。(6 分)( 2)结果: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设想落空。(3 分)影响:绥靖政策破产;严重损害了中小国家的利益;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6 分,任意三点即可)46. 【思路解析】本题以“清末怪杰”辜鸿铭的部分言论为切入点,通过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东西文化之争,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可以概括出辜鸿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和对西方文明的理性态度。第(2)问,评价历史事物应该首先结合当时的背景指出该事物的性质、特征和历史地位,然后以唯物史观的原则说明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参考答案】(1)维护孔孟儒学、反对文学革命;(任意一点 3 分)肯定现代西方文明。(3 分)( 2)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2 分)辜鸿铭反对早期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明绝对的否定与肯定的做法,(2 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理性的吸收西方文明,(2 分)但为一些封建糟粕和陋习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