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78765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复习寡人之于国也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数罟不入洿池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3.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曹刿请见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可以一战,战则请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

2、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东蒙王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5.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作连词的一项是( ),用作介词而又处于相同句式当中的两项是( )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王好战,请以战喻 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F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G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6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秩序;敬爱兄长) D谷不可胜食(泛指粮食)7. 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 寡人之于国也 则移其民

3、于河东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A.相同 B. 相同 C. 相同 D. 各不相同 8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 ) 是亦走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王道之始也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未之有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 B C D9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填然鼓之 B树之以桑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 10、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二、一词多义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2数口之家,可以无

4、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3.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穷兵黩

5、武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草木皆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三、词类活用 (1)然而不王者 (2)树之以桑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填然鼓之 (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6)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1)斧斤以时进山林 (2)申之以孝悌之义 (3)未之有也(4)非我也,岁也 (5)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劝学检测练习一、 选择题31、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

6、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2、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D.假的(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A.在那里 B.什么 C.助词 D.代词“之”(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 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 3、 “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 句后的括号里。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 e.连词,表顺

7、承关系。f. 连词,表修饰关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吾尝终日而思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蟹六跪而二螯( )4、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子亦有不利焉C.朝济而夕没版焉 D.将焉取之5、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青,取之于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冰,水为之 君将哀而生之乎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A. B. C. D.6、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8、之强B.何陋之有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取之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寒于水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A. 相同,不同。B. 不同,相同。C. 不同,不同。D. 相同,相同。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斗折蛇行4B.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二、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意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4)蚓无爪牙之利 三、一词多义,

9、1. 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以为妙绝 佛印绝类弥勒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2. 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3.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4.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先达德隆望尊 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5.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博闻强志 初闻涕泪满衣裳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10、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以勇气闻于诸侯 扫后更闻香 过秦论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音、义都正确的一组是( )A.蒙故业(mng 承接)膏腴之地(go y 肥沃)5B.履至尊(l 实行)振长策(c 马鞭子)C.瓮牖绳枢(yu 窗户) 鞭笞天下(ch 打)D.制其弊(b 疲惫) 逡巡(jnxn 徘徊)2、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两项是() ()A.赢粮而景从。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C.振长策而御宇内。D余威震于殊俗。E.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3、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B北收要害之郡。C.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D.行军

11、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4、对下列加线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因遗策:沿袭 B、揭杆为旗:打开。C、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 D、不爱珍器重宝:吝惜。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与例句中的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外连衡而斗诸侯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二、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的意义。1、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 蒙故业,因遗策(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2、延:秦人开关延敌( )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3、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

12、人( )4、致:以致天下之士(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5、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三、词类活用(指出活用字的类型和意义)(1)崤函之固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4)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6)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7)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8)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9)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10)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1)履至尊而制六合 (12)外连横而斗诸侯 (13)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14)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6(15)吞二周而亡诸侯 (16)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17)序八州而朝同列 四、指出下列句子类型(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4)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7)陈利兵而谁何。(8)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五、一词多义 (1) 制 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2)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