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 第18章 肠疾病病人护理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3779800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学  第18章 肠疾病病人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外科护理学  第18章 肠疾病病人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外科护理学  第18章 肠疾病病人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外科护理学  第18章 肠疾病病人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外科护理学  第18章 肠疾病病人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学 第18章 肠疾病病人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学 第18章 肠疾病病人护理(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科护理学,第18章 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 刘雪萍,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第1节,【学习目标】,1.叙述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评估。 2.说出急性阑尾炎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3.简述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目标。 4.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对急性阑尾炎病人实施护理,并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1、急性阑尾炎是阑尾腔内和阑尾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2、病理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阑尾周围脓肿,【概述】,3、治疗 (1)手术治疗 (2)非手术治疗,【护理评估】

2、,1.健康史 (1)阑尾腔梗阻 ;(2)细菌入侵 。 2.身心状况 (1)躯体表现 1)腹痛 起于脐周或上腹部,呈阵发性,经数小时或十几小时后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呈持续性。,【护理评估】,若阑尾解剖位置变异,则腹痛部位有相应的改变(图18-1),【护理评估】,2)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 3)全身症状 :一般反应较轻微,低热,体温在38以下。 4)腹部体征 :右下腹有一固定而明显的压痛点,是阑尾炎的重要体征。,【护理评估】,压痛部位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McBurney)点(图18-2)。,【护理评估】,(2)特殊类型阑尾炎 1)小儿急性阑尾炎 2)

3、老年急性阑尾炎 3)妊娠急性阑尾炎,【护理评估】,(3)术后并发症 腹腔内出血 、切口感染 、腹腔脓肿 、粘连性肠梗阻 等。 (4)心理状态 3.辅助检查,【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1.疼痛 与阑尾炎症、手术创伤有关。 2.体温过高 与阑尾炎症有关。 3.术后潜在并发症:内出血,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护理目标】,1.病人能够自述疼痛减轻或缓解,舒适感增加。 2.病人体温能够逐渐下降,直至恢复正常。 3.护士能够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并与医师共同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护理及手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体位 :半卧位 (

4、3)饮食和输液 :禁食或流质饮食,并做好静脉输液的护理。 (4)抗感染,【护理措施】,(5)严密观察病情 :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及血白细胞计数的变化。 (6)对症护理 :观察期间遵医嘱慎用或禁用止痛剂;禁用泻药及灌肠 。 (7)术前准备,【护理措施】,2. 手术后护理 (1)体位 :病人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 (2)早期活动 (3)饮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可给流质饮食,但忌牛奶或豆浆,以免腹胀 。 (4)病情观察,【护理措施】,(5)抗感染 :1周内忌灌肠和泻剂 (6)术后并发症护理 1)内出血 :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故手术后当天应严密观察脉搏、

5、血压。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并做好手术止血的准备。 2)切口感染 :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于术后35天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理疗等 。,【护理措施】,3)腹腔感染或脓肿 :常发生于术后57天,表现为体温升高或下降后又上升,并有腹胀、腹部包块、腹膜刺激征及直肠膀胱刺激症状等,应及时和医师取得联系进行处理。 4)粘连性肠梗阻 常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详见本章第二节。,【护理措施】,3.健康指导 (1)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的病人,应向其解释禁食的目的和重要性,教会病人自我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的方法。 (2)经手术治疗的病人,指导病人术后饮食的种类及量,鼓励病人循序渐进进行,避免暴饮暴食;向病人介绍术后

6、早期离床活动的意义,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出院后注意适当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或过量活动。 (3)如果出现腹痛、腹胀、高热、伤口红肿热痛等不适,应及时就诊。,【护理评价】,1.病人是否自述疼痛减轻或缓解,舒适感增加。 2.病人是否体温逐渐下降,直至恢复正常。 3.护士是否能够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并与医师共同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小结】,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征,治疗以手术为主。护理急性阑尾炎病人,术前应做好急症手术准备,术后鼓励早期活动,应严密观察内出血、腹腔脓肿等术后并发症。,肠梗

7、阻病人的护理,第2节,【学习目标 】,1.叙述肠梗阻病人的护理评估。 2.说出肠梗阻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3.简述肠梗阻病人的护理目标。 4.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对肠梗阻病人实施护理,并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概述】,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运行、通过发生障碍。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病理生理 】,肠管局部变化 体液丧失 感染和中毒 休克和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治疗 】,1、非手术治疗 胃肠减压(最重要措施)、禁食、禁水、静脉补液、抗感染、低压灌肠等 。 2、手术治疗,【护理评估 】,1.健康史 病因与分类 (1)按发生原因分 1)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指机械性因素引起肠腔狭小或不通。

8、,【护理评估 】,粘连性肠梗阻(图18-3),【护理评估 】,肠蛔虫堵塞(图18-4),【护理评估 】,肠扭转(图18-5),【护理评估 】,肠套叠(图18-6),【护理评估 】,2)动力性肠梗阻 是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以致肠壁肌运动紊乱,但无器质性肠腔狭小;又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 。,【护理评估 】,3)血运性肠梗阻 是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缺血、坏死而发生肠麻痹 。,【护理评估 】,(2)按血运障碍分 1)单纯性肠梗阻 2)绞窄性肠梗阻,【护理评估 】,(3)按梗阻部位分 1)高位小肠(空肠上段)梗阻 2)低位小肠(回肠末段)梗阻 3)结肠梗阻,【护理评估 】,(4)按梗

9、阻程度分 1)完全性肠梗阻 2)不完全性肠梗阻 (5)按发病急缓分 1)急性肠梗阻 2)慢性肠梗阻,【护理评估 】,2.身心状况 (1)躯体表现 1)症状 腹痛 :单纯性肠梗阻为阵发性绞痛 ,绞窄性肠梗阻 为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重。,【护理评估】,呕吐 :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内容物为食物或胃液 。,【护理评估】,呕吐 :绞窄性肠梗阻呕吐物为棕褐色血性液体。麻痹性肠梗阻呕吐呈溢出性。 腹胀 :高位梗阻腹胀轻,低位梗阻腹胀明显。绞窄性肠梗阻为不对称的局限性腹胀。麻痹性肠梗阻为显著的均匀腹胀。,【护理评估】,肛门排气排便停止 :完全性肠梗阻时,病人常无自肛门排气及排便 ,不完全性肠梗阻可有多次少量排气

10、、排便 。某些绞窄性肠梗阻,如肠套叠可排出血性粘液便,【护理评估】,常见肠梗阻的临床特点粘连性肠梗阻 肠套叠 :小儿肠套叠成人肠套叠 肠扭转 :小肠扭转 乙状结肠扭转 肠堵塞,【护理评估】,2)腹部体征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2)心理状态 3.辅助检查,【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1.疼痛 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障碍引起肠蠕动增加有关。 2.体液不足 与呕吐、腹腔及肠腔积液、胃肠减压等有关。 3.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肠梗阻腹胀使膈肌上升及腹痛等有关。 4.潜在并发症 肠坏死、腹腔感染、休克等。,【护理目标 】,1.病人主诉疼痛减轻或缓解,舒适感增加。 2.病人液体量保持平衡。 3.病

11、人呼吸平稳,血气分析值在正常范围内。 4.护士能及时观察到病人病情变化,发现并发症症状并能及时通知医师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护理及手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体位 :生命体征平稳者采取半卧位 (3)饮食和输液:一般禁食补液,待病情好转,若梗阻缓解,肠功能恢复,可试进少量流食,但忌甜食和牛奶。,【护理措施 】,(4)抗感染 (5)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腹痛、腹胀、呕吐及腹部体征情况 。若出现下列表现,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护理措施 】,病情进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的治疗后改善不显著。 腹痛发作急骤,开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

12、有持续性疼痛,肠鸣音可不亢进。 呕吐出现早、剧烈而频繁。 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腹胀不对称。,【护理措施 】,呕吐物、胃肠减压吸出物、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腹膜刺激征明显,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而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者。 腹部X线检查可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袢,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或有假肿瘤样阴影,或肠间隙增宽。,【护理措施 】,(6)胃肠减压的护理 (7)对症护理 1)腹痛的护理:无肠绞窄或肠麻痹 ,遵医嘱用阿托品类解痉药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使腹痛得以缓解。但禁用吗啡类止痛药物, 2)呕吐的护理 :呕吐时

13、应将头转向一侧或坐起,观察并记录呕吐物的颜色、性状、量及呕吐的时间、次数等 。,【护理措施 】,(8)术前准备 2.手术后护理 (1)体位与活动 (2)饮食,【护理措施 】,(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伤口敷料及引流液情况,了解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以便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4)引流管护理 (5)防治感染,【护理措施 】,3.健康指导 (1)进食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忌暴饮暴食。 (2)避免腹部受凉和饭后剧烈活动、劳动,防止发生肠扭转。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避免进食不洁饮食,减少肠道寄生虫病。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老年及肠功能不全有便秘者,应及时给予缓

14、泻剂,必要时遵医嘱灌肠,以协助其排便。 (5)出院后如出现腹痛、腹胀、呕吐、伤口红肿热痛等不适及时就诊。,【护理评价 】,1.病人是否主诉疼痛减轻或缓解,舒适感增加。 2.病人的液体量是否保持平衡。 3.病人呼吸是否平稳,血气分析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4.护士能否及时观察到病人病情变化,发现并发症症状并能及时通知医师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小结】,肠梗阻的共同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它不但导致肠管功能与局部解剖及病理上的改变,同时也引起病人心理和全身性生理方面的紊乱,病情严重者如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仍相当高,应予高度重视。,大肠癌病人的护理,第3节,【学习目标】,1.叙述大肠癌

15、病人的护理评估。 2.说出大肠癌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3.简述大肠癌病人的护理目标。 4.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大肠癌病人实施护理,并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 5.护理中表现出关心、爱护、尊重病人,为其提供生活方便和心理支持。,【概述】,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以直肠癌最多见,其次为乙状结肠癌,其他部位少见。直肠癌中以低位直肠癌多见,约占直肠癌的2/3。,【概述】,病理分类: 肿块型 溃疡型 多见 浸润型,【概述】,治疗 : 手术治疗 结肠癌根治术 直肠癌的根治术 a、经腹直肠癌根治术(Dixon手术,保留肛门根治术)(图18-7),【概述】,(图1

16、8-7),【概述】,b、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不保留肛门的根治术)(图18-8),【护理评估 】,1.健康史 注意评估病人过去有无相关的癌前期病变史;了解病人饮食习惯是否与癌的发生有关等。,【护理评估 】,2.身心状况 (1)躯体表现 1)结肠癌 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最早出现。 腹痛 腹部肿块 肠梗阻 全身表现,【护理评估 】,2)直肠癌 直肠刺激症状 粘液血便 肠腔狭窄症状 晚期症状,【护理评估 】,(2)心理状态 3.辅助检查 (1)直肠指检 是诊断直肠癌最简便而又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2)大便隐血检查 是普查或对高危人群进行初筛的手段。有助于发现早期癌。 (3)内镜检查 是确诊大肠癌最有效、可靠的方法。 (4)影像学检查,【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1.焦虑、恐惧或预感性悲哀 与担心或害怕癌症、手术、化疗、结肠造口等影响生活、工作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恶性肿瘤高代谢率、围手术期营养摄入量不能满足机体所需有关。 3.潜在并发症 出血、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等。 4.自我形象紊乱 与腹部结肠造口改变排便方式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