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3779056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巧用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巧用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巧用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巧用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巧用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用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 (景物描写 语言描写),学习目标,1、掌握描写的方法及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学会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写好文章。,作文的开头,景物描写式开头,说到景物描写,大家马上会想到的是借景抒情,景和情确实是密不可分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用一段景物描写开头,实际上是另一种抒情式的开头,不过比起直接抒情的开头要委婉,它还有一个渲染气氛的作用,也是间接地给全文定下一个基调。,范例一,寻觅:夕阳西下,天边染起了七色的云霞,田野里长满了绿色的小草,沟畔上开满了黄色的小花,我顺埂而下,寻觅童年时在田野里的精灵。,范例二,静静的夜晚:太阳依依不舍地落下去了,刚刚睡醒的月亮又慢慢地爬上了天空,开始了它

2、的旅行。月光是那样美丽、皎洁,好像给大地妈妈披上了一层银纱,很软,很软。,范例三,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际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依栏凭眺的我总禁不住思绪满怀,我追问天际的月亮:寂寞是什么?(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主体部分,比较下列各项a、b两组句子,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a、风真大。 b、突然,一阵狂风刮起,飞沙走石,尘土飞扬。树干“呜呜”的响,电线“呜呜”的叫,可怜的小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有的还被拦腰折断了。墙角的垃圾、纸屑被风卷到空中,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摇摇、上下翻飞。整个天空就像长时间没有换水的鱼缸被搅动了一番,杂物飘忽不定,一片浑浊 。,比较下列各

3、项a、b两组句子,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a、油菜花开了,阳光下,真美。 b、初春明丽的阳光洒在身上,我们散步在一垄一垄的油菜花边,一眼望去,就如同画家刻意将浓浓的颜色泼洒在田园里,朵朵黄花巧着翠茎,那么奔放、热烈地盛开着,那么不顾一切、旁若无人地盛开着当微风吹过,花朵轻摇,田野里一望无际的金色花海便仿若一层层的波浪,高低起伏,百里飘香。,比较下列各项a、b两组句子,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a、考得很差,我十分伤心。 b、 这个雨季,我名落孙山,老天爷陪我一同哭泣我像是被人狠狠地打了一拳,立刻呆在空气里,凝望着他远去,内心如针刺一般,胸口一阵剧痛。这种痛像是从生命深处伸出来,又像是从无尽的

4、黑暗里伸出来,一把卡住我的脖子,张皇,失望,茫然“咯噔”、“咯噔”,老师脚步声闪闪烁烁的消失了。那清脆而刺耳的脚步,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你怎么搞的?”反复的审问自己,留下的却是那可怕的余音。试卷零丁地飘落到地下,静静的,悄悄的。目光无法逃窜,最后定格在那张被蹂躏的纸上。突然,一个惊雷震惊了天地,刹那间,脸上布满豆大的水滴,是雨?是泪?还是那哭泣的青春。,比较下列各项a、b两组句子,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a、母亲对我很好,她什么都愿意为我做,她每天都会将我送到上学的路口。我发现,母亲其实已经不年轻了,我很感动。 b、早晨,母亲替我拎着书包,送我到楼下。书包交给我时,她似乎想起什么,叮嘱

5、我等在原地,转身跑着上楼,一步一步,她散乱的头发飘了起来,有些枯黄,她矮小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枯黄?小时候我最爱抚摸母亲的秀发,那么黑,那么亮,怎么忽然变得枯黄了?只是一夜之间的变化?还是我已许久不曾用心看一眼母亲的头发,忘了关心不再年轻的母亲?她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手中拿着一个保温瓶里面盛着冲好的牛奶。“瞧我,竟忘了,多喝点儿,对身体有好处。”妈妈伸手理了理我的头发。我不禁泪光潸然,“嗯,妈,对不起,我这么大了还要你帮我冲牛奶。”“说什么呀,孩子,我是你妈妈,我十分乐意。”妈妈轻轻点点我的头,“上学去吧,路上小心。”走不多远,回过头,习惯地望望我家阳台,看见母亲一如往常目送着我。她向我挥了

6、挥手,我也向她挥了挥手。她微微笑着,如一朵历经风霜的菊灿烂地开放在我的心里。,思考:怎样把文章描写得具体生动?,把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形象的描绘或叙述。 抓住特征举些例子,把握角度,妙用修辞细描绘。 设置情境,分解过程,捕捉细节,描写言、行、心、貌、神等。,特别关注:分解过程,描写细节。,我鼓起了勇气,站在起跑线上,眼睛紧紧盯着踏板,深深地吸了口气,定了定神,攥紧拳头,像离弦的箭冲向前方,右脚猛地一蹬踏板,双脚并拢一跃,身子腾空而起,像青蛙跳水一样落在沙坑里。我回头一看,我及格了!哗一阵掌声响起来,同学们为我的成功而祝贺。,特别关注:分解过程,描写细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

7、的母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眼神儿疲竭的我熟悉的一双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龟(jun)裂的手指点着.。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吃,供他穿 ,供他上学,还供他看闲书啊!”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那么瘦小,竟快是一个老女人了!那时刻我努

8、力要回忆一个年轻母亲的形象,竟回忆不起母亲她何时年轻过。(陈建功在山岗上的母亲),其实这种写法类似于电影中的“慢镜头”,我们把这个过程分成一些小动作,按一二三时间先后写下来,使这个行为过程完整地展示于读者面前,我们的文章自然就具体生动了。,小结,作文的结尾,景物描写式结尾,这种结尾方式能对主题进行烘托突出的作用。,范例一,渔歌远了,小船远了。听不见,也看不见。只留下一片碧蓝碧蓝的大海。大海上滚动着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卖蟹),范例二,此刻,一缕阳光从外面射进病房,我感到自己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呵,成长的路上,虽然风云莫测,但是阳光毕竟很好!我想。在阳光下成长,小结,开头:景物描写式开

9、头(渲染气氛 奠定基调) 主体:举例(具体形象)修辞分解过程,捕捉细节(描写言、行、心、貌、神等) 结尾:景物描写式结尾(烘托突出主题),FAN WEN XIN SHANG,母与子,素粥一碗,母与子,冬日午后,无风,太阳暖暖地照着。 吃过午饭,母亲没有像往常一样,躺到床上眯一会儿,她看到阳光很好,就搬了个小板凳,到院子里晒太阳。,母与子,院子里很静。几只母鸡在墙根下觅食,偶尔向母亲这边张望,大黄狗从外边颠颠地回来了,在母亲的脚边卧下,尾巴摇几下,算是向母亲问了好。 院门半掩着,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门口,看到有熟人经过,总是大声地打招呼。有的人微笑着向母亲问好,然后匆匆而过;有的人走进院子里,和母

10、亲拉几句家常,母亲要起身拿瓜子给他们吃,他们按住母亲,不让她起身,然后也匆匆地走了。,母与子,阳光像水一样,在院子里流淌,母亲很惬意,眼睛微微闭上,像是在半睡半醒之间。 儿子从堂屋里出来了,在母亲身边蹲下,抽起了旱烟袋。母亲仿佛没有觉察,仍然双目微闭,似一尊佛。一袋烟抽完了,有一阵微风吹过,吹起了儿子和母亲的衣襟。儿子站起身,想了想,推醒了母亲。母亲睁开眼,有些吃惊地望了望儿子。,母与子,“娘,院子里有风,您别受凉了。快回屋吧,躺到床上眯一会儿。”儿子对母亲说。 “你说什么?声音总这么小,我怎么能听清楚、”母亲看了一眼儿子,小声地抱怨着。 儿子无奈,只好俯下身来,嘴巴冲着母亲的耳朵,又大声地说

11、了一遍。,母与子,“你说话这么大声干什么?我耳朵又不聋!”母亲好像生气了,板起脸来,认真地训斥起了儿子。 儿子一脸无辜的表情,连忙辩解道:“说话声音小了,您听不见。声音大了,您又说我是成心的。我的天,娘,您可真难伺候。”,母与子,母亲没有听清儿子在说什么,只是看见他的嘴在动,好像已经猜出了儿子的抱怨。 母亲真的生气了,她冲着儿子嚷:“叫你不要抽烟,你偏不听话。我在院子里晒太阳,你又来烦我,你就不能让我清静清静?”一边说,一边随手拿起身边的竹杖,狠狠地打在儿子的屁股上。儿子挨了揍,见母亲真的发了怒,一下子跳了起来,慌慌张张地跑掉了。,母与子,小院里一片宁静,母亲又闭上了双眼,惬意地继续晒太阳,似

12、一尊佛。 那一年,母亲98岁,儿子80岁。,母与子(素粥一碗),冬日午后,无风,太阳暖暖地照着。 吃过午饭,母亲没有像往常一样,躺到床上眯一会儿,她看到阳光很好,就搬了个小板凳,到院子里晒太阳。 院子里很静。几只母鸡在墙根下觅食,偶尔向母亲这边张望,大黄狗从外边颠颠地回来了,在母亲的脚边卧下,尾巴摇几下,算是向母亲问了好。 院门半掩着,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门口,看到有熟人经过,总是大声地打招呼。有的人微笑着向母亲问好,然后匆匆而过;有的人走进院子里,和母亲拉几句家常,母亲要起身拿瓜子给他们吃,他们按住母亲,不让她起身,然后也匆匆地走了。 阳光像水一样,在院子里流淌,母亲很惬意,眼睛微微闭上,像是

13、在半睡半醒之间。 儿子从堂屋里出来了,在母亲身边蹲下,抽起了旱烟袋。母亲仿佛没有觉察,仍然双目微闭,似一尊佛。一袋烟抽完了,有一阵微风吹过,吹起了儿子和母亲的衣襟。儿子站起身,想了想,推醒了母亲。母亲睁开眼,有些吃惊地望了望儿子。 “娘,院子里有风,您别受凉了。快回屋吧,躺到床上眯一会儿。”儿子对母亲说。 “你说什么?声音总这么小,我怎么能听清楚、”母亲看了一眼儿子,小声地抱怨着。 儿子无奈,只好俯下身来,嘴巴冲着母亲的耳朵,又大声地说了一遍。 “你说话这么大声干什么?我耳朵又不聋!”母亲好像生气了,板起脸来,认真地训斥起了儿子。 儿子一脸无辜的表情,连忙辩解道:“说话声音小了,您听不见。声音大了,您又说我是成心的。我的天,娘,您可真难伺候。” 母亲没有听清儿子在说什么,只是看见他的嘴在动,好像已经猜出了儿子的抱怨。 母亲真的生气了,她冲着儿子嚷:“叫你不要抽烟,你偏不听话。我在院子里晒太阳,你又来烦我,你就不能让我清静清静?”一边说,一边随手拿起身边的竹杖,狠狠地打在儿子的屁股上。儿子挨了揍,见母亲真的发了怒,一下子跳了起来,慌慌张张地跑掉了。 小院里一片宁静,母亲又闭上了双眼,惬意地继续晒太阳,似一尊佛。 那一年,母亲98岁,儿子80岁。,学以致用,请以“爬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