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通用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3777363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8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通用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煤矿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通用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煤矿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通用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煤矿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通用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煤矿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通用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通用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通用版(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井下避灾的行动原则,一、及时报告灾害 1、准确判断事故性质、地点、程度 2、事故破击的区域发出警报 3、汇报异常情况听、看 4、如实汇报事故 5、不得自行处理灾变,二、积极抢救,1、利用现场的一切条件全力抢救 2、保持统一指挥 3、严禁冒险蛮干,三、安全撤离,1、沉着冷静 2、认真组织 3、团结互助 4、选择正确的路线 5、加强安全保护 6、注意次生灾害,四、妥善避灾,1、设置明显标示 2、保持冷静 3、室内就留一盏矿灯 4、发出呼救信号 5、团结互助 6、时刻注意其他灾害,五、井下避灾自救的原则,1、灭。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减少伤害和损

2、失。 2、护,及时进行个人安全防护。,五、井下避灾自救的原则,3、撤。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立即按照避灾路线撤退。 4、躲。如短时间内无法撤离灾区时,先到安全地点暂时躲避。 5、报。立即向现场领导或调度汇报详细情况。,六、互救的原则,1、伤情判断的三大体征(心跳、呼吸、瞳孔)正常人心跳每分钟6080次,严重创伤、大出血时,心跳增快。正常人呼吸每分钟1618次,垂危伤员呼吸变快变浅或不规则。 正常人瞳孔等大等圆遇到光线能迅速变大变小。这种现象叫做对光的反射作用。,六、互救的原则,2、根据伤情可将伤员分为三类:(1)危重伤员 (2)重伤员 (3)轻伤员 3、判断伤员是否有抢救价值的标准:(1)瞳孔

3、放大,对光没有反射作用。(2)心脏停止跳动。(3)血液停止循环。(4)肢体僵硬背部出现赤褐色斑点。,六、互救的原则,4、抢救伤员的“三先三后原则”(互救的原则) 1)对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人员,要先复苏后搬运。2)对出血的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的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六、互救的原则,小常识:井下事故中,有的伤员虽然心跳和呼吸停止了,但没有真正的死亡,抢救的越早复活的几率就越高。在2分钟以内进行抢救的成功率70%,4分钟以内的成功率43%,6min以内为10%,10min以外成功率更小。,七、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避灾自救,1、位于事故地点上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离开灾区。 2、

4、发生事故或在撤退过程中要用衣物等盖住身体,尽可能屏住呼吸,防止吸入大量高温有害气体。,七、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避灾自救,3、撤离中最好由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 4、避灾中,人人都要守纪律,听指挥。 5、爆炸事故发生后及避灾自救过程中,要利用一切机会设法向矿调度定汇报并尽量与地面保持联系。,八、井下水灾事故的避灾自救,A、井下一旦发生透水事故,其避灾方法如下: 1、井下人员发现透水事故,应立即报告矿调度,并以最快的方式能通过附近地区的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避灾路线撤出。 2、撤退时应往高处走,沿上山方向进入上一水平,然后出井。,八、井下水灾事故的避灾自救,3、若出路已被水隔断,要迅速寻找井下位置最高,离

5、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方躲避,同时设法发出呼救信号。,八、井下水灾事故的避灾自救,4、一般不能进入透水地点附近的独头巷道避难。但当独头上山下部中一但出口已被淹没,无法撤出时,则可在独头上山工作面躲避,因独头上山的空气因水位上升而压缩能保持一定的空间。 5、当人员全部撤出透水区域后,应立即闭水闸门。,八、井下水灾事故的避灾自救,6、注意防止透水空间放出的有害气体引起中毒,此时应立即戴好自救器进行撤离。 7、井下水泵司机接到透水事故警报后,需立即关闭泵房两侧的密闭门,起动所有水泵,把水尽快排出,没有接到撤退命令时,不得撤退。,八、井下水灾事故的避灾自救,B、透水予兆: a 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底

6、水、淋水且淋水由小便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 b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 c有时可听到水的嘶嘶声。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臌。,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在井下无论任何人发现了烟雾或明火,都必须边灭火边汇报,如果火势不大,就要立即灭火,并向调度室报告。万万不可一见到火就惊慌失措,四处奔跑。经验证明,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抢救,一般初始火灾是能够就地扑灭的。 如果火势很猛或火灾范围很大,现场人员无力抢救时,就要组织避灾自救。具体方法如下:,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1在烟雾巷道里的避灾自救措施 (1)应佩戴自救器,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撤离有烟雾的巷道。一般不在无供风条件的烟雾巷道中停

7、留避灾或建立临时避难硐室。 (2)在自救器使用超过有效防护时间或无自救器时,应将毛巾润湿后堵住嘴鼻并寻找供风地点,然后切断或打开巷道中压风管路阀门,或者是对着有风(必须是新鲜无害的)的风筒呼吸。,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3)一般情况下不要逆烟撤退。但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可以采用这种撤退方法。,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4)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应摸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通往新鲜风流的联通出口。 (5)烟雾不大时,也不要直立奔跑,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烟雾大时,应贴着巷道底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等快速爬行撤退。,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6)无论在多么

8、危险的情况下,都不能惊慌失措、狂奔乱跑。应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降温;用随身物件遮挡头面部,防止高温烟气的刺激。,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2独头巷道发火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1)独头掘进巷道火灾多因电器故障或违章爆破造成,其特点是发火突然,但初起火源一般不大,发现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果断措施扑灭。,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2)掘进巷道一般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压入式通风。风筒一旦被烧,工作面通风就被截断,人员逃生的出路也被切断。因此,巷道着火后,位于火源里侧的人员,应尽一切可能穿过火源撤至火源外侧,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灭火或撤退方法。,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3

9、)人员被火灾堵截无法撤退到火源外侧时,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迅速拆除引燃的风筒,撤除部分木支架(在不致于引起冒顶的情况下)及一切可燃物,切断火灾向人员所在地点蔓延的通路。,八、井下火灾事故的避灾自救,(4)如果其它地区着火使独头掘进巷道的巷口被火烟封堵,人员无法撤离时,应立即用风障(可利用巷道中的风筒建造)等将巷口封闭,并建立临时避难硐室。若火烟通过局部通风机被压入巷道时,则应立即将风筒拆除。,第二节 自救器的使用,一、自救器分类与选择 (1)自救器分类。 1)过滤式自救器 2)隔离式自救器隔离室自救器又可分为化学氧自救器和压缩氧自救器两种。,二、过滤式自救器,(1)过滤式自救器它是

10、一种专门过滤一氧化碳的自救器。 (2)隔离式自救器(化学氧自救器)是靠化学生氧物质生氧,供佩戴者呼吸。它的使用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适用于各种环境。 (3)压缩氧自救器它是利用压缩氧气供氧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是一种可反复多次使用的自救器,二、过滤式自救器,1、特点: 1)是一种专门过滤一氧化碳的自救器 2)它适用于周围空气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1.5%的条件下使用,时间可达40分钟, 3)主要用于井下火灾、瓦斯与煤尘爆炸后供矿工安全撤退时使用,该自救器使用一次后即报废。,二、过滤式自救器,2、使用方法: 扳断封口条; 拉开封口带 脱掉上部外壳; 取出过滤器; 咬口具; 上鼻夹

11、; 戴头带; 戴矿帽,二、过滤式自救器,3、使用注意事项: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戴上,不可等待,以免贻误时机。 使用中发热时不要取下,属正常现象。 不要忘了上鼻夹。 有唾液不可吐出,应吞咽下去。 只能在CO条件下使用,别的气体不能用。,三、隔离式自救器的使用,隔离式自救器是靠化学生氧反应装置产生氧气,供佩戴者呼吸,因此,它的使用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在井下发生各种事故灾害时,氧含量降低到不能维持人体正常呼吸时也可使用。该自救器为一次性产品,使用一次即报废。,三、隔离式自救器的使用,1、化学氧自救器 1)化学氧自救器适用于各种有毒气体及缺氧环境场所中,供个人佩带自救用。 2)当煤矿采掘场所中发生瓦斯、

12、煤尘爆炸、火灾等自然灾害时,作为职工逃生自救仪器。3)化学氧自救器是一种自生氧闭路呼吸系统的自救装置,佩带人员呼吸时所需要的氧气由自救器本身供给,与外界空气隔绝。,三、隔离式自救器的使用,(1)佩带方法 1)自救器系在腰带上,随身携带。 2)扯下保护带。 3)用拇指扳起红色扳手,拉断封条。 4)揭开上外壳。 5)抓住头带,取出保护器,丢掉外壳。,三、隔离式自救器的使用,6)取下矿灯帽,戴好头带。 7)拔掉口具塞,同时拔掉氧烛启动片。 8)拉起鼻夹,将口具放在唇齿间咬住压垫。 9)闭上嘴唇,向自救器呼气进行呼吸。 10)拉开鼻夹弹簧,用鼻夹夹住鼻子,用口呼吸。 11、戴上矿灯,撤离灾区。,三、隔

13、离式自救器的使用,(2)注意事项 1)携带时不准随意打开自救器外壳,如自救器外壳已意外开启,严禁随意拆动内部生氧药罐的任何零件。 2)在井下作业时,一旦发生事故征兆,就应立即佩带自救器,马上撤离现场,佩带自救器要求操作准确、迅速。,三、隔离式自救器的使用,3)佩带自救器撤离灾区时,要冷静、沉着、最好匀速行走。 4)在未达到可靠的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和口具,以防吸入有害气体。,四、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1、特点: 1)煤矿或环境空气发生有毒气体污染及缺氧窒息性灾害时, 2)现场人员迅速佩戴,保护人正常呼吸逃离灾区;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在发生瓦斯突出、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时以及救护人员在呼吸器发生故

14、障时迅速撤离灾区使用; 3)在有毒有害气体或缺氧环境中使用。,四、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2、使用方法 将自救器背在肩上或挂在皮带上 打开上外壳。 拉出并整理好气囊。 将口具放入口中,口具片放在唇齿之间,牙齿咬住牙垫,紧闭嘴唇。,四、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反时针打开氧气瓶开关。 用拇指按动补气压板,至氧气冲满气囊。 气囊鼓起时,马上用鼻夹将鼻子夹住。 调整呼吸频率,迅速撤离灾区。,四、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3、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要养成经常观察压力表的习惯,以掌握耗氧情况及撤离灾区的时间。选择到达新鲜风流最近路线。,四、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2)严禁无故开启,磕碰及坐压自救器。 3

15、)使用时保持沉着,在呼气和吸气时都要慢而深(即深呼吸)。口与自救器的距离不能过近,以免气囊内的呼气软管打折,呼气阻力增加。使自救器处在最佳状态。在使用后期,清净罐的温度略有上升是正常的,不必紧张。,四、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4)使用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利器刺伤、划伤气囊。 5)在未到达安全地点时,严禁拿出口具说话,以免吸入有害气体,造成安全事故。 6)在未到达安全地点时不要摘下自救器。 7)在低温和高温下使用自救器应遵守有关规定。,第三节 现场急救,一、人工呼吸术 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如果呼吸停止不久,抢救及时,伤员可很快脱险。 在进行人工

16、呼吸术之前,先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点,将伤员上衣扣解开,松开腰带。肩部用衣物垫高,尽量伸展勃子,头后仰,清除干净口中污物,以使呼吸道畅通。,一、人工呼吸术,(1)口对口人工呼吸术 它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人工呼吸术。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操作者一手托伤员下巴,另一手捏伤员鼻子,深吸一口气,对准伤员口吹入。然后松开鼻子,压胸以助伤员呼气。这样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吹气节律约为1416次/min,口对口人工呼吸术,一、人工呼吸术,2、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术 操作者跨跪在伤员头部两侧,两手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伤员胸部两侧乳头之下,借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肺中空气;然后操作者后仰,伤员以胸廓弹性自然扩张吸气。反复进行,节律约为1620次/min。,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术,一、人工呼吸术,3、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术 伤员俯卧,头枕自己的一条胳膊,操作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双手压伤员背部,节律约20次/min为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