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研究及复习备考策略(143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774315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17.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研究及复习备考策略(143张)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2018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研究及复习备考策略(143张)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2018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研究及复习备考策略(143张)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2018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研究及复习备考策略(143张)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2018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研究及复习备考策略(143张)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研究及复习备考策略(143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研究及复习备考策略(143张)(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研究 及复习备考策略,新课标卷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一套新课标高考试卷。新课改:2004年。2007年开始命题,最初为宁夏卷,从2009年开始陆续有部分省区进入新课标高考,使用宁夏试卷。2010年开始更名为全国新课标卷。 河南2008年新课改。,2007年开始自主命题:广东、山东、海南、宁夏 2008年:江苏; 2009年:福建,浙江,辽宁、安徽、天津; 2010年: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陕西 2011年:河南、山西、江西、新疆 2013年:分新课标、卷 2016年:广东、福建、山东、重庆等26个省区用全国新课标、卷,出现新课标卷,云南、贵州、四川、广西使用,难度(乙)

2、卷(丙)卷(甲)卷。,郑州市高三复习总体安排,一、高三第一轮复习1. 时间:2017年8月2018年1月上旬2. 目标(1)考纲、课标、教材全面落实,考点准确规范。(2)关注四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3.方法和课型将考纲、课标要求“问题化”,以核心概念为中心,建构“放射状”认知地图,关注知识的系统性。4.第一次质量检测:2018年元月上旬,单科考试,二、高三第二轮复习1.时间:2018年1月中旬至3月低。2.目标专题复习:纵横联系,系统归纳。打破教材编排的固化顺序,整合碎片化的地理知识,基于真实情景,解决问题。3.方法和课型以(小、微)专题为载体,以能力提升为

3、目标,通过专题复习,帮助学生整体建构和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和问题解决的策略体系。4.第二次质量检测:2018年3月下旬,仿真模拟高考,难度高于高考。,三、第三轮复习1.时间: 2018年4月上旬至5月底。2.目标新/真情境, 高综合, 善应试3.方法和课型以试题为载体,通过模拟训练和试卷讲评课进行题型归纳、方法比较、查漏补缺、拓展迁移,帮助学生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关注审题方法和得分意识。4.第三次质量检测:2018年5月上旬,仿真模拟高考,难度同于高考。,主要内容:一、高考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特点与试题分析二、2018年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经验介绍,注重考查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注重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方法。注

4、重联系实际,关注真实情景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术性,偏重地理学的专业问题。,一、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特点与试题分析,1.总体特点,通过优选考试内容,精心创设情境,突出地理思维品质,实现高考地理试题的育人价值、选拔功能和引导教学的作用。,情景的选取,城市空间规划,10,地理学科核心素养,2018/9/5,2016年全国 课标卷地理实践力试题的分布,37(3)题,1011题,79题,(共计26分),全国卷,44题,12题,(共计18分),全国卷,42题,37(3)题,36(3)题,(共计20分),全国卷,13,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

5、指在真实情景中利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学以致用,是基本的活动经验。,【2017全国新课标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9.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10. 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11. 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2016全国新课标卷】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6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1)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分)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2017全国新课标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山地垂直带内

7、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8、。(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1)命题技术日趋成熟,形成一贯风格立足主干,以人地协调发展为主线,基于真实情景选定主题,小切口、多角度、深层次、追问式考查。,试题的设计确定主题,构置情景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考查学习能力和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考查调动运用地理知识能力)形成结论(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能力)。,选择题试题特点注重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考查。读图能力是核心,区域定位能力是关键,等值线和

9、坐标数据图的判读能力和地理问题的计算能力一直是薄弱环节,真情景、新名词类材料增加解读信息的难度。 以时间为线索,考查地理事象的形成演变过程和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过程,即微观的自然地理事象形成过程分析和人文地理事象发展变化过程分析,成为命题的主流。,对命题或选题的意义,2016年课标卷,更突出第二个特点,(2)以时空为线索,考查地理事象的形成演变过程和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过程。,考点: 工业区位因素 产业转移,【2016年课标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

10、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贝壳堤,物质条件 地质作用 发生地点,贝类繁生,海水堆积,海岸地带,海岸稳定:形成一条贝壳坝 海岸变动:形成多条贝壳坝 不同年代贝壳堤位置分布反映海洋的进退,水下坡度较小,营养盐分浮游生物多,考点: 新名词:贝壳堤 外力作用与海岸地貌,【2016年课标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

11、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2016年课标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地 D.迫使河流改道,海岸线 外,浅海淤平,海岸线前进,新海岸线形成,距离加大,【2017年课标卷】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

12、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绿化 隔离带,两侧均为车道,用地类型相同,A错,功能:交通管理、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燥声,非观赏功能的景观,不存在因居民的喜好的差异而导致景观的差异非观赏功能的景观,B错,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行政管辖区往往是以街道来划分的,景观规划上没有差异,C错,不同管辖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管理理念、水平有差异,景观差异,D对,2. 造成图示绿化隔离

13、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常绿灌木,冬季不落叶,天然丛林中分布在中底层,减弱蒸腾、保水能力强耐旱,对冬温要求高,对光照要求低,对降水要求低,不同品种对土壤要求可能各不相同,无法判断常绿灌木整体对土壤的要求,特征,品种,多样,气温为主要制约因素,3. 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旱,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据此完成68题。,6. 盐湖面积

14、多年稳定,标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000毫米 B约为2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水量平衡公式:流域降水量 流域蒸发量 盐湖水量变化量。盐湖面积多年稳定,即多年盐湖水量变化量为0 ,故可得该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年蒸发量0,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年蒸发量。,7. 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一个地区的实际蒸发量大小主要受两个条件的控制:地面供水条件:受地面性质的影响。气象条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光照、风速和大气湿度。该题中流域空间尺度较小,地处干旱区,气象条件相差不大,而不同部位因地面性质

15、差异导致的供水条件差异,是实际蒸发量大小差异的主要原因。,湖盆蒸发最大,排水较慢 土壤较湿,河谷、洪积扇蒸发较大,山坡排水快 地表存水少,地表干燥,坡面蒸发最小,各下垫面供水条件分析,8. 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该流域气候较干旱,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16、。据此完成911题。,9.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10. 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11. 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合题试题特点以中国或世界某重点区域为载体创设情境,从自然和人文地理主干知识入手,考查区域地理特征,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注重区域对比,围绕区域分析的“在哪里”(区域地位)“有什么”(区域特征)“为什么”(成因分析)“怎么办”(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问题,注重问题的开放性。稳中有变:36题稳定,难度小;37题创新,难度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