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三单元复习题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3773633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第一~三单元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文化生活》第一~三单元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文化生活》第一~三单元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文化生活》第一~三单元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文化生活》第一~三单元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一~三单元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一~三单元复习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中国60华诞,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爱。 如“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大力营造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浓厚社会氛围,引导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努力奋斗。,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举行“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举办爱国歌

2、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大力营造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浓厚社会氛围,引导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文化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努力奋斗,就体现了这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我们通过举行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使我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激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充分表达人民群众喜迎国庆的豪迈心情,集中展示各族人民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文化可以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

3、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影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2、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适应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高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出台规划的依据。,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

4、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振兴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近年来,红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成为新的文化消费热点。革命纪念地和田园、牧场成为人们净化心灵、

5、陶冶情操的新的场所,也为革命纪念地和农村当地居民开创了致富的新途径。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红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的意义,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又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发展红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有利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内容,也有利于革命老区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革命老区和农村居民收入,这也体现了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 文化塑造人生。红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是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蕴涵着“团圆”、“和谐”的东方人伦精神,留存着

6、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文化部已将中秋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并启动中秋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动。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简述我国中秋节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能够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重要意义。中秋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维护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5、英汉两种文化在对事物的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如使用英语的人对

7、年龄、收入、体重、婚姻状况等问题都要回避,而中国人对这些事情都是公开的,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和“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了刺探别人隐私和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谈谈你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1)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民族文化有其共性,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文化是民族的,

8、文化又是世界的。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在文化交往过程中应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6、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的道理?,(1)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日益显示出文化的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传递给全世界,表明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也是文

9、化传播的途径之一。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4)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开幕式的成功,既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又是文化创新成功的典范 (5)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7、材料一:随着“洋节日”的东渐,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备受我国一些青少年学生的青睐,过洋节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我国的大多数传统节日却日趋被青少年学生冷落。材料二、“韩流”涌入中国以来,赢得了许多青少年学生的青睐。据上海市团委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60名接受调查的青少年学生当中,知道“哈韩族”的占80%,知道“流氓兔”的占81.9%。另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有46.5%的中

10、学生表示喜欢韩国的青春偶像剧,48.2%的中学生表示喜欢欧美的HIP-HOP、日本动漫、韩式阔脚裤。(1)作为一名在校中学生,你怎样看待上述现象? (2)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呢?,7、(1)作为一名在校中学生,你怎样看待上述现象? 对于“洋节”“韩流”等外来文化,要区别对待,不要盲从。 要热爱学习、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要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 在校要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不要过分追求时尚。(2)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呢?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

11、流、借鉴与融合,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文化创新的积极性。,8、中医药乃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瑰宝,被誉为“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一直是广大华人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强大工具。它涵盖的内容很广,包括中草药、针灸、推拿和气功等。中医有它本身的疗效,亦有不少西药是从中草药中提炼出来的。中西医殊道同归,都是为救人活人,彼此配合乃病人之福 (1)上述材料体现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2)从文化角度谈谈中西医彼此配合的意义。,(1)上述材料体现中华

12、文化的什么特点?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神,并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2)从文化角度谈谈中西医彼此配合的意义。中西医彼此配合,有利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并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有利于在文化交流中加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9、 鲁迅先生曾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2008年我们的国家成功顶住了大雪灾、抗击了大地震,举办了奥运会,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1)请问鲁迅先生所说的“民魂”指的是什么? (2)“民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新时期中国为什么仍然必须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魂”?,(1)鲁迅先生所说的“民魂”指的是中华民族精神。 (2)“民魂”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新时期中国仍然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因为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