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课件)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53771408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古代诗歌四首,走近作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多用乐府旧题抒发心中抱负,气魄雄浑,慷慨悲壮。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文体知识 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次北固山下。 律诗,格律要求严格,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有五言和七言律诗两种。 曲与词相

2、近,盛于元代,句法更为灵活,多用口语。如天净沙秋思。,主题解说 观沧海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诗人壮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借描绘停泊北固山下所见,给人以积极、乐观、奋发的艺术享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天净沙秋思通过描写秋野萧瑟凄凉的景色,抒发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疑难探究 师:请自选角度赏析四首诗中的名句。 生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

3、,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生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这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生丙:“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

4、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生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人物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作者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数十字,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长。,dn,gu,xio s,碣,涯,竦峙,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 B江春/入旧年 C

5、闻道/龙标/过五/溪 D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闻道/龙标/过/五溪,C,3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元曲 B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律诗 C观沧海曹操东汉乐府诗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白居易唐朝律诗,D,4填空。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可以看出龙标被贬之地偏远的诗句是“_”“_”。 (2)“日月”均是诗人喜爱的意象,诗人喜欢借“日月”抒情。“_,_。”(用观沧海中的句子填空)曹操借日月从海平面升起抒发了自己的博大胸怀。“_,_”(用次北固山下中的句子填空)王湾借朝阳出海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流露出淡淡的乡愁。“_,_。”(用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填空)马

6、致远借落日下山烘托了天涯游子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原创)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写景的诗歌尤其如此。请仿照下面的句式,写出你对次北固山下的赏读。 例句:我从“潮平两岸阔”中,仿佛看到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阔美景。 我从“_”中,仿佛看到了_。,风正一帆悬,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开阔无边的江天上,6右图是天净沙秋思的插图,这幅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请你给插图作者提一条建议。 示例一:人不一定非要骑在马上,如果由人牵着马走,岂不是更能表现出鞍马劳顿的味道

7、?因为连马都累得走不动了,画中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示例二:画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让发丝微微飘起,西风不就出来了吗?可以把“小桥流水人家”安排得远一点,让古道的纵深感强一些,以便景物能真正地成为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独,画面的整个格调就改变了。,(一) 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回答问题。 7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_”。写景时,先写岛上的_,次写海面上的_,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本诗的情感基调是_。 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

8、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观,树木、百草,秋风、洪波,苍凉慷慨,悲壮激昂,D,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本诗的名句,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二) 阅读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面的题目。 10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暮春。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可以看出,“杨花落尽”是暮春的景象,“子规啼”是暮春的气

9、象。 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以及因朋友要去的地方偏僻荒凉而充满了深深的担忧之情。,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C作者之所以要把“愁心”寄与“明月”是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B,(三) 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下面的问题。 13天净沙秋思作者_,是_代著名散曲作家;“天净沙”是_,“秋思”是散曲的_。 14全曲中,暗

10、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马致远,元,曲牌名,题目,枯藤,老树,西风,昏鸦,古道,人家,断肠人在天涯,1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D,(四)(201

11、6,宁波)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定林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16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_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17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做具体分析。 示例:定林所居中“闲”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中“闲”字很好地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蜿蜒

12、曲折(弯曲),高,轻柔之风(飞蝶鸣鸠),18学了古代诗歌四首后,班上准备举行以“轻叩诗歌大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要举行赛诗会,请你为赛诗会拟定一种形式,写在下面。 示例:对抗赛、问答赛、擂台赛、积分赛。 (2)下面是“生活处处有古诗”情境表演中的几个片段,请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古诗名句。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常引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 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 (3)请你根据本次活动主题拟写一条标语。 朗诵经典诗词,触摸名家心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