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讋说赵太后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70383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讋说赵太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触讋说赵太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触讋说赵太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触讋说赵太后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触讋说赵太后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讋说赵太后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讋说赵太后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觸讋說趙太后,戰國策趙策四,本文選自趙策四,原題“趙太后新用事”。觸讋,當為觸龍,漢書古今人表作“左師觸龍”(頁949950,中華書局,1962)又史記趙世家亦云:“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后。”(頁1823,中華書局,1959)可見,兩漢人所引人名不誤,注1也引了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戰國策也是作的“觸龍”,這就很有說服力,證明“龍”是“讋”非,教材據戰國策今本,仍沿用“觸讋”之名,可能是為了保持原書的本來面目。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戰國策也仍作“觸讋”,但有校記。清黃丕烈指出:此“讋”字為“龍言”二字的誤合,古書豎排左行,容易發生這樣的訛誤。,【題解】,西元前265年,趙惠文王卒,

2、子孝成王新立,由太后掌實權。秦乘機攻趙,連拔三城,趙形勢告急。此時只有連齊抗秦,才是上策。本篇寫觸龍在太后盛怒、堅決拒諫的情況下,先避開矛盾,然後委婉地指出太后對幼子的愛,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愛。由於說理透徹,使趙太后改變了原來的固執態度。觸龍對“王孫”“公子”們“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必將導致“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的警辟之見,至今仍有鑒戒作用。,【引語】觸龍以謀國之忠、施展老謀深算,終於使不願開口提人質事的趙太后應允了國家的決策。觸龍深知要使自己的說辭得到採用,必先拉近與遊說对象的關係,與之情投意合,一旦情投意合,就會變敵對、抵抗心態為接受、應允心態。所以他以老年人拉家常的方式開頭,既

3、解除了戒備,又拉近了關係。,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于齊,新,時間副詞,剛剛。之,代指趙國。于,介詞,引進行為涉及的对象。,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強諫,乃,副詞,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相因。可用“才”對譯。長安君,是成王的同母弟,趙太后的小兒子。,質:抵押品。說文:“以物相贅(zhu)也,從貝從斦(jn)這裡是人質。戰國時諸侯間結盟,常把自己的子孫抵押給對方作保證。 “強” 說文蟲部:“強,蜥也。從蟲,弘聲。”“竭力”之強當作彊,說文弓部:“彊,弓有力也。從弓,畺聲。”“弓有力”就可向“堅強”、“竭力”的詞義方向引伸。當“蜥易”講的“強”是不能引伸出這樣的詞義的,“強”借用

4、作“彊”是同音通假。,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復,頻率副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再”。老婦,謙稱(用於女性)。媪(ao3尊称) 唾,名詞活用為動詞。,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后,左師,是戰國時宋趙等國設立的執政官之名,相當於周的鄉師,將一國分為四鄉(古鄉的單位比郡縣大得多,與今不同),由左、右二師分別掌管,故實際上參與了朝政。言,對宮廷侍衛說。,太后盛氣而揖之,盛:形容詞,這裏轉化成副詞,當“很”講。 氣:生氣,名詞用作動詞。之,代詞,代指觸龍。 注1講“揖”為“胥”字之誤,可信。史記作“胥之入,徐趨而坐”,鮑彪注曰:“胥”字當是。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戰國帛書,就作“胥”。“胥”是等待

5、之义,是“ ”字的假借。說文:“胥,蟹醢hi也。從肉疋sh聲。”“ ,待也,从立,须声”。而“揖”是當面作揖。觸龍還沒有走到太后跟前,就不能說“揖”。盛,形容詞,這裏轉化成副詞,當“很”講,氣,生氣,名詞用作動詞(條件是處在副詞後面,連詞“而”的前面)。之,代詞,代指觸龍。,入而徐趨,至而自謝,在快慢這個意思上,“徐”是與“疾”相對的。說文彳部:“安行也。從彳餘聲。”成語有安步當車,慢慢地行走,等於是坐在車上一樣舒適。安行就是慢行。但這裏與趨放在一起,就不能照本義去譯,要譯成“小步”。趨,常用詞77(頁140),“快步走”是它的本義,見說文走部(頁35)說文以“走”釋“趨”,但古“走”的本義是

6、“跑”。故“走”字下以“趨”作為訓釋詞,則趨、走互訓,為同義詞無疑。“徐趨”正確的譯法應是“小步快跑”,中學語文教材注釋講為一步一步向前慢走,不合文意。,“謝”,不能講為“感謝”,見常用詞62(頁132 )說文言部:“謝,辭去也。從言射聲。”(大徐本,頁53)“辭”的意思是不受,謝的本義是老臣到了年紀,自動提出辭去職務,離開朝廷,在這個意義上可引伸為表示歉意。,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病”在生病的意義上與“疾”的區別是程度上的區別。病足,腳有毛病。 曾,副詞,加強語氣。 疾走是快步跑的意思,疾的本義是被箭射傷,在這個意義上是可引伸出趕快之義。 得,能。,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郤

7、也,故願望見太后,竊,謙敬副詞。竊自恕句,意思是說我私下自己以腳有病為理由來原諒自己不能常來看您的過錯,但又擔心太后的身體,所以抱病也要前來看望您。 郤,中學語文課本以為通“隙”(見怎樣學習通假字一文),不妥。王念孫讀書雜誌指出這個字本當作“谻”ju,是“疲羸”之義,也就是“欠安”的意思。如果說“通”,應是通“谻”,“郤”的本義是晉國的一個地名。 而,表轉折的連詞,卻。,老婦恃輦而行,恃,憑藉,輦,是人拉的車,從車從 bn會意, 是二夫並行,古代婦人坐的車本是由力夫拉的,故說文解釋為“輓車也”(大徐本,頁303)。“輓”與“挽”同。用手挽著車轅行走。,日食飲得無衰乎,得無乎?是一個固定搭配,表

8、示對某事的測度,可用“莫非吧?”“該不會吧?”等去對譯。日,名詞作狀語,這裏是“每天”的意思。,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裏,少益耆食,和於身,今者,近來。殊,程度副詞,當“很”講。 “強”,注9講為“勉強”,這是以今律古,“強”在這裏是努力之義,也可講為硬撐著。爾雅釋詁:“彊,勉也。”說文力部:“勉,彊也。”都有努力、勤勉之義。 日,同上,當“每天”講。動詞“行”省。少,副詞,表示程度較輕,下面“少解”之“少”同,當“稍稍”講。益,副詞,當“漸漸”講。而不是“更加”。“耆”通“嗜”,太后之色少解,解,鬆弛之義,這個意義後來寫作“懈”。此與上文”太后盛氣而揖之”照應。,老臣賤息舒祺,最

9、少,不肖,“賤息”猶說“犬子”,對人謙虛稱呼自己的兒子。少,年輕,不肖,頁126上注2講為“不賢、不才”,不夠準確。“肖”無“賢”、“才”之義,說文肉部:“肖,骨肉相似也。從肉小聲。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 “肖”有相似之義, “肖像”一詞中的“肖”即有此義。不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長得與自己的雙親不一樣。一是指性格脾氣不像己親,作為兒子應承父志,繼父業。這個意義後來寫作“不孝”。,而臣衰,竊愛憐之,願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沒死以聞,黑衣,衛士的代稱,古多以服飾代稱某一行業的人士。又如“赭衣”指的是古代的消防隊員。沒,史記作“昧”,沒死即昧死。,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託,說文言部:“

10、寄也。”可見將某人託付給別人,本字當作從言乇聲的“託”。今“托”字較為晚出,梁顧野王的玉篇手部有“托”,但解釋為“推也”。唐代的“托”用作“以手托物”之義,宋代才與“託”字相通。故寄託之托本當作“託”。“填溝壑”與“及黃泉”同,都是“死”的隱晦的說法。這裏還有一種自謙的成份在裏面。,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丈夫是男子的通稱,今天是與妻子相對待的一個詞,古今詞義有何不同?詞義的適用範圍不同,古義適用範圍廣,今義適用範圍窄。,甚於婦人。太后笑曰:“婦人異甚”,由盛氣而揖之怒色少解笑,反映了太后的心理變化的三個過程。異,說文異部:“異,分也。從廾從畀。畀,予也。”(大徐本,頁59)許慎是據小篆的形體作解

11、。“異”在甲骨文中是一個獨體字,作,像大頭人的形狀,有獨特之意.婦人異甚,女人愛子更比男人愛得深。,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媼之愛燕后,是一個主謂結構,插入“之”,取消其獨立性,使整個結構作了“賢于長安君”的主語,“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又共同作了“以為”的賓語。故此結構是比較複雜的。,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您說錯了,趕不上對長安君愛得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愛子”是一個主謂結構,插入“之”,取消其獨立性,使整個結構作了句中的主語,這裏是話題主語。則,連詞,就。為,介詞,替。計,謀劃。,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媼之送燕后”又是一個主謂結構插入

12、介詞之的情況,作狀語。 持其踵為之泣,太后為什麼要握著燕後的腳後跟哭?原來古代女子以出嫁為歸,娘家不是她真正的家,只有到了婆家才算有家了。新婚之時,婆家要贈新娘一雙新鞋,女子出嫁時,這雙新鞋要由新娘的母親親自給她穿上,一邊穿,一邊要給她囑咐幾句,免不了要母女抱頭痛苦一場。故要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注19可從。也,用在句中表提頓。亦,副詞,也。此句意為這個場面也是很令人傷感的了。,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非弗”是雙重否定。祝之,是為動用法,替她祝。“必勿使反”,必,副詞,表示確定的語氣或情態。勿,表禁止性的否定。使反,使之反,間接賓語“之”省略。反,後來寫作“返”,

13、這裡是回娘家的意思。現在回娘家是很正常的,古代回娘家有兩種情況,一是娘家有重大變故,如父母去世或遭了大的變故。 二是被夫家譴回,有一專門術語,叫“出”,女子有“七出”,(谓“妇有七去:不顺父母(此指公婆),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若無生育能力,是首先要“出”(被逐出婆家的大門)的,女子遭到夫家趕出家門,是娘家的奇恥大辱。娘家也會因此抬不起頭。故這裡“必勿使反”,應譯成“一定不要讓她被棄回娘家”,“被棄”二字是少不得的。鮑彪有一個注:“失意于燕乃反耳。”(而不是娘家有故而反。太后的祝辭言外之意,是祝燕後多給燕國生兒育女,這樣她在燕國的根才紮得穩。故下文

14、提到有“子孫相繼為王”。,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這難道不是在替燕後作長遠謀劃,希望她有更多的子孫一代一代繼承燕國的大業嗎?,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主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要弄清這幾句的確切意思,當讀一讀史記趙世家。趙國為侯國是在西元前403年,趙國的祖先有一個叫造父的,有才能,深得周穆王寵信,曾陪伴周穆王西巡狩,與西王母相會於瑤池(今新疆天山的天池),穆王樂而忘歸。後賜封造父于趙城,後人以所封之地為氏。本為周的大臣,後來周幽王無道,造父的七世孫叔帶就離開周王室而到晉國為輔弼大臣,叔帶以下五世,趙氏興盛,左傳成公二年的一段選文中的趙盾是造父十四世孫。,後趙氏參與三家分晉(韓、

15、魏、趙),得侯國。從趙籍始立國。籍為烈侯。烈侯傳位給弟武公,武公死後又讓烈侯的大兒子繼位,為敬侯,結果控制不了局面,被武公之子趕出國,被迫在邯鄲建立國都。敬侯死後由其子種繼位為成侯,但另一公子名勝的與之相爭,結果引來外寇入侵。成侯死後,公子絏與太子爭位,絏(xie4)敗,太子立,為肅侯。三代以上,就是從肅侯算起,肅侯死了以後由其子武靈王繼位。,趙武靈王在中國歷史上是可以大書特書之人,主要功績是胡服騎射。武靈王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未卒而讓位的國君之一,自號為主父,惠文王(名何)是在他父親還沒去世時就繼承了王位。惠文王之所以繼位是因其母(吳娃深得寵倖),而其母死之後,主父又想讓太子章繼位,結果宮中

16、就發生了內亂,武靈王和長子章俱死于宮中,主父的另兩個兒子公子成和李兌(dui4)包圍主父的行宮,截斷一切供給,沒有吃的,就去掏屋樑上的鳥窩。最後主父被活活餓死。由此看出趙國的太子党們是很不爭氣的。者,特指代詞,前面的名詞用如動詞。從今天的三代以前,上溯到趙氏建立趙國的時代,趙國國君的子孫中有封為侯的人,他們的繼承人還有繼續為侯的嗎?,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微,仍然是否定副詞,表示不存在的某種事實。微獨,不僅僅。這句可譯為:不僅僅是趙國,其他諸侯的子孫還有承繼封爵的嗎?按:此句有省略。“諸侯有在者乎”是“諸侯之子孫侯者有在者乎”的省略。,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這恐怕就是近會惹火燒身、遠會禍延子孫的原因。“此”指代詞,指代對子女過分地嬌慣和溺愛。溺愛子女是會使自己和子孫遭禍的。,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難道是國君的子孫天生就一定是不爭氣的了嗎?。豈,反問的語氣副詞,難道。與句尾語氣詞“哉”呼應,表疑問或測度。則,連詞,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