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抗原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770376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抗原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抗原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抗原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抗原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抗原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抗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抗原(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免疫学基础,第六节 抗感染免疫韩月皎潍坊医学院研究生院,第二篇 医学免疫学,第一节 抗原,1.免疫的概念 2.免疫的功能,复 习,一、 抗原的概念与特性 二、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三、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四、 免疫佐剂,第一节 抗原,这些诱人的美食是抗原吗?,一.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通过识别“自己”和“非己”,对非己物质进行识别、应答和予以清除的生物学效应总和。这些非己物质就是抗原。 理论上抗原可以是自然界中所有的外源和自身物质,一.抗原的概念:凡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作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一 抗原的概

2、念与特性,抗体,二、抗原的特性:,1、免疫原性:抗原刺激机体特定的免疫细胞,并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的特性。,Ag,T,B,T,浆细胞,致敏T细胞,抗体,免疫原性,反应原性,2、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与其诱生的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的特性。,3、抗原的分类,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如细菌、病毒、血清、大多数蛋白质。,半抗原:只具有免疫反应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大多数多糖、某些药物,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如:蛋白质、细菌、病毒等,如:多糖、类脂、某些药物,半抗原,+,载体,抗体,完全抗原,半抗原+载体蛋白

3、=完全抗原,一、特异性:即专一性,反应原性的特异性:,免疫原性的特异性:,指物质间相互结合的对应性,由抗原物质表面的特殊结构抗原决定簇决定的。,三 抗原的特异性,伤寒杆菌抗伤寒菌抗体免疫反应(+),痢疾杆菌,免疫反应 (-),意义: 特异性是免疫应答最重要的特点, 也是免疫学诊断和防治的理论依据。,2、抗原为什么会有这种特异性呢?,因为抗原分子表面有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因,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又称表位或抗原决定基。,Ag2,Ag1,抗原决定基/表位,表位是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础,Ag,抗体,共同抗原表位:不同抗原相互间存在的部分相同的表位 共同抗原:含有共同抗原表

4、位的不同抗原叫做共同抗原又叫交叉抗原,二、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交叉反应: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抗原甲,抗原乙,抗体1,刺激机体 产生抗体,三、共同抗原、交叉反应,二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一)异物性:,构成抗原免疫原性的首要条件,指抗原与自身组织成分的差异程度。凡胚胎期未与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均视为异物。,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某些自身物质,一、抗原因素,具有异物 性的物质, 异种物质: 如细菌对于人;鸡卵蛋白对于鸭:弱抗原对于人:强抗原猴子体内的成分对于人:弱抗原对于老鼠:强抗原 同种异体物质:换肾,输血 自身物质:眼晶状体蛋白,(二)理化特性,1.分子

5、大小与化学组成,分子量10kDa,三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抗原结构复杂,是多种抗原的复合体。 1)可用于制备疫苗 2)帮助诊断疾病,、微生物(特别是病原生物),(一)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外毒素和类毒素,外毒素机体抗毒素脱毒 类毒素机体抗毒素,中和外毒素,(一)病原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是用类毒素免疫动物马制备的含有相应抗毒素的动物血清 对人体具有二重性 1、抗毒素(抗体):可中和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2、异种蛋白(抗原):可引起超敏反应。,(二)动物免疫血清,是一类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如溶血性链球菌的多糖和蛋白质抗原与人的心肌、心瓣膜或肾小球基底膜之间有共同抗原存在。,

6、(三)异嗜性抗原:,由于遗传基因的差异,同种不同个体间相同组织器官或细胞表面的不同抗原成分。,红细胞血型抗原,ABO血型抗原:,Rh血型抗原:,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又叫做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四)同种异型抗原:,1.ABO血型系统: A、B、AB、O四型 血型 抗原(RBC) 抗体(血清)A型 A抗原 B抗体B型 B抗原 A抗体AB型 AB抗原 无A、B抗体O型 无A、B抗原 A、B抗体,不同血型的人相互之间输血可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2.Rh血型系统:人RBC 恒河猴RBC,共同抗原,称Rh抗原。,我国人群中为h阳性。,实际意义 新生儿溶血症 孕妇(Rh-) 胎儿(Rh+) 抗Rh抗体 +

7、 新生儿RBC (Rh+) 溶血反应,(五)自身抗原,隐蔽的自身抗原:如精子、眼晶体蛋白、脑组织等,修饰的自身抗原,指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六)肿瘤抗原:,1、肿瘤特异性抗原2、肿瘤相关抗原,练习题,1.半抗原的准确含义是( ) A.异种物质 B.只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C.只具有反应原性的物质 D.分子量10kD的物质 E.化学结构简单的物质 2、下述免疫原性强的物质是( ) A.脂蛋白 B.糖蛋白 C.多糖 D.蛋白质 E.类脂 3、在不同物种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A.同种异型抗原 B.异种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特异性抗原 E.不完全抗原 4、动物免疫血清对人而言是( ) A.抗原 B.抗体 C.是无毒性的物质 D.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E. 既是抗体又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5、下述哪种物质为人体隐蔽性的自身抗原( ) A.眼晶体蛋白 B.皮肤 C.肾 D.肝 E.骨髓,1、抗原的免疫原性决定于哪些因素? 2、动物免疫血清对人为什么具有双重性作用?其有哪些利弊? 3、不同血型的人相互之间输血后引起什么后果?原因是什么? 4、类毒素是怎样制成的?有什么用途? 5、简述医学上重要抗原的类别及重要的抗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