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学(第2章)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3765028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督学(第2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监督学(第2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监督学(第2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监督学(第2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监督学(第2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督学(第2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督学(第2章)(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监督思想与监督理论,主 讲:朱 明 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经济师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 高级汽车维修工考评员,第一节 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是人们在长期的监督实践中,通过对监督活动的观察和思考而产生的有关监督的主张与观点。P28,中国古代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中国近代的监督思想,清末的政党监督思想:,政党能够监督政府,政党善于监督政府,中国近代的监督思想,孙中山的监督思想:,党政分察思想,弹惩合一思想,当代中国的监督思想,(1)让人民监督政府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2)从加强党的建设高度重视党内监督 (3)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 (4)严惩权力腐败 在“三反”、“五

2、反”期间,毛泽东亲自批准处决了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毛泽东的权力监督思想:,当代中国的监督思想,(1)党的监督 1,党组织对普通党员的监督; 2,党组织对党的领导干部的监督; 3,党员对党组织的监督。 (2)群众监督 (3)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邓小平的权力监督思想:,当代中国的监督思想,(1)依法制权 依法制权是指坚持法律高于权力的原则,以法律制约权力运用的范围、限度、方式和程序,设定违法、不当使用权力的法律责任以及追究责任的制裁方式。 (2)以德制权 以德制权是指用社会主义的道德准则引导、监督、约束权力的行使。 (3)以制度制权,江泽民的权力监督思想:,当代中国的监督思想,(

3、1)注重加强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胡锦涛同志十分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作风教育。 (2)注重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按照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要求建设权力监督制度和机制。 (3)注重发展民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胡锦涛同志非常重视加强党内民主和扩大人民民主对权力的监督作用。,胡锦涛的权力监督思想:,监督思想,国外监督思想综述:,中外监督思想的比较分析,第二节 监督理论,监督理论是监督思想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结果,是在对监督思想不断进行论证、推理、演绎、归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监督思想。p46,人民主权理论和分权制衡理论,人民主权理论从

4、国家起源出发,确定了国家权力的地位,将国家权力置于人民主权即立法权之下,找到了人民对国家权力监督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人民主权理论中的全民公决、权力监督、法律至上等内容,都是对权力被滥用的防范和补救措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和特征。P47 分权制衡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防止权力滥用的滥用的途径就是使每个人和每个机构掌握的权力都有一定的界限,使权力的运用到此必须停止。P48,议行合一理论,议行合一理论是指立法权和行政权同属于一个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同属于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并对人民代表机关负

5、责,受人民代表机关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不是分权关系,而是基于职能不同的分工关系,其他国家机关隶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不受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只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p48 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国家机构就是议行合一的国家机构。p49,新滥用权力理论,新滥用权力理论是指超越法律界限而胡乱地、过度地使用权力,以及权力在合法范围内不合理使用。P49 以滥用权力的目的为标准,新滥用权力理论将滥用权力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金钱目的的滥用权力,二是非金钱目的的滥用权力,后者多指具有隐蔽性、貌似合法而实质不合法的各种官僚主义和不当行政。 新滥用权力理论最大特点是强调用现代价值标准衡量政府的行政行为,政府的某些合法行为因不合理、不公平也属于滥用权力,而滥用权力者均应接受司法审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