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与实施建议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763529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2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与实施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部编本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与实施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部编本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与实施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部编本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与实施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部编本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与实施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本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与实施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一上语文教材分析与实施建议(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9/5,1,部编本一(上) 语文教材主要特点及教学建议 (教材解读篇),本册教材 结构体系,各部分内容的 主要特点及教学建议,结构体系,我是 小学生,我爱 学语文,我是 中国人,视角转变,平等姿态。 国家认同。 身份认同,角色转变。 情感激发,习惯培养。,上学歌,读书 写字 讲故事 听故事,控制总量,降低难度,平稳过渡。认识300个常用字,其中100个会写。树立汉字学习的重要地位。,识写分流,多识少写,“学了拼音,我就可以认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了。”,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主要特点及教学建议,1.确定依据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

2、、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目 标,2.定位理解,目标定位,体现了拼音学习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特点。,3.附加功能与价值,分阶段目标,3.“四不”原则,小学生学习抽象的符号系统有困难,同时又处在上学的适应阶段。 不拔高要求,找准目标定位。 不机械训练,在运用中巩固。 不脱离生活,链接儿童经验。 不孤立存在,多领域相融合。,情境图,音节,词语,儿歌,识字,拼音书写,1.汉语拼音,(1)整合需要认读的字母、音节 a o e i u y w yi wu yu b p m f d tn l k h

3、j q x z c s zi ci si zh ch sh r zhi chi shi ri i ei ui o ou iu ie e er ye yue n en in un n yun yin yun n en in on yin,有趣的故事情境。以相应的事物示音或示形,帮助学生学习字母。将拼音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充分利用学生的口语基础,有利于发展语言。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加强整合,不是单一学习拼音,而是将拼音与识字学词,口头表达整合起来,同步进行。,(2)设计有趣的故事情境,复韵母的情境图,以示音为主。图画中藏着很多秘密,观察、讲述、聆听、寻找,图画中藏着许多读音的

4、秘密: 灯、风、鹰、鈡、婴、哼,(3)精选高频常用的拼读音节,拼读是重点、难点。 强调带调拼读,紧密联系学生的口语实际。,(4)规范书写拼音,由易到难由书写字母到书写音节。 精简数量精心选择音节。 降低要求只要求抄写,不要求默写; 书写要求正确、规范,不必讲究工整美观。,2.识字,(1)选择学生可自主拼读的常用词语,几个词语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2) 选择常用的生字如:爸、妈、字、词、语、句、子、桌、纸在拼音中学习个别汉字,进一步体现拼音的价值,自主用拼音认字,只要求会认、会读,不要求分析字形、不写。,3.阅读,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认识汉字,有趣味,有成就感。 体现弹性,有所侧重。有主有

5、次,有详有略。,4.练习系统(语文园地),拼音、识字和阅读的综合体,侧重在运用中巩固。 (1)突破拼音难点。,难点之一: 形近字母的区分。,教材格外关注拼音学习的难点,难点之二: 易混字音的分辨(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鼻音边音)。,难点之三: 特殊的拼音规则。,难点之四: 学习内容相对集中。,(2)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字母表的新功能。,实 施,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实 施,1.挖掘情境图的学习资源,增强趣味性。2.聚焦重难点,加强音节拼读能力等训练。3.做好拼音、识字与阅读

6、的教学融合。 4.具体细致地指导拼音书写(坐姿、写姿)。5.整合学习资源(情境、任务、活动)。,评价,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评价内容:不要求学生听写、默写、用拼音写句子或进行大量的抄默练习,不要求给汉字注音,更不要进行直呼音节、音节构成分析训练。,摒弃“短时集中学习,组织考试,统一达标”的方式,采用分阶段、多样化的科学评价方式。创设生活化、游戏化的真实或拟真情境,采用拼音闯关、拼读竞赛、拼音游园会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多样化形式,考查学生当场拼读音节、识读汉字、朗读儿歌等拼音运用能力,让学生体会学

7、习汉语拼音的意义,进一步激发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一年级上学期的拼音测试形式以口语测试为主,以等级制评价为主,同时可辅以激励性的评语,对学生从正面加以引导。教师应在接下来的阅读教学、识字写字教学中不断再现、巩固汉语拼音,根据学生拼读方面的问题和障碍有针对性的练习、纠正、评价。并在以后的书面检测中有效融入拼音内容的评价。,评价方式,识字写字主要特点及教学建议,学段目标与内容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

8、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识字写字,体现识字方式的多样性,追求识字写字的科学性,突显丰富的文化内涵,夯实识字 写字基础,加强运用,激发主动性,字种(认哪些字,写哪些字?) 识字:高频常用字,构词能力强。 写字:大部分字形简单,是构字能力强的常用独体字。字序(识字写字的序列):数量逐渐增加;特别常用的合体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独体到合体。,科学选择字种 合理安排字序,识字表,写字表,识字和写字的规律不同。独体字不一定比合体字简单。,遵循汉字学习 的规律性,依据字理,学习象形字。 揭示汉字构形规律,感受表

9、意文字的突出特点,而不是把汉字看作机械的笔画组合。 激发识字兴趣,促进思维发展,渗透汉字文化。,依据字理,学习会意字。,依据字理,体会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 以学生自主发现的方式呈现。 鼓励“发现”意识,让主动学习成为习惯。,语文园地五,语文园地七,适用 理据充分、典型的,有助于学习现代规范汉字的,对掌握汉字规律有帮助的。 符合学生理解程度、能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笔,行 街,鸡,很 得,不适用 繁体简化,失去理据。 形义关系难以解释,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识字写字,体现识字方式的多样性,追求识字写字的科学性,突显丰富的文化内涵,夯实识字 写字基础,加强运用,激发主动性,集中归类识字和随文分散

10、识字相结合。识字一、识字二,共90个字;识字加油站 31个字;汉语拼音阶段32个字;随课文147个字。,以灵活的方式认识常用字。 减轻课文识字的压力。 联系生活,激发识字兴趣。,看图识字,字理识字,传统蒙学,事物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儿歌识字,识字写字,体现识字方式的多样性,追求识字写字的科学性,突显丰富的文化内涵,夯实识字 写字基础,加强运用,激发主动性,第一个集中识字单元,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蒙学读物,识字写字,体现识字方式的多样性,追求识字写字的科学性,突显丰富的文化内涵,夯实识字 写字基础,加强运用,激发主动性,双横线中,本课要求认的字。

11、 结合识字学习新偏旁。 除此之外,是“见面字”或“带读字”,不要求认识。,田字格中,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结合写字学习新笔画。 全册笔顺跟随。 汉字的呈现顺序与课文不一定完全一致。,第二笔是“横折”。 笔意相连,自然出钩。 不是结构性的,不具有区分价值。,昌 畏,了解合体字的基本结构。,全套教材系统安排。 打好写字基础。 一年级重点强化笔顺规则。,识字写字,体现识字方式的多样性,追求识字写字的科学性,突显丰富的文化内涵,夯实识字 写字基础,加强运用,激发主动性,重视生字的复习和巩固。 在词语语境中、在综合运用中巩固识字。 关注字音,字形。 识字,学词,发展思维。,在语境中复现生字,兼顾积累词语和

12、口头表达。,使生字的学习富有思维发展的价值。,多种形式巩固书写。关注运用。写字表达。,展示学习成果。沟通课堂内外。激发学习动力。,比如,通过姓名识字,认识招牌上的字,生活中处处皆语文。,文化传承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程,能力培养的过程,育人的过程,识字的过程,阅读主要特点及教学建议,教学目标,总体结构,编排特点,教学建议,教学目标,阅读教学目标,总体结构,多种呈现方式,一上14篇 一下21篇,儿歌 童谣,阅读教材的课内外结合,编排特点,阅读教材的双线编排,自然,四季,想象,儿童生活,观察,自然,四季,想象,儿童生活,观察,篇目减少,难度降低。 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联系学生生活,关注心理成长。语言

13、典范,人文内涵丰富。,获取文中基本的、明显的信息。,语文要素一:阅读理解,认识常用标点: 逗号和句号。,认识自然段。,语文要素二:认识标点与段落,语文要素的安排(一下),指向阅读能力提升,学习提取有效信息,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的发展,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的发展,语文要素在教材中的呈现,夯实阅读基础,构建朗读序列,一上朗读重点,读准字音。,读好句子之间的停顿。,1.“轻声”字儿轻而短。,一下朗读重点,夯实阅读基础,构建朗读序列,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30个字 3个标点 3组短语,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增加课文长度,初步具有

14、整体意识,多数课文的长度控制在200字以内,少量课文的长度达到300字左右,如要下雨了小壁虎借尾巴,最长的一篇动物王国开大会,有18个自然段,字数达到了450字。,增加课文长度,初步具有整体意识,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一年级下册咕咚小壁虎借尾巴,借助图画理解文意或语意 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识字,连环画阅读,引导积极主动识字,不全文注音,仅难字注音。 鼓励学生运用识字成果,自主阅读。 拼音不是阅读的唯一凭借。 图画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连环画阅读,不认识的字鼓励学生猜读,特别是借助图画猜读。教师不宜急于范读。重视方法的交流,激发阅读成就感。,识字7,汉语拼音12,课文12,连环画阅读,引导积极主动识字,

15、联系生活体验,注重积累运用,多种方式积累和运用语言。,联系生活体验,注重积累运用,联系生活体验,注重积累运用,倡导大量阅读,课外阅读课程化,幼小衔接。口语过渡到书面语的桥梁。亲子阅读。分享阅读。无压力阅读。重在激发阅读兴趣。,倡导大量阅读,课外阅读课程化,全套教材系统安排。 值得积累的传统经典。 不作书面考查的要求。,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 激发阅读兴趣,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 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重视夯实阅读基础,构建朗读序列要求,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朗读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