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课件(共21张)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3758775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9.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课件(共21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课件(共21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课件(共21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课件(共21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课件(共21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课件(共21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守护生命》课件(共21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开展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守护生命,第9课 第一框,1. 怎样守护生命?,(1)爱护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怎么做,(2)养护精神,怎么做: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原因: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1.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

2、约。2.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3.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2、精神发育与物质有什么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规律的作息 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身体,注意保护视力,定期做身体检查,远离有害物质,不滥用药物,一封求救信这些天,我烦躁不安,十分苦恼。我已经很拼命地在学习了,可成绩就是上不去。在家里,父母整日追问成绩,我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在学校,有同学嘲笑我说:“再用功,也是瞎子点灯白费。”我知道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可这些挫折,让我有

3、了轻生的念头。,思考:1、他产生轻生念头的内在原因是什么?2、为帮助他走出困境,你会向她说些什么?,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鸟和蝴蝶,台阶上的花盆 安娜 12岁,养护精神,。,院子 巴维尔、松嫩申,夜空 海伦娜 11岁,帆船 莉莉. 博巴肖娃,逾越节聚会多丽丝. 维塞洛娃,通过她指导的艺术活动,让孩子们尽量做到:身体被囚禁时, 精神还是健康和自由的。,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是宝贵的文化财富。,汉字:中国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经有六千多岁了。,文化典籍:论语、四书五经、道德经、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其中很多典籍还广受外国朋友喜爱。,科

4、技工艺:司母戊鼎、青铜编钟、地动仪、司南、印刷术、造纸术、火药等。,中华符号:中国结、中国长城、中国武术、中国旗袍、中国京剧。,1、几个学生一起议论学校的安全教育,你赞同的观点是( ) A.学校应该以学习为主,开展安全教育没必要 B.我们学校是新建的大楼,不会有什么安全隐患 C.很多学校的安全事故多是由马虎大意引起的 D.学习使用灭火器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好玩,随堂练习,随堂练习,2.守护生命需要我们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下列做法属于养护精神的做法是( )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阅读优秀文学作品 旷课到网吧玩游戏 参加新团员入团宣誓活动 A B C D,随堂练习,3、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和

5、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丧失自我、丧失根本。可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于( )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吐故纳新,博采各民族之长 C.延续传统、故步自封、因循守旧 D.割裂传统、追求时尚、力求创新,随堂练习,4、国务院颁布的校车安全条例进一步保障了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作为中学生,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车辆遇险自救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车辆遇险时,应双手紧紧抓住前排座位或扶杆,低下头 B如遇翻车或坠车时,应迅速蹲下身体,紧紧抓住前排座位的椅脚 C如果车辆在行驶中发生事故,应该迅速跳车逃生 D车祸发生后,若车门变形应该果断打破车窗逃离,5、(多选)当遭遇洪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洪水到来前,尽可能迅速地向山坡、高地处转移 B若被洪水包围,尽可能利用船只、门板等进行转移 C若遇山洪暴发时,应注意避免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D若来不及转移时,可爬上高压电线杆、大树、屋顶避险待援,随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