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数据来源及变幅确定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53758152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6.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禽养殖数据来源及变幅确定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畜禽养殖数据来源及变幅确定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畜禽养殖数据来源及变幅确定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畜禽养殖数据来源及变幅确定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畜禽养殖数据来源及变幅确定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禽养殖数据来源及变幅确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禽养殖数据来源及变幅确定(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 业 源 减 排 核 算 畜 禽 养 殖 数 据 选 取 分 析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2年6月,提 纲 1、畜禽养殖数据来源选取依据 2、畜禽养殖量变化率确定依据 3、规模化率变化率确定依据 4、专业户占比变化率确定依据 5、各地核算上报数据注意事项,1、畜禽养殖数据来源选取依据,(1)畜禽养殖统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国调队数据 中国农业年鉴:畜禽养殖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数据 中国畜牧业年鉴:畜禽养殖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畜牧部门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核算体系畜禽养殖数据1996年以前为各级统计部门逐级上报数据。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以后,由于畜牧业产品年报数据与普

2、查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普查结果对畜牧业年报数据进行了修正。1999年以后,国家统计局在部分地区开展了猪、牛、羊、禽等主要畜禽品种的抽样调查,并用抽样数据作为国家定案数据使用。未开展抽样调查的地区和品种,仍使用各级统计部门逐级上报数据。2007年,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对20002006年畜牧业年报数据进行了修正。2008年,建立了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制度,猪、牛、羊、禽等主要畜牧业数据均以抽样调查数为法定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核算体系,全面统计方法根据农林牧渔业统计调查制度,2008年国家统计局已经明确分工:猪、牛、羊和家禽属于国调队统计。全面统计负责其它畜禽等生产统计报表,但各省实际工

3、作中,各级统计部门依然按照以前的制度对猪、牛、羊和家禽养殖量进行了全面统计,两套数据将逐渐按照新规定和分工实现对接。在国家农林牧渔业统计调查制度指导下,具体调查方法由各省区市统计局自行确定。林业、渔业等行业数据由林业和渔业部门负责统计,调查方法由行业部门自行确定。 抽样调查方法根据农林牧渔业统计调查制度,畜牧业的猪、牛、羊和家禽,国家实行以省为总体的抽样调查,并对生猪调出大县实行以县为总体的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推算全省总量,上报国家进行区域平衡和调整之用。,畜牧部门统计数据核算体系,全面统计方法全面统计范围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行政区域内的全部畜禽生产单位。 抽样统计方

4、法抽样定点调查主要依靠固定监测点,涉及畜产品价格监测县、畜禽生产监测样本村、户和重点监测企业等单位。 畜牧业生产和畜牧专业年报、畜牧生产季报采用全面统计方法;固定监测点畜禽生产半年报和月报、畜产品价格周报、重点跟踪企业月报和周报等采用定点统计方法。 报表制度为了使畜牧业统计数据更具有准确性和时效性,农业部制定了畜牧业生产及畜牧专业统计报表制度(农牧发20082号)。,报表制度统计报表包括:年度畜牧业生产和畜牧专业情况、半年固定监测点畜禽饲养规模情况,季度畜牧业生产情况、月度固定监测点畜禽生产情况,每周畜产品及饲料价格情况,每周蛋鸡/肉鸡养殖企业产品价格情况等,共计32张表。统计表格下发到各省、

5、自治区、直辖市及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主管部门及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在保证满足畜牧业生产及畜牧业统计监测报表制度要求的前提下,具体制定各省(区、市)或监测范围内实施的基层和企业填报的表式。统计项目侧重于奶量、奶产品加工等数据,与畜牧生产数据互相补充、佐证。,农业部门数据有减排核查核算涉及的五类畜禽养殖数据,而国家统计局数据则只有家禽等总称,不分细类;农业部门数据是按养殖规模进行的分栏统计数据,且具有相应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详细信息,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每类畜禽不分规模,只公布养殖总量。,(2)数据关系,总体上,畜牧部门数据比国家统计局数据高出25%左右

6、。,2007-2009年统计数据与生产数据全国总量对比,统计部门与畜牧部门的统计数据差异主要受统计体系差异、历史数据沿革和政策引导等三个方面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在第二次农业普查(2007年)后的数据校正和调整是引起两套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部分地方历史遗留问题明显(可能表现在两套数据同时偏高或者偏低)、部门利益及政策补贴等政策使得畜牧部门统计数据与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的差异进一步拉大。,数据差异原因分析,国家统计数据和畜牧部门统计数据关系: 根据多方调研和综合分析,国家统计数据相对权威,更贴近实际值,畜牧生产数据则相对虚高。而且在不同区域,具体数据差异的大小及其实际数值的比对结果不尽相同。畜

7、牧部门生产统计数据,存在一定虚高现象,但由于其具有分规模统计数据和相应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详细信息,并且农业部门是畜禽生产主管职能部门,选用该套数据有利于农业部门协调组织生产和减排之间关系,有利于农业减排工作的推进,所以最终选用农业畜牧部门生产统计数据作为“十二五”农业源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畜禽养殖数据基数。,(3)选取依据,采用农业部门数据利于部门协调:农业部门是畜禽生产主管职能部门,选用该数据利于协调农业生产和污染减排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农业减排工作的推进,所以选用畜牧部门数据作为“十二五”农业源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畜禽养殖数据基数。 畜牧养殖数据与污普更新数据范围对应问题为统一数据口

8、径,采用农业部门畜牧养殖数据后,将 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中养殖专业户和规模化(养殖小区)养殖规模划定边界进行了更新调整,使数据结构完全匹配。 国家统计局数据总量较为可靠,但空间分布上精度较畜牧统计数据较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畜禽养殖业排放量核算涉及的养殖量、变化率等数据原则上采用省级农业畜牧部门提供的快报数据。如无快报数据,按照中国畜牧业年鉴公布的各地近十年各类畜禽养殖数量的年际变化率均值测算。核算期核算数据与中国畜牧业年鉴最终公布数据存在差异的部分在下一年度核算时予以修正。”,关于细则中提到的“核算期核算数据与中国畜牧业年鉴最终公布数据存在差异的部分在下一年度

9、核算时予以修正。”具体办法:2011年农业源减排核算结果是依据畜牧部门快报数据得到的,畜牧业统计年鉴发布2011年养殖量数据后,在2012年减排核算时予以修正,“多退少补”,即:少算部分追加在2012年养殖量中,多算部分在2012年养殖量中予以扣除。,关于快报数据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各省上报的快报数据明显偏离合理范围(养殖数量、规模化比例与近十年畜禽统计数据变化趋势明显不符的),地方必须提供合理解释及相关确认文件,核算组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计算用养殖量。 鉴于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数据库中个别省份部分畜种养殖数量与畜牧业统计年鉴数据存在差异,依照“遵循基数”原则,以2010污染源普查动

10、态更新调查数据库中养殖量为参照判定2011年上报养殖量数据的合理性,对于变化幅度不在合理范围的,以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数据为基数推算2011年减排核算用养殖量。,2、养殖量变化率确定依据,2011年半年及年底农业源污染物减排核查核算中,各省上报的畜禽养殖预测数据与历年相比,变化幅度过大,对核查核算结果有较大影响,各地需依据近年全国及各省养殖总量年均变化统计分析得出的趋势分析结果为基础,以掌握数据总体水平和变化趋势。,(1)全国养殖总量变化,2007-2010年全国畜禽养殖总量年际变化率统计,猪养殖总量变化:,2007-2010年全国生猪养殖量平均年际变化率为5.2%。81%的省份(

11、25个省)年均养殖总量是增加的。64%的省份(20个省)养殖总量年际变化率在10%以内;其中,11个省变化率在5%以内;8省(山西、辽宁、湖北、海南、云南、西藏、青海、宁夏)年际变化率在10%到20%以内。3省(吉林、黑龙江、新疆)养殖总量年际变化率大于20%。,奶牛养殖总量变化:,2007-2010年全国奶牛平均变化率为3.2%。58%的省份(18个省)年均养殖总量是增加的。77%的省份(23个省)养殖总量年际变化率在10%以内;其中,15个省变化率在5%以内;6省(河北、辽宁、黑龙江、安徽、河南、贵州)年际变化率在10%到20%以内。1省(吉林)养殖总量年际变化率大于20%。,肉牛养殖总量

12、变化:,2007-2010年全国肉牛平均变化率为2%。48%的省份(14个省)年均养殖总量是增加的。73%的省份(22个省)养殖总量年际变化率在10%以内;其中,9个省变化率在5%以内;4省(河北、贵州、云南、青海)年际变化率在10%到20%以内。4省(吉林、黑龙江、湖北、宁夏)养殖总量年际变化率大于20%。,蛋鸡养殖总量变化:,2007-2010年全国蛋鸡平均变化率为3.3%。71%的省份(22个省)年均养殖总量是增加的。55%的省份(17个省)养殖总量年际变化率在10%以内;其中,12个省变化率在5%以内;35%的省份(11个省)年际变化率在10%到20%以内。3省(湖南、海南、青海)养殖

13、总量年际变化率大于20%。,肉鸡养殖总量变化:,2007-2010年全国肉鸡平均变化率为9.7%。83%的省份(24个省)年均养殖总量是增加的。55%的省份(16个省)养殖总量年际变化率在10%以内;其中,6个省变化率在5%以内;5省(江苏、河南、重庆、云南、宁夏)年际变化率在10%到20%以内。8省(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养殖总量年际变化率大于20%。,2011年半年及年底农业源污染物减排核查核算中,很多省份上报的畜禽规模化养殖比例很大,与近年规模化比例年均增长水平出入较大,也无合理解释,对核查核算结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数据最终核算通过分析近年全国及各省畜禽规模

14、化养殖比例年均变化率对各省数据进行了约束和规范,在本省近年养殖总量增长范围以内的可接受上报数据,范围以外的则不予认定,采用往年数据作为基数,通过年均增长率估算该省当年规模化养殖数量。,(2)养殖总量数据变幅确定,3、规模化率变幅确定依据,全国2007-2010年畜禽规模化率年均增幅统计,生猪规模化养殖率变化,2007-2010年全国生猪规模化比例年均增幅为4%。29个省规模化养殖比例逐年提高,上海、福建2个省维持不变。31个省规模化养殖年均增幅都在10%以内;其中,26个省年均增幅在5%以内;5个省年均增幅在5%-10%之间。江西、河南两省年均增幅最大,为8%。,奶牛规模化率变化:,2007-

15、2010年全国奶牛规模化比例年均增幅为5%。25个省规模化养殖比例逐年提高,浙江、云南两省维持不变,湖南、广东两省规模化养殖比例年均降低1%。27个省规模化养殖年均增 幅都在10%以内;其中,19个省年均增幅在5%以内;6个省年均增幅在5%-10%之间。贵州、河北两省年均增幅在10%-20%之间,分别为16%和20%。,肉牛规模化率变化:,2007-2010年全国肉牛规模化比例年均增幅为2%。21个省规模化养殖比例逐年提高,福建、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陕西、宁夏7省规模化年均增幅为零。吉林、新疆两省略有下降。28个省规模化养殖年均增幅都在10%以内;其中,27个省年均增幅在5%以内;青海省年

16、均增幅最大,在5%-10%之间,为7%。,蛋鸡规模化率变化:,2007-2010年全国生猪规模化比例年均增幅为4%。26个省规模化养殖比例逐年提高,海南、宁夏2省维持不变。28个省规模化养殖年均增幅都在10%以内;其中,23个省年均增幅在5%以内;5个省年均增幅在5%-10%之间,最大增幅为6%。,肉鸡规模化率变化:,2007-2010年全国生猪规模化比例年均增幅为4%。23个省规模化养殖比例逐年提高,重庆、宁夏2省维持不变。27个省规模化养殖年均增幅都在10%以内;其中,23个省年均增幅在5%以内;4个省年均增幅在5%-10%之间。内蒙古年均增幅最大,为10%。,2011年半年及年底农业源污染物减排核查核算中,很多省份上报的畜禽规模化率与上年出入较大,无合理解释,对核查核算结果影响较大。数据最终核算通过分析近年全国及各省畜禽规模化率变幅对各省数据进行了约束和规范,在本省近年规模化变幅以内的原则上可接受上报数据,范围以外的则不予认定。,4、专业户占比变幅确定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