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休克期补液量计算

上传人:0 文档编号:53756205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烧伤休克期补液量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烧伤休克期补液量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烧伤休克期补液量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烧伤休克期补液量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烧伤休克期补液量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烧伤休克期补液量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烧伤休克期补液量计算(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烧伤休克期补液量计算 烧伤泌尿外科 刘娇 2016年10月28日,烧伤休克期,休克期的概念:烧伤后48-72小时内,无论病人是否发生休克,均称为休克期。 烧伤休克可危及生命。液体治疗重在及时。烧伤休克期渡过不平稳常由于补液延迟、长途转送或气道通畅问题未于解决等。较长时间的组织缺血缺氧,既容易引发感染,又损害了多个内脏,从而影响全病程的平稳以及能否成功救治。 液体疗法是防止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烧伤休克期的表现, 尿量减少:成人120次/min,脉搏细速无力 口渴 烦躁不安,神志淡漠 恶心呕吐,应激性溃疡 末梢循环不良,指端发绀 血压和脉压差的变化:血压下降,脉压差4KPa 血氧饱和度下降,烧

2、伤面积计算,烧伤面积是以烧伤部位与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 1、手掌法:伤员自己掌的面积,等于自己身体面积的1%计算。 2、新九分法: 头、颈、面各占3%,共占9%; 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共占18%; 躯干(前13%、后13%、会阴1%)共占27%; 双下肢(两大腿21%、两小腿13%、双臀5%、足7%)共占46%。 3、小儿:小儿头大,肢体较大小,需用另外用公式计算。,烧伤面积计算,手掌法:伤员本人5指并拢的一侧手掌约为体表总面积的1%。,新 九 分 法,烧伤面积计算,烧伤面积计算,小儿: 头面颈部面积()9(12年龄) 臀部及双下肢面积()46(12年龄),烧伤分度

3、,烧伤分度表,烧伤补液计算公式,烧伤补液计算公式,烧伤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后胶,烧伤补液的分类,晶体:0.9%NaCl、乳酸林格氏液、林格氏液、5%GNS、碳酸氢钠、其它平衡盐溶液 胶体:全血、血浆、白蛋白、代血浆、淀粉类、 右旋糖酐类、明胶类 水分:5%葡萄糖、10%葡萄糖,烧伤补液方法,烧伤补液的监测,成人尿量以维持3050ml/h为宜; 心率120次/分,收缩压为90mmHg,脉压20mmHg以上; 呼吸平稳。,休克期补液的护理,1、入院后评估 对病人的烧伤面积、深度、烧伤时间、生命体征、入院前的处理(包括已输入的液体种类、量)、有无呼吸道烧伤及其他合并伤等进行评估,为制定

4、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休克期补液的护理,2、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一般采用静脉留置针选择体表大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大隐静脉等)进行穿刺,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粗后细。静脉穿刺困难者,可行深静脉插管或静脉切开。休克期内要保证有2条以上静脉通路,液体24小时维持。,休克期补液的护理,3、补液速度和方法 (1)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晶胶搭配、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 (2)烧伤后1-2h内先输入晶体液1000-2000 ml,再输入胶体液,在伤后3-4h内输入胶晶总量的30%,伤后第一个8h输人总量的60-65%可能更符合实际需要。水分平均输给。部分烧伤患者由于伤后补液不及时或补液不够,造成

5、复苏不当,这些延迟复苏者需要显著增加补液量。在第一个24h纠正低血容量状态后,第二个24h的输液速度就可以均速滴入。补液时要根据各种监测指标调整输液速度,防止补液不足或过量。注意不可将液体在白天全部输注完毕,以免夜间创面持续渗液却未能及时得到补充,使休克期延长。,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尿量 监测每小时尿量是评估休克是否纠正的重要指标之一。应每小时观察记录1次,观察尿液的颜色、PH值、尿比重的变化。排除尿管因素外,少尿或尿量过多又是鉴别补液量不够或过量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补液复苏至少要维持尿量在50ml/h 左右,最好达到80-100ml/h 。小儿尿量每公斤体重每小时1毫升左右。强调患者休克严

6、重或病情不平稳的情况下,要10 30min 观察一次,如出现尿少或血尿要加快输液速度,特别是要加快胶体的输注速度,必要时碱化尿液,保护肾功能。利尿剂要在充分扩容的前提下使用。,休克期补液的护理,4、严格无菌操作 静脉穿刺加液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输液器每日更换一次:深静脉穿刺处每日更换敷料一次:通过或靠近创面穿刺时,局部覆盖抗生素纱布并定时更换。,休克期补液的护理,5、保持液体通畅 输液管要妥善固定,勿受压、扭曲;输注高浓度或粘稠的液体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如穿刺处有红肿,应重新更换穿刺部位;注意预防空气栓塞。,休克期补液的护理,6、注意配伍禁忌 休克期使用的药物种类多,要注意配伍禁忌,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7、书写护理记录 详细记录各时间段的出入液量,分别记录好所输入的晶体、胶体、水分及特殊用药;记录各监测指标,以便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补液方案。,总结,病人入院后我们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合理安排输液量及液体种类,及时的调整补液方案,迅速恢复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病人休克期平稳过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