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损伤的治疗对策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756138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10.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损伤的治疗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颈椎损伤的治疗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颈椎损伤的治疗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颈椎损伤的治疗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颈椎损伤的治疗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椎损伤的治疗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损伤的治疗对策(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椎损伤的治疗对策,分 类,上颈椎损伤,枕颈脱位、寰椎骨折、寰枢椎脱位、 齿状突骨折、绞形骨折、 其他枕颈不稳及寰枢椎不稳,下颈椎损伤(Allen和Ferguson分类),压缩屈曲、垂直压缩牵拉屈曲、压缩伸展牵拉伸展、侧屈,下颈椎损伤(通用分类),屈曲压缩骨折、 椎体爆裂骨折、 单侧关节旋转脱位、双侧关节脱位绞锁、 屈曲型骨折脱位、伸展型骨折脱位, 寰椎骨折,Jeffenson(1920), 齿状突骨折,Anderson分类型:齿突尖斜形撕脱骨折型:齿突腰部骨折型:齿突基底部骨折,涉及枢椎体,误诊原因:,正位有,侧位没有; CT重建层厚太厚造成阶梯状假象; 枢椎软骨结合残迹。, 绞形骨折,Ha

2、ngmam骨折, 或外伤性枢椎椎弓根骨折,型:双侧关节突间部骨折,或邻近的上、下关节突骨折,无成角,枢椎移位3W:晚期并发症, 院前处理,评 估 复 苏 制 动 解 救 转 运, 入院后处理,脊髓损伤的干预和治疗核心,减少脊髓的继发损害 内容:颈椎制动(临时/永久)完善呼吸道管理恰当的血液动力学处理维持脊髓充分的氧合作用,一、早期生命支持,维持有效呼吸 (吸氧、气管切开、动脉血气分析、氧饱 和度监测) ; 足够的循环血容量(失血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 注意水电平衡、营养和能量; 预防肺部感染和消化道溃疡。,二、严格的颈部制动,颅骨牵引、颈围、Halo支具,牵引:,目的:制动、复位、减轻脊髓压

3、迫、减少继发损害。 方法:屈曲型 过伸位伸展型 微屈位不明或早期 中立位 重量:维持2-4Kg复位C3,4 4.5Kg,每下一个节段增加1.5-2.5KG,三、脊髓的保护治疗,类固醇(甲强龙) 神经节苷脂(GM1) 钙离子通道抑制剂(尼莫通) 阿片拮抗剂(钠络酮) 脱水剂(20%白蛋白等) 高压氧仓,高压氧治疗:,目的:通过提高血液含氧量,进而增加脊髓组织中的含氧量,改善局部细胞缺氧,促进损伤部位新生成的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减轻因缺氧导致的损害。 方法: 0.5-0.25MPa每次2h,每天1-2次10-14天为一疗程,甲强龙使用方法(NASCI3推荐),伤后3h内:冲击 :30mg/Kg,1

4、5分内注射完维持:5.4mg/ (Kg.h),随后24h 伤后3-8h:冲击 :同上维持:同上,随后48h,四、影像学检查,X线片 CT MRI,五、诊断,病史 体检 影像学检查,脊髓完全性损伤与不完全性损伤鉴别,不完全损伤:足趾有自主性微动;足趾残留位置觉;马鞍区有感觉;肛门括约肌反射存在;尿道球海绵体反射存在。,四种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综合征,前脊髓综合征 后脊髓综合征 中央脊髓综合征 脊髓半切综合征,前脊髓综合征,脊髓前2/3受损而后1/3正常; 触觉、痛觉和温觉丧失,震动觉和位置觉存在。 预后与损伤程度和平面有关,后脊髓综合征,震动觉和位置觉丧失,粗触觉存在。 预后尚可。,中央脊髓综合征,

5、上肢症状重于下肢症状(部分仅表现为上肢痛觉过敏),肛周感觉存在。预后较好,可行走。,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综合征),同侧肌力减弱与本体感觉消失; 对侧痛觉及触觉消失。 预后较好,可恢复行走。,六、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仍有争议(包括费用、方法、随访标准等 保守治疗:没有神经损伤的稳定性颈椎外伤 手术适应证:不稳定颈椎外伤合并椎管狭窄症特殊类型的骨折,稳定性颈椎损伤:,稳定的椎体压缩骨折 没有移位的椎板骨折 侧块骨折 棘突骨折,手 术,手术时机,黄金时间:24h内 危险时段:2472h 安全时段:47d,手术目的,恢复颈椎序列 重建颈椎稳定性 避免进一步的脊髓损伤 改善神经功能

6、 便于护理和早期康复,气管切开与手术,气管切开:颈5以上损伤;水肿向上漫延;吸烟史;肺部感染 手术:吸氧下,氧饱和度在95%以上。,一、上颈椎损伤手术问题,齿状突骨折:,齿状突拉力螺钉固定术 后路寰枢椎融合术 经口咽松解复位钛板固定术,齿状突拉力螺钉固定术(NaKanishi 1978 Magerl 1979 ),适应:单纯型或不稳定型 禁忌: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骨折超过3月,横韧带断裂,桶状胸或短颈畸形,1-2枚螺钉固定(Sasso),直径3.5mm或4.5mm 螺钉可偏前,不可偏后,合并损伤的处理,齿突骨折伴颈1后弓骨折 后路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术(Magerl术)齿突骨折伴可复性颈1,2脱位

7、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术 齿突骨折伴难复性颈1,2脱位 枕颈融合术,后路寰枢椎融合术,Gallie及Brook钢丝植骨融合术:危险性高,固定强度差 Apofix固定:依赖植骨,后弓需完整 环枢关节突螺钉固定术(Magerl术):优于以上内固定且寰椎后弓切除减压不受影响,寰枢椎融合Books法,Apofix固定,Magerl术, 经口咽松解复位钛板固定,固定坚强难度高,感染多, Hangman骨折,颈2椎弓根固定(稳定性) 颈1,3椎弓根固定 前路颈2,3椎间盘切除、植骨、钛板固定(合并颈2,3椎间盘突出) 前路颈3椎体大部切除、植骨、钛板固定(型骨折),寰枢椎脱位,颈1,2椎弓根固定 后路经寰枢椎

8、关节突融合术(Magerl术) 后路枕颈融合术,后路枕颈融合术,不可整复的寰枢椎骨折脱位并伴局部不稳定 寰枢关节脱位造成脊髓压迫需行后弓减压 枕颈部畸形合并寰枢关节脱位造成脊髓压迫需行后弓减压者,二、下颈椎损伤手术问题,手术时机,同 前,术前准备,重视围手术期管理 颅骨牵引及适当手法复位,手术原则,恢复颈椎正常序列 彻底减压 恢复椎间高度和生理弧度 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术式选择,前路减压钛板内固定:不稳定的下颈椎损伤,椎间盘突出或椎体爆裂骨折,有骨折块或软组织突入椎管,运动性损伤为主的脊髓损伤。 后路减压复位侧块螺钉内固定:椎板骨折块突出椎管,陈旧性骨折脱位牵引未复位者,感觉性损伤为主。 联合

9、入路,前 路,后 路,前后路之争,倾向于前路,但严重的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手术主要是恢复序列,不是恢复神经功能,前后路影响不大。,前路手术,优点: 体位改变少,可降低继发性损伤;易处理椎间盘;可恢复颈椎正常排列及椎间隙高度和生理弧度,恢复椎管的有效容积;可重建即刻稳定,利于早期康复。 缺点:处理绞锁关节较难。,后路手术,优点: 关节突绞锁复位容易,椎弓根固定可获得即刻稳定。 缺点:不能处理合并的椎间盘损伤或突出;骨折脱位 复位后损伤或突出的椎间盘可进一步突向椎管 内,造成继发损伤。术前必须MRI检查,确定没有椎间盘损伤或突出。,前路手术操作规程,复位:单侧关节突绞锁 撑开即可复位双侧关节突绞锁

10、需椎体次全切除,再用Caspar椎体牵开器撑开;必要时“前后前” 减压: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除 恢复椎间高度:撑开 固定:重建稳定性,尽可能用短节段固定,手术注意事项,后侧牵张性损伤或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脊髓损伤,应前后路同时手术固定; 骨折固定不可随意扩大固定范围; 骨折脱位不宜用Cage后侧固定,三、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特殊类型脊髓损伤,病理基础,发育性椎管狭窄、OPLL、先天性颈椎融合、颈椎间退变性巨大骨刺等。 X线片示:椎管与椎体矢状径0.75,损伤特点:,轻微外伤就可致急性脊髓损伤,但无骨折脱位; 大部分为不完全损伤; 手术治疗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早期手术优于晚期手术; 疗效比骨折

11、脱位造成脊髓损伤好,但比脊髓型颈椎病差; 合并颈椎病的疗效与手术时机呈负相关,与病程呈负相关。,手术时机,伤后2个月内,不超过一年, 合并颈椎病者不迟于34周。,手术方式,减压: 减压范围根据受压范围,不是水肿范围。 稳定: 内固定,术式选择,前路:局限性,脊髓腹侧压迫。 后路:多节段,脊髓腹背侧压迫。,四、急性中央脊髓综合征,过伸损伤引起,常无骨折。,病理,后仰过伸时,前方椎体后壁和后方黄韧带及关节突相互挤压,使容积减少。原有椎管狭窄,则更易受损。 灰质受到前后夹击,灰质血供多,灰质代谢高 同样情况中央区易受损伤。,非手术治疗:,恢复慢,常留有部分瘫痪,方 法:甲强龙、GM-1等,手术指征,脊髓压迫;动力位片颈椎不稳;MRI:前纵韧带断裂,椎间盘信号改变,脊髓信号改变。,手术时机,越早越好,伤后一个月手术仍有部分改善。,手术方法,内固定 建立稳定性 撑 开 扩大椎间隙,解除髓性和韧带压迫;恢复高度和正常弧度。 减 压 扩大容积,减压,前路优于后路 范围根据MRI脊髓信号变化范围 融合范围,谢 谢,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