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原因及对策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755897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原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原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原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原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原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原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原因及对策(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原因及对策,主要内容,概 述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原因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对策 结 语,主要内容,概 述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原因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对策 结 语,定义,定义: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是指肾脏组织受损后健存肾单位的残留功能,包括清除毒素、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多种内分泌功能。,意义,RRF的存在有利于机体排泄和降解某些中、小分子物质;维持机体水盐平衡;能产生一定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及活性维生素D,促进造血和维持钙、磷平衡,改善患者贫血与营养状态,预防和延缓血管钙化,避免肾性骨病等并发症的提早出现。

2、 现有研究资料显示,RRF的存在与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ADEMEX研究显示增加腹膜小分子溶质的清除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无影响,而RRF可能更为重要。,主要内容,概述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原因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对策 结 语,透析患者RRF 丧失的原因,高蛋白饮食,透析 模式,炎症,基础肾脏病进展,透析材料 生物相容性,ACEI和ARB 不恰当应用,高血压,RRF丧失,脂质代谢异常,肾毒性药物 及造影剂,心力衰竭,原发性肾脏疾病的性质对RRF有很大影响,由肾小球疾病所致ESRD患者的RRF丧失速度快于肾小管-间质疾病的患者。 继发性肾脏病(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所致E

3、SRD,虽已接受腹透治疗,仍需密切关注原发疾病的治疗,否则RRF将很快丢失。,1基础肾脏疾病,高血压是RRF快速下降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可加剧残存肾单位的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引起肾脏小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管壁肥厚、管腔狭窄,引发残存肾单位的缺血性病变,导致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并进一步激活RAAS。 透析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和尿量的减少具有相关性:MAP105mmHg患者残余肾尿素清除率显著低于MAP105mmHg患者。,2高血压,透析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合并疾病,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肾小动脉硬化。不恰当地使用ACEI或ARB会加重肾脏缺血,导致RRF快速下降,3 ACEI和ARB

4、的不恰当应用,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速残肾功能丧失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脏血流量减少,导致RRF迅速下降。 合并心衰的患者,其体内血流动力学本身即存在严重异常,故RRF丧失速度明显增加。,4心力衰竭,腹透超滤量过多(如不恰当地使用高渗透析液)可导致机体血容量减少,加重肾脏缺血,使尿量迅速减少,肌酐清除量显著降低。 残余肾KT/V下降速率和残余肾肌酐清除率下降速率与超滤量呈正相关。 临床也会发现超滤量过多的新PD患者,尿量较透析前明显减少。 HD 时患者体内有效血容量和渗透压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导致机体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状态,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加重肾脏的损伤和RRF 的丢失。,5

5、透析模式,腹膜透析液中所含的葡萄糖降解产物(GDPs)是PD患者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CEs)的主要来源,ACEs可影响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肾小球硬化。 HD 治疗时,由于血液和透析膜的直接接触,导致补体系统的活化,同时激活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使细胞因子释放增多,造成肾脏的损伤。,6透析材料生物相容性,腹膜炎是RRF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机制可能与全身炎症和潜在的肾毒性抗生素的使用相关。 腹膜炎时,细菌产物激活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因子(IL-1、IL-8、TNF等),诱发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导致残余肾小球的硬化,加剧RRF下降。 RRF的丢失是引起新的PD患者炎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低RRF

6、和炎症共存可加剧彼此对患者生存率影响。,7腹膜炎,慢性进行性肾损伤时,常伴随脂质代谢异常,脂质在介导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脂血症是RRF下降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脂蛋白能促进系膜细胞的体外增生,促进其产生PAF及TNF ,加重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损伤。,8脂质代谢异常,高蛋白饮食会加重尿毒症患者的氮质潴留,进而加重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及高血流的“三高”状态,促进肾小球硬化,影响患者RRF。 蛋白在肾脏排泄及重吸收过程中可诱导炎性介质释放,致残余肾组织进一步损伤。,9高蛋白饮食,透析患者长期大量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肾毒性抗生素及某些中药等,可能加重肾组织损伤

7、,促进RRF恶化。 造影剂的使用有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使RRF进一步下降。,10肾毒性药物及造影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否对腹膜透析患者RRF的下降有影响尚存在争议。有研究显示,PD患者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使用与RRF的下降无相关性。,主要内容,概 述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原因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对策 结 语,积极治疗原发病可减轻肾脏的损害,延缓RRF的进一步恶化。 虽然ESRD患者已接受透析治疗,但肾脏病变仍在继续发展,如果放弃原发病的治疗,RRF将很快丧失。 控制狼疮活动、稳定血糖、控制血压等有益于避免RRF快速丢失。,1原发病的治疗,积极纠正可逆因素,维持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稳定,

8、对于透析患者RRF的保护非常重要。 可逆性因素: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高血压未经控制或降压治疗不理想;容量超负荷或容量不足;尿路梗阻;各种急慢性感染;心功能不全等。,2及时纠正加重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ACEI或ARB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能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起到保护肾脏,延缓RRF下降的作用。 雷米普利治疗组CAPD患者残余GFR的下降速度和发生无尿的患者数均低于对照组。 缬沙坦治疗组的CAPD患者具有和对照组患者相似的血压水平,但缬沙坦却能减缓RRF的下降速度。,3控制血压、保护残肾功能药物的应用,利尿剂的使用对透析患者也有一定益处。有研究显示

9、应用利尿剂能减轻患者的体质量,降低血钾水平,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而持续给予利尿剂较间断给予利尿剂能更有效的保护患者的RRF。 透析患者血压控制达标非常重要,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往往需要多种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限制水钠摄入是减轻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最简单、有效的措施,良好的容量控制可改善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对RRF的保护也明显有益。 当患者容量超负荷时,往往采用高浓度PD液超滤脱水,虽然可以快速减轻容量负荷,但不可过度使用。过量超滤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对RRF是有害的。HD超滤脱水则可导致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RRF快速丢失。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低盐饮食,合理控制饮水量。,4容

10、量负荷的控制,日常饮食注意水盐摄入平衡,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g/d以内,严格限制水的摄入量。,K/DOQI指南推荐:PD患者蛋白质摄入量 1.2 g/(kgd) 1.3 g/(kgd),能量摄入 30 kcal/(kgd) 35 kcal/(kgd)。 质疑:1.2 g/(kgd)1.3 g/(kgd)的蛋白质摄入会导致血磷升高、酸中毒等,从而影响透析充分性。 有调查显示PD病人蛋白质摄入量0.65g/(kgd)加上腹透液中丢失的蛋白质量,能保持氮平衡。,5保证蛋白质、能量摄入,透析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同样需要考虑肾毒性因素的影响,避免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 尽可能不做造影剂检查,在必须的情况下要考

11、虑对肾脏影响小的造影剂,如等渗非离子型造影剂,并加强水化等保护措施,避免损伤RRF。,6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和造影剂,低糖透析有助于保护RRF,这可能与病人体内血糖降低和葡萄糖降解产物减少有关。 用中性、更接近生理pH值、低葡萄糖降解产物的透析液,可显著增加尿量,有利于保护RRF 。 腹膜透析治疗中不应该要求过高的超滤量,应综合选择合适的、能够长期坚持应用的透析剂量,延缓RRF丢失的时间。,7选择合适的透析液和透析剂量,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表明,使用高通量、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聚砜膜和聚丙烯晴膜) 、碳酸氢盐缓冲液、超纯透析液的HD 患者,其生存率和RRF 下降速度与CAPD 患者相当。 短时每

12、日透析和夜间透析由于透析频率的增加和透析时间的延长,可以减少每次透析的超滤量,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因此能起到保护透析患者RRF 的作用。 有研究显示,对于尿量较多的HD 患者,2 次周和3 次周的透析可以达到相似的透析目标值,但2 次周的透析能更好的保护HD 患者的RRF,目前腹膜透析液,主要是利用葡萄糖作为渗透剂,而葡萄糖的某些代谢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可加速RRF下降。 以艾考糊精、氨基酸、多肽为渗透剂的透析液已在临床应用,含氨基酸PD液的生物相容性更好,对腹膜间皮细胞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更小。,8使用生物相容性更好的PD液,理想的PD液应该用碳酸氢盐作为缓冲液,如Physionea

13、l(碳酸氢盐和乳酸盐混合作为缓冲剂的双室袋系统),具有生理性pH值、生理性的碳酸氢盐浓度、较低的葡萄糖降解产物和乳酸水平等特点。 和乳酸盐PD液相比,Phsioneal具有改善腹腔巨噬细胞功能、保护腹膜间皮细胞、维持腹腔内环境稳定的作用。,制定合理的透析方案既是成功透析的关键,也是维持RRF的重要手段。 根据腹膜转运特点及RRF的状况选择PD类型及透析液浓度、时间和透析剂量,否则,会因不恰当的透析方式导致透析超滤量不足。 高通量、短时每日、夜间血液透析对延缓RRF下降有积极意义。,9制定合理的透析方案,-酮酸应用于患者,不仅可以改善其营养状况,纠正钙磷代谢的紊乱,还能充分利用体内的含氮代谢产物

14、,提高透析充分性。 研究发现,PD患者应用低蛋白饮食联合-酮酸治疗,对RRF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0-酮酸的使用,-酮酸保护RRF的机制: 由于转氨基作用消耗了体内氮质产物,并合成相应支链氨基酸(BCAA); -酮酸复合物还可促进蛋白合成、抑制蛋白分解和纠正血浆异常氨基酸谱的功效; -酮酸参与调整肾小管对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BCAA的转运功能。,主要内容,概 述 腹膜透析残余肾功能丧失原因 腹膜透析残余肾功能丧失对策 结 语,RRF可有效清除中分子物质及其他尿毒症毒素,具有重要的代谢内分泌功能,RRF的存在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 不能轻易将RRF与腹膜透析功能等同,不能简单地将RRF的丢失用增加腹膜透析剂量来代替。 导致RRF下降的主要原因:原发肾脏疾病的进展、心血管因素、ACEI和ARB的不恰当应用、透析相关因素、炎症、脂质代谢异常、高蛋白饮食、肾毒性药物及造影剂等。,提高对透析患者RRF下降因素的重视,加强针对性保护措施,可延缓透析病人进入无尿期的时间。,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