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专题复习材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48371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61 大小:56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专题复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美学专题复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美学专题复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美学专题复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美学专题复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专题复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专题复习材料(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学专题复习题第一章美学与美一、单项选择题: 1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 。 P13倒数第二自然段第二行 A “美是理式”B“美是和谐” C “美在关系”D“美是生活”B2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 美学家() 在 1750年出版美学 , 第一次明确提出创立一门新学科“埃斯特惕卡”(Asthetica)这就是今天所 谓美学。 P13倒数第一自然段第六行 A 鲍姆加登B 黑格尔C 费希纳D 康德A3在西方,美学从一开始就是()的一个分支。 P14第二行 A 哲学B 语言学C 文化学D 伦理学A420 世纪 20 年代,在()著名的 “移情说”的影响下,中国出 现首批美学理论。 P14倒数

2、第三自然段第二行 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希纳D 立普斯D520 世纪 5060 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出现了四大学派争鸣的繁荣局面, 其中主客观统一派的代表是() 。 P14倒数第二自然段第二行 A 吕荧B 朱光潜C 蔡仪D B6 ()是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美,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人所 组成的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各种制度、各种社会活 动中的美。 P19倒数第二自然段第一行 A 社会美B 自然美C 艺术美D 生活美A 7人们使用产品时,()所给人的愉悦感受以及使用的熟练自如、 得心应手,最能充分地体现出产品的美。P20倒数第一自然段第三行“功能美更 为重要 A 包装装潢B

3、产品结构 C 产品功能D 产品造型C8 ()是指 20 世纪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初兴起于美国,迅即风靡 整个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并迅速向世界其他地区渗透的一种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 潮。P32第二自然段第一行 A 民间文化B 高雅文化 C 大众文化D 后现代主义文化D 9 ()是指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形态。 P31倒数第一段 第一行 A 民间文化B 高雅文化 C 大众文化D 后现代主义文化C10 ()是指主要表达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 探索旨趣的文化形态。 P30 倒数第一段第一行 A 民间文化B 高

4、雅文化 C 大众文化D 后现代主义文化B 11 ()是指体现特定时代的群体整合、秩序安定或伦理和睦需要 的文化形态,往往代表政府及统治阶层的共同利益。P30 主导文化一段 A 主导文化B 民间文化 C 大众文化D 后现代主义文化A 12英国社会学家()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认为, 西方国家生活审美化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艺术亚文化的兴起, 二是将生活转 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三是日常生活中符号和影像的泛滥。P25 第二段第二行 A 费希纳B 阿尔都塞C 鲍姆加登D 费瑟斯通D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人的本质力量就是人的三个层次的整 体,这三个层次是:() 。P18

5、倒数第二段第一行开始 A 物质生产能力B 艺术生产能力 C 文化生产能力D 精神生产能力A C D 2 从美学历史发展来看, 美学的研究对象除了 “美” , 还包括() 。 P15 美学的研究对象一段A 艺术B 审美与审美关系C 美学范畴D 美育A B C D3美的存在领域主要包括: () 。P19倒数第三段 A 社会美B 自然美C 艺术美D 悲剧美A B C 4社会美作为社会审美存在领域大致可分为:() 。P19 倒数 第四行 A 生产美B生活美C人性美D 艺术美A B C 5 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 人性美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 。 P21 倒数第二段 A 生活美B 行为美C 心灵美D

6、 形体美B C D 6 高雅文化又称 “精英文化”、 人文文化,它的主要特征有: () 。 P30 倒数第一段 A 形式创新B 社会批判C个性化追求D 教化性A B C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 2 分,共 10 题)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也是自然人化的过程。( ) 2自然人化是同步进行的双重历史实践进程,即外在自然的人化与内在自 然的人化,也即客体自然的人化与主体自然的人化。( ) 3黑格尔美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诞生, 他因此被誉为“美学之父” 。( ) 420世纪 20 年代末至 40 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诞生,以蔡仪新美 学为代表。(

7、 ) 5劳动美,指劳动活动的合规律性形式。( ) 6理念论认为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显示了或令人想起人的美好生 活。( ) 7 形体美是形成心灵美的基础, 又是心灵美的外在显示。( ) 8主导文化指主要表达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 趣的文化形态。( ) 9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在通俗性和娱乐性方面颇为相似,也与大众文化一 样采用大众媒介、按市场行情和流行趣味成批生产。( ) 10日常生活审美化有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两个趋向:一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二是审美日常生活化。( ) 11后现代主义文化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相当于大众文化,二是前卫和 先锋文化。( ) 12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

8、个突出变化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 13所谓生产美就是指生产产品的美。( ) 14对于中国的大众而言, 在今天的生活空间特别是都市生活空间中,审美 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仍然很明显。( ) 14 四、实例分析题:(每题 10 分,1 题)一种观点认为,大众文化是毫无希望的商业文化。它是为了满足大量消费 而大批生产的文化。其观众是一群没有鉴赏力的消费者。大众文化是俗套的, 这是由已经和正在麻木的头脑被动消费的文化。 分析:请结合大众文化的涵义、特点、功能对以上观点进行分析评价。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阐述应该如何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 参考答案: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这在西

9、方和中国都有明显表 现。这个趋势的出现与两个 因素 有紧密关系: 一是消费社会、 消费文化和消费主 义意识形态的出现与流行, 二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与普及。传统社会的审美化 是局限于少数贵族精英或士大夫阶层的,不具备大众性与普及性。 当代社会的日 常生活审美化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与商品化、 物化同时出现的, 在 本质上不同于中国古代士大夫或西方前工业社会时代贵族的审美化的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审美化有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两个趋向:一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就是 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社会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质所 充满。二是审美日常生活化, 即聚焦于审美方式转向生活,并力图取

10、消艺术与日 常生活的边界。 2. 解释说明中国当代的审美文化形态。 参考答案: 从整体而言,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是一个容纳多重层面并彼此形成复杂关系的 结合体,它大致容纳了五种形态的文化,即: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 后现代主义文化、 民间文化。 在这五种审美文化中,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 化发展迅猛,对高雅文化形成了挤压和挑战。 主导文化是指体现特定时代的群体整合、秩序安定或伦理和睦需要的文化 形态, 往往代表政府及统治阶层的共同利益。 这种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教化性, 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统治群体制定的社会规范,以便教育、整合或感化社会 公众。 高雅文化是指主要表达知识分子的个体理

11、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 旨趣的文化形态。 它是对知识、人自身和世界的思考, 更强调正统审美文化的高 雅趣味,又称为“精英文化” 、人文文化。 大众文化是指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 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以营利为 目的的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第二, 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第三,故事的类型化。第二章审美感受一、单项选择题: 1 ()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从主体方面来看,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 , ”p36倒数第一段 A 黑格尔B 席勒C

12、马克思D 恩格斯C2 () : “一件艺术品,不论使用的手段是形式或声音,总是对我们 的直观能力发生作用,而不是对我们的逻辑能力发生作用。” P37“直觉性”一 段第二行 A 普列汉诺夫说B 黑格尔C 鲍姆加登D 康德A3当我们在欣赏达芬奇的著名油画蒙娜丽莎时,往往立即就会被蒙 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所吸引、 感染而迷失自我, 这是因为美感具有 () 的特征。考查美感的特征 A 客观性B 直觉性C 愉悦性D 差异性B4美感的()是指人们在感受美的事物时,会得到美的享受,获 得精神上愉快和喜悦。 P38 A 客观性B 直觉性C 差异性D 愉悦性D5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这句话形象

13、地说明了审美感受的 ()特征。 考查美感的特征 A 客观性B 直觉性C 差异性D 愉悦性C6鲁迅先生说:“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 ()也是造成美感差异性的重要因素。P40第一段,考查造成美感差异 性的原因 A 阶级B 时代C 民族D 历史A7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脑中产生了对审 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就是() 。P41倒数第二段第一句开始 A 审美感觉B 审美知觉 C 审美感知D 审美联觉A8荷花和荷叶在我国的传统绘画中,常常被画成黑色或灰色,称为墨荷, 然而,当人们在欣赏墨荷图时, 却没有人把荷花和荷叶看成黑色或灰色,而是根 据自己的审

14、美经验把它们感知想象为粉色和绿色,这是因为审美知觉具有 ()的特征。 P42 倒数第一段,考查审美知觉的特征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共同性D 恒常性D9 ()是对审美对象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 整体的把握。 P42 第一句 A 审美感觉B 审美知觉 C 审美理解D 审美联觉B10 ()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各种感觉之间出现的沟通、转移和互渗现象,也称通感。 P43 第三段第一句开始 A 审美感觉B 审美知觉 C 审美理解D 审美联觉D11 ()是指人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或联系到其他相关的事物 的心理过程。P43 倒数第二段 A 联想B 想象C 联觉D 感知A12 ()是指人脑

15、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创造新形象的心 理过程。 P44倒数第三段 A 联想B 想象C 联觉D 感知B13在欣赏中国的戏曲表演时,必须发挥() ,方能在看到演员挥 动马鞭绕场飞奔时, 在脑海中浮现出人们纵马驰骋、一日千里的生动景象; 在看 到演员手中摆动船桨和身体起伏时, 才能感受到船行水上、 随波逐流的诗情画意。 P45 第二段,不要死记,要掌握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的含义,相见44 页倒 数第三段 A 接近联想B 因果联想 C 再造性想象D 创造性想象C 14西方“移情说”的杰出代表是19 世纪德国美学家() 。P46 倒 数第一段 A 立普斯B 黑格尔C 鲍姆加登D 康德A1519

16、12 年,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发表论文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 原则的“心理距离说” ,首次提出了“心理距离说” 。P47 第六行 A 立普斯B 黑格尔C 布洛D 弗洛伊德C二、多项选择题:1审美感受的特征主要体现为() 。P37美感的特征 A 客观性B 直觉性C 愉悦性D 差异性B C D2造成美感差异性的主要因素有: () 。P39第二自然段最后一 行开始A 时代因素B民族因素C阶级因素D个体因素A B C D 3根据审美主体获得审美感受的不同程度,可以把审美感受划分为三个阶 段,这三个阶段是:() 。P49审美感受的动态过程 A 审美直觉B 审美理解C 审美体验D 审美升华A CD4先生在他的美学四讲中,从自然人化、积淀和文化心理结构 出发,依据人的审美能力(趣味、观念和理想)的拥有和实现程度,将审美划分 为三种形态,它们分别是: () 。P49第二段最后一行兼见注释A 悦耳悦目B 悦心悦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