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概论文献分析样本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47054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石化概论文献分析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石油石化概论文献分析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石油石化概论文献分析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石油石化概论文献分析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油石化概论文献分析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石化概论文献分析样本(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献分析报告题目:有关 VOC 的净化处理姓名:学号:1.焦向东,盛斌,陈梦霞,陈金胜,赵伟荣,胡月霞,黄园园. Pd-Pt-Ce/Al2O3催化剂在VOC 净化处理中的催化性能A. 工业催化 , 2016, 24(5):31-33. 【采用浸渍法制备Pd-Pt-Ce/Al2O3催化剂,考察贵金属Pd 和 Pt 负载量、助剂种类及负载量 “空速对催化甲苯燃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贵金属负载量和助剂可极大提高Pd-Pt-Ce/Al2O3催化剂活性,当Pd 和 Pt 质量分数分别为0.05%和 0.005%、助剂 Ce 质量分数为 1%时, Pd-Pt-Ce/Al2O3 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表

2、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空速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影响较为明显,适宜的空速低于20000h-1。】2.金伟力,山田健一郎,古木啓明,篠原修二,岡野浩志. 采用蜂窝状吸附转轮对VOCs 污染空气进行净化处理X .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第二卷: 1186-1191.【本文介绍的采用蜂窝状吸附转轮对VOCs 进行吸附浓缩净化的方法, 是基于多孔性吸附材料对 VOCs 有选择性吸附的原理, 对于低浓度、大风量的VOCs 污染空气进行高效率、低能耗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今后将成为减少VOCs 排放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由于生产行业不同 ,使用的VOCS 种类、废气排放条件等各不相

3、同。比如: 低沸点的VOCs 较难被吸附 , 而高沸点的VOCS 虽然吸附容易, 但是脱附较难, 或是由于发生聚合反应等使得VOCs 蓄积在转轮中而使其失活、发生劣化, 从而使该方法没有能够被广泛采用。可是随着环境立法的加强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 对于以往较难处理的含VOCs 废气的处理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一要求, 我们对VOCs 污染空气吸附净化装置进行了高性能化研究。】3.Mar a Hern ndez, Guillermo Quijano, and Ra l Mu? oz.Key Role of 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erforma

4、nce of VOC Biodegradation in Two-Liquid Phase BioreactorsX .Environ. Sci. Technol, 2012, 46 (7), pp 4059 4066. 【本研究评估了微生物特性对TLPB 中使用三种不同的己烷降解聚生体的VOC 生物降解性能的关键作用。当将硅油200cSt(SO200)加入到系统中时,稳定状态的己烷消除能力(EC)分别对于聚生体A(亲水性微生物)和B(100疏水性微生物)增加了8.7 和 16.3倍。在 SO200 存在下,与被剥夺SO200 的系统相比,Consortium C 支持第一稳定状态,其中 EC

5、s 增加 2 倍,随后疏水性改变(至100疏水性微生物)后EC 增加 16 倍。这项工作揭示细胞疏水性可以在TLPB 的成功执行中发挥关键作用。最后, 独立的一组实验表明,代文献分析报告谢物积累也可以严重抑制TLPB 性能,尽管存在SO200。】4.竹涛,戴亚中,陆玲,黄青,周金兰.VOCs 生物净化技术研究进展X .生物工程前沿:中英文版 , 2013(3):37-41.【 生物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运行费用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填料特性、长时间运行生物膜堵塞、动力学模型、微生物的驯化、高效降解菌的培养以及生物法处理技术安全性评价等

6、方面的研究,提出使用生物法净化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趋势,希望能够提高设备单位体积的去除能力、设备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带动生物法处理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及产业化。】5.刘崇华,周皓,杨磊,刘晓群,马楠.生物氧化装置净化VOCs 气体工程实践研究X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14, 30(2):9-11 . 【 采用生物氧化装置对重油炼油污水处理厂的臭气进行净化, 研究了 BRI 生物滤料对水溶性差的VOCs 在驯化期和稳定期的去除率, 测试了负荷冲击对装置的影响程度以及 NH3、 H2S 和 VOCs 三者的处理率与排放速率. 研 究发现 : VOCs 的去除

7、率在驯化期从 37增至 74, 进入稳定期后去除率浮动于84;负荷冲击试验中当臭气流量与浓度同时增加时, VOCs 去除率下降约 15;H2S 的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NH3 全部去除 , H2S与 VOCs 的排放速率分别为0.2 kg/h与 0.3 kg/h, NH3 无排放 .工程实践结果表明生物氧化装置对重油加工产生的恶臭气体净化效果较为理想。】6.孙立 ,吴旭景 .生物滴滤法净化VOCs 气体的研究进展X .广东化工 , 2016, 43(11):138-139.【目前有关生物滴滤法的研究大多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因缺乏可靠、充分的基础数据,且建立的生物滴滤法模型的通用性还较差,还不

8、能应用于控制大规模VOCs气体,尤其是工业VOCs 气体,其排放量大。此外,废气种类繁多,目前有关生物滴滤法净化 VOCs 的研究多局限于一种或一类有机气体。因此研究者今后应当多开展基础参数研究,建立可靠的数学模型;研究多组分VOCs 气体的降解条件,驯化培养能够适应多组分气体的优势降解菌,为生物滴滤法工艺的应用和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使生物滴滤法技术更好地朝着大规模化方向发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改善环境。】7.荀志萌,李照海,何娇,羌宁,覃兰雪,徐素玮,曹熠.大风量低浓度VOCs 气体二次吸附浓缩净化技术开发X .环境工程学报 , 2016, 10(1):283-288.文献分析报告【针

9、对许多生产工艺过程的VOCs 排放呈现出大风量、 低浓度和间歇排放的特点,本研究以活性炭和异丙醇为例进行了一种针对低浓度气体的吸附加中温再生二次吸附净化工艺的研发。 结果表明 , 在入口浓度约400 mg/m3时, 活性炭在 30和 70的平衡温度之间存在约4%的吸附有效工作容量。对再生能耗对比发现, 进口 VOCs 浓度越低 , 新工艺节能效果越明显。 吸附穿透曲线表明 , 随着过滤风速的减小 , 穿透前能处理的风量随之增加。 对于低浓度吸附净化过程, 采用中温脱附可以有效浓缩有机气体,最大可达5.62 倍。以上结果表明 ,对于低浓度吸附净化过程, 采用中温脱附加二次吸附可起到经济有效地浓缩

10、有机气体的作用。】8.王震文,修光利,詹天珍,徐方圆,吴来明,张萍,张大年.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净化复合芳香族VOCs X .环境工程学报, 2013, 7(6):2267-2272.【采用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 HFMBR )去除气态复合苯系物。挂膜后期, 生物反应器的去除效率可以稳定达到80%左右(去除能力 (EC)225 g/(m3.h)。 研究了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对于单一二甲苯以及混合二甲苯的性能, 并且发现 HFMBR对于去除单一二甲苯和混合二甲苯都有明显的效果, 去除效率均达到90%以上; 表明二甲苯之间竞争效应带来的相互抑制作用小。在低浓度的情况下 , 单一二甲苯和混

11、合二甲苯的去除能力呈线性增加,在高浓度阶段 ,去除能力增加变缓。比较了混合二甲苯与甲苯联合降解 , 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抑制作用,但相比传统生物反应器有明显的改善。与传统生物过滤系统比较而言, 膜生物反应器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9. 乔婷,王震文,修光利,杨然,张大年.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VOCs 废气 X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14(4):145-149.【采用聚偏氟乙烯 (PVDF)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HFMBR) 对二甲苯、乙酸乙酯单一废气以及复合废气的净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HFMBR 处理单一气态污染物, 气体停留时间t 控制为 10 s, 二甲苯进口浓度为1 88

12、2 mg/m3时, 降解效率 (RE)为 69%, 最大生化降解量ECmax 为 469.7 g/(m3 h); 而乙酸乙酯进口浓度为1 944 mg/m3时, RE 为 80%,ECmax 为 559.9 g/(m3 h)。HFMBR 处理复合废气 , 气体停留时间 t 控制为 10 s,复合气体中二甲苯、乙酸乙酯浓度各为1 920 mg/m3、2 017 mg/m3时,二甲苯 RE 仅为 44%, ECmax 下降至 301.1 g/(m3 h);而乙酸乙酯的RE 为70%,ECmax 仍高达 509.7 g/(m3 h)。 高浓度乙酸乙酯的存在对二甲苯产生了抑制作用,而二甲苯几乎不对乙酸

13、乙酯产生影响。】10. MohammadrezaFayaz,PooyaShariaty,John D.Atkinson,ZaherHashisho, John H. Phillips, James E. Anderson, and Mark Nichols.Using MicrowaveHeating To Improve the 文献分析报告Desorption Efficiency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VOC from Beaded Activated CarbonX .Environ. Sci. Technol, 2015, 49 (7), pp 4536

14、4542. 【由于装载有机化合物的活性炭的不完全再生,导致跟部积聚,缩短了吸附剂的使用寿命。在该研究中, 微波加热作为装载有正十二烷(高分子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珠状活性炭( BAC )的再生方法进行测试。将微波加热再生的能量消耗和解吸效率与导电加热再生进行比较。由于更快的加热速率和更低的热损失,使用微波再生完全再生吸附剂 (100解吸效率) 所需的最小能量为导电加热再生所需的最小能量的 6。吸附剂孔径分布和表面化学的分析证实,加热方法没有改变BAC 的物理 /化学性质。另外,气相色谱(具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证实,在解吸期间,再生方法几乎没有改变吸附物组成。本文通过证明吸附物质能量消耗和解吸效率的改善并显示稳定的吸附剂性质提出微波加热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活性炭再生的方法,特别是当存在高亲和力的VOC 吸附物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