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第2组(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46751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4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题报告第2组(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结题报告第2组(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结题报告第2组(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结题报告第2组(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结题报告第2组(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题报告第2组(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第2组(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之传承- 关于追寻在某地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的研究报告 关键词:文化名人学校: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 班级:高 一 1505班 指导老师: 黄强 组长:游子杰 组员:万高洁 刘聪 邓世杰 谢家诺2016 年 6 月关于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的再利用的研究报告水是生命之源,失去水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我们生活在城镇里,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用水。因此,随着生活生产对水的不断需求,以及需要对水的 净化和利用, 渐渐 形成了一个 较完善的系 统,我 们便对此展开了 调查 。第一部分当今社会文化现状 目前见之于书报的一些研究性课题,基本上采用独立性课题, 比如浙江瑞安中学“以创新为核心的学校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

2、 践的研究”、江苏戚墅堰铁路中学陶潜诗文价值历史变化、 我市大同中学“知识论的探索”七宝中学“开放型主题活动课 程”、华师大二附中“小课题研究”等等。日本、法国的一些 学校也都是这种方式。至于采用完全融合式课程形态,从有关 资料显示:美国有部分学校进行过尝试和实践,国内少见,见 到的基本附属于综合研究或其他研究,未作为独立的研究课题。 第二部分常德文化名人简介 宋教仁( 18821913) ,字遁初,号渔父,湖南常德桃源县人, 著名的革命家。 林伯渠 (1886-1960),原名祖涵,号伯渠,字邃园,1886 年 3 月 20 日出生于湖南安福(今常德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一个 普通的乡村家庭

3、,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丁玲( 1904 年 10 月 12 日1986 年 3 月 4 日) ,现代女作家。 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 喧等。湖南常德临澧人。 翦伯赞( 1898-1968)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湖南常 德桃源人,维吾尔族。 髡残(公元16121692 年)国明末清初画家。清初四僧之一。 俗姓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年丧母,遂 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石溪,一字介丘,号白秃,一号残道 者、电住道人、石道人。第三部分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书法家:李斯、蔡邕、王羲之、王献芝、郑道昭、欧阳询、楮遂良、张旭、颜真卿、怀素、蔡襄、

4、黄庭坚、苏轼、米芾、宋徽宗、董其昌、刘镛、康有为、翁同禾、文学家:老子、左丘明、孔子、墨子、孟子、庄子、屈原、荀子、吕不韦、韩非、贾宜、司马相如、东方朔、司马迁、张衡、孔融、蔡文姬、曹操、谢道韫、陶渊明、谢灵运、郦道元、骆宾王、王勃、宋子问、陈子昂、贺知章、张九龄、高适、杜甫、韦应物、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李商隐、李后主、范仲淹、欧阳修、苏洵、苏轼、李清照、陆游、朱熹、辛弃疾、文天祥、关汉卿、王实甫、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汤显祖、冯梦龙、蒲松龄、孔尚仁郑板桥、曹雪芹、龚自珍汉唐明张宏西山爽气图局部以后,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 、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

5、等国,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唐鉴真 东渡,中国的 佛教文化 以及雕塑等传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 如吉备真备、高僧空海、阿倍仲麻吕等到中国研习中国的文化,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韩国,影响最大的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后的实学思想,如果人们不知道 李退溪 、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镛 等人是韩国 哲学家 ,仅看他们的著作难以判断作者的国籍,韩国被西方国家称为是 儒教国家的活化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 ,通过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 欧洲一些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文化绘画(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6、、 造纸术 )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于促进西方 资本主义社会 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 法国 的影响最大,法国成为当时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从17 世纪开始,中国的一些儒家经典如论语 、 大学等,就通过法国传到了欧洲其他国家。法国18 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很少有不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如笛卡儿、卢梭 、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 、霍尔巴赫,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推崇程度,让我们都感到震惊。伏尔泰就在礼拜堂里供奉着孔子的画像,把孔子奉为人类道德 的楷模。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 、康德、费希特、 谢林 、黑格尔直到 费尔巴哈 以及大文豪歌德等人都研究过 中国哲学 ,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如莱布尼茨 就认为,正是中国的发现,才使欧洲人从宗教 的迷惘中觉醒过来。这种影响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影响了德国的辩证法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