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背诵内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45587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6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背诵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背诵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背诵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背诵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背诵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背诵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背诵内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 把握商品的基本属性的现实意义 运用这一观点分析: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问题、物美价廉、优质优价等。 为什么要重视(食品)商品质量?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生产者只 有生产出质量上乘的商品,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 (2)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食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 商品,保证食品安全,才能保证人民生命健康,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3)消费者注重商品质量,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 二、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名称 项目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区 别 主要表现 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2、纸币 贬值,购买力下降 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纸币升值,购 买力提高 产生原因 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流通 速度过快 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 主要危害 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 秩序 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 市场需求不振, 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 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治理办法 根本方法:发展生产,增加 有效供给 宏观政策: 实施适度从紧的 财政、货币政策,控制货币 供应量和信贷规模 根本方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 宏观政策:实施适度积极的财政、货 币政策,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 的手段进行调控 联系 两者的实质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不平衡,即都是由货币的 发行量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平

3、衡所造成的;从长远来讲, 对社会发展、企业生产、人民生活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与纸币发行有关的计算 (1)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2)纸币贬值率(货币供应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供应量 100%。 (3)纸币升值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供应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00%。 (4)通货膨胀率 (物价涨幅 )(货币供应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100%。 三、外汇与汇率 汇率的计算 解题指导:汇率(币值 )变化涉及的相关计算 假定 1 单位甲国货币M 单位乙国货币。 若甲国货币对乙国货币贬值20%,则 1 单位甲国

4、货币M(120%)单位乙国货币。 若甲国货币汇率下降20%, 假定 1 单位甲国货币N 单位乙国货币, 可知 (MN)/M 20%, 由此得出, N0.8M,即 1 单位甲国货币0.8M 单位乙国货币。 若甲国货币对乙国货币升值20%,则 1 单位甲国货币M(120%)单位乙国货币。 若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贬值20%,则 1 单位甲国货币M (120%)单位乙国货币。 四、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 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引起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 (1)商品价值决定价

5、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说来,价 值越大,价格越高,二者成正比。 (2)市场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提高,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3)纸币的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 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货币本身的价值也会影响商品价格。一般来说,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价格成反 比。 (5)宏观调控政策 (6)还有其他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这 些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供求关系实现的。 还有:热钱炒作、哄抬物价、消费者心理等。 例题: 高房价已经让普通百姓不堪重负。专家分析,土地、

6、建材市场的高位运行是高房 价得以持续的先决条件。土地供应短缺, 而居民收入的提高,加上攀比心理的影响导致需求 激增也是影响房价和重要因素。投机性“炒房”行为也对房价高位运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结合材料,分析导致房价高位运行的经济原因。 价值决定价格。土地、 建材市场高位运行导致房地产成本上涨,这是影响房价的决定 性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土地供应短缺导致房地产供给紧张,而消费者需求空间的扩大又加剧 供需矛盾。 投机性“炒房”行为的存在反映了宏观调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消费心理影响,攀比心理影响。 用坐标图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 项目坐标图解释 供给 (X 轴)与价格 (Y 轴) 一般而言,商品供给

7、越多,价格会越低 需求 (X 轴)与价格 (Y 轴) 一般而言,商品需求越多,价格会越高 价值 (X 轴)与价格 (Y 轴)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商品价值越 大,价格越高 社会劳动生产率(X轴 ) 与价格 (Y 轴)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社会劳动生 产率越高,价格越低 二、为什么要稳定物价? (1)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消费;物价持续上涨会引发通货膨胀,影响人们生活 水平,对中低收入人群更为明显。 (2)稳定物价有利于保障人们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物价变动影响人们 的购买力。物价上涨,人们购买力普遍降低,不利于扩大内需,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有利于稳定经济秩序,促

8、进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4)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怎么办:怎样稳定物价? 政府: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 控制货币条件,有利于稳定物价; 供求影响价格。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有利于实现商品的供求平衡,稳定物价; (市场调节、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决定价格。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稳定物价; 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严肃查处恶意炒作等不法行为,使经营者依法依规经营, 稳定物价;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完善补贴制度,能够保障低

9、收入者的正常生活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 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从而稳定物价。 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个人:理性消费。 例题:2012 年 7 月 1 日起,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开始实行居民阶梯电价。共分 三档,第一档为基础电量,价格不变,第二档每度涨5 分,第三档涨 3 毛。其具 体内容包括:第一阶梯为基数电量,此阶梯内电量较少,电价较低;第二阶梯电 量较高,电价较高一些;第三阶梯电量更多,电价更高。这不仅让市民更加合理 用电,更提升了节能家电的关注度,刺激了销量,同时也加速了市民家里“电老 虎”的淘汰,节能型产品将再次掀起一波销售

10、高潮。 结合材料,分析实行阶梯电价可能对居民生活、生产的影响。 答案(1) 对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实行阶梯电价 有利于抑制不合理用电需求。 电是生活必需品, 其价格变动不会影响消费者对 其需求量的明显变化。 电价的调整有可能促使部分消费者使用其他替代能源。 电价的调整有利于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2) 对生产的影响: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用电,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 企业用电的生产成本。 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缩小高能耗产品 的生产规模,扩大低能耗节电产品的生产。 图解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某种商品

11、价格上升,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 它的购买 需求弹性曲线:表达了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反应的不同。价格 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 影响较大。所以A 线属于生活必需品,B 线属于高档耐用品 替代品需求曲线 替代品需求曲线: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 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 在有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 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互补品需求曲线 四、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需求量)的影响(回答为什么要稳 定物价?因为价格变动会影响生活) (1) 需求法则 ( 同一商品 ) :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

12、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当某种 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 买。 (2) 需求弹性论 ( 不同商品 )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 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 需求相关论 ( 相关商品 ) :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该 商品的需求减少,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 的价格上升,不仅会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注意: 只有当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时,企业才能对产品实行薄利多销的营销

13、策 略。 当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时,企业则可以将产品卖出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 特殊商品,其需求与价格自身的关系同需求法则不同。珠宝、名贵服饰等炫耀性商品,古 董、名画等珍贵收藏品,由于价格越高越能显示出其炫耀性或收藏价值,故其需求量可能反 而越大。 当粮食丰收后,供给大幅度增加,市场价格会大幅下降,由于粮食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 应程度小,需求只有小幅度上升,农民得不偿失(谷贱伤农)。所以国家经常对农产品给予 扶持、补贴。 例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 年 12 月 26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12 月 27 日零点起再度下调汽柴油 价格。国内成品油价格最终以“4

14、涨 14 跌”收官。国际原油价格自6 月份以来跌幅近50% 。 由于页岩气开采技术的革新,在页岩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得以开采,美国原油产量近年来 出现爆发式增长。战乱地区的利比亚、伊拉克等国近期也恢复了石油生产和出口,全球原油 供应十分充裕。 全球经济增长减缓,包括亚洲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减弱,使全球石油 需求低迷。 材料二2014 年 2 月,国家财政部、工信部出台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优惠政 策,仅免征汽车购置税一项就可使消费者省去一万多元。随着我国环境、 资源压力的不断增 大,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消费也渐趋旺盛。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汽车企业都 在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研

15、发、生产和销售, 2014 年前 9 个月的销售量已经达到38 163 辆。 新能源汽车除了具有传统汽车产业对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上游原材 料产业, 对机械电子、 数控机床、 自动化生产线等中游制造业,对物流、 金融、 保险、 销售、 广告,旅游等下游服务业的巨大带动作用,还能够带动电池、电机、充( 换) 电设备、新型材 料、汽车动力技术研发等产业的长远发展,也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 结合材料一,简析石油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2) 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为什么鼓励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 答案(1) 原因:价值决定价格。随着页岩气开采技术的革新,石油开采和

16、冶炼的成 本逐渐下降, 价格降低。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石油产量增加, 供给扩大。 经济增长减缓, 石油需求减少, 价格降低。 ( 受经济全球化影响,世界原油价格下降,我国油价也随之降低) 影响:价格变动影响需求。石油价格下降,石油的消费需求增加。石油降价,其替 代品电能、 天然气等能源需求减少。石油降价, 其互补品汽车等的需求会增加。石油降 价,石油生产企业利润降低,可能会减少产量。石油降价,生产经营者可能会增加汽油这 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减少其替代品的投入。石油降价,流通领域( 生产运输 ) 成本降低, 物价有所下降。 (2)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新能源汽 车的发展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 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将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一个新的 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够带动电池、电机、 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