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博弈论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45537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1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博弈论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经济博弈论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经济博弈论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经济博弈论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经济博弈论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博弈论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博弈论复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经 济 博 弈 论 复习 精 要一 题型分值:1名词解释: 4 分* 5 = 20分;2.判断题: 2 分* 10 = 20 分;3.简答题: 7 分*3=21 分;4.计算题: 9 分*1+10 分*3=39分. 二.名词解释( 4分* 5 = 20分,5题,共 20 题)1. 博弈:指策略对抗,或策略有关键作用的游戏;博弈即一些个人、 队组或其它 组织,面对一定的坏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 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 应结果的过程。 2.博弈论(Game Theory) :指系统研究各种各样博弈中参与人的合理选择及其 均衡的理论,该

2、理论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博弈中各 参与人的策略和得益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3.策略:博弈中各博弈方的选择内容(每个博弈方可选策略不一定完全相同, 即不一定对称) 4.得益: 各博弈方从博弈中所获得的利益(利润、收入、量化的效用、社会 效益、福利等,有效用,有损失) 5.上策均衡: 一个博弈的某个策略组合中的所有策略都是各个博弈方各自的 上策,必然是该博弈比较稳定的结果。 6.严格下策: 不管其它博弈方策略如何变化,给一个博弈方带来的收益总是 比另一策略给他带来收益小的策略。 (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 ) 7.划线法: 指用策略之间的相对优劣关系,而不是绝对优劣关系来进行博弈 选择以求纳什均衡的方法。(

3、划线法的思路是先找出每个博弈方针 对其他博弈方所有策略 ( 或策略组合 ) 的最佳对策,然后再找出相 互构成最佳对策的各博弈方策略组成的策略组合,即纳什均衡) 8. 纳什均衡:使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的策略组合。 9. 反应函数:指一博弈方对另一博弈方每种可能的决策内容的最佳反应决策所 构成的函数。 10. 帕累托上策均衡 : 指多重 纳什均衡 中给所有博弈方带来的得益都大于其他所 有纳什均衡带来的得益的那个纳什均衡。 11. 风险上策均衡: 如果所有博弈方在预计其他博弈方采用各种策略的概率相同 时,能给博弈方带来最大期望得益,且被各博弈方偏爱策 略组合。 12.逆推归纳

4、法: 指从动态博弈的最后一个阶段博弈方的行为开始分析,逐步 倒推回前一个阶段相应博弈方的行为选择,一直到第一个 阶段的分析方法。13.子博弈: 指由一个动态博弈第一阶段以外的某阶段开始的后续博弈阶段构 成的,有初始信息集和进行博弈所需要的全部信息,能够 自成一个博弈的原博弈部分。 14.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指如果一个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中,各博弈方的策 略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满足,在整个动态博弈及它 的所有子博弈中都构成纳什均衡。 15. 重复博弈:指基本博弈重复进行构成的博弈过程。 (无限,有限次重复博弈) 无限次重复博弈: 一个基本博弈 G 一直重复博弈下去的博弈, 记为 G( ); 16.

5、触发策略: 指两博弈方先试探合作,一旦发现对方不合作则也用不合作报 复的策略。 17.有限次重复博弈民间定理: 设原博弈的一次性博弈有均衡得益数组优于w, 那么在该博弈的多次重复中所有不小于个体理性 得益的可实现得益,都至少有一个子博弈完美纳 什均衡的极限的平均得益来实现它们。18. 最优反应动态: 指少数有快速学习能力的有限理性博弈方之间的反复博弈和 策略进化调整的动态机制。 19. 复制动态 : 指学习速度很慢成员组成的大群体随机配对的反复博弈和策略 进化调整的动态机制。 20. 进化稳定策略( ESS) : 指群体的大部分成员所采取的某种策略。三简答题( 7 分*3=21 分,3 题,共

6、 15 题)1. 设定一个博弈模型必须确定哪几个方面?(简答热点)答:博弈模型方面: ( 1)博弈方;(2)策略(空间) ,即博弈方选择的内容,可以是方向、取舍选择,也可以是连续的数量水平等;( 3)得益或得益函数,即博弈方行为、策略选择的相应后果、结果,必须是数量或者能够折算成数量;(4)博弈次序;(5)信息结构,即博弈方相互对其他博弈方行为或最终利益的了解程度;(6)行为逻辑和理性程度,即博弈方是依据个体理性还是集体理性行为,以及理性的程度等。2. 博弈有哪些结构内容分类方法, 有哪些主要的类型?(简答热点 )答:根据博弈方行为逻辑,是否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分为 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两大

7、类;根据博弈方的理性层次,分为完全理性博弈和有限理性博弈两大类,有限理性博弈就是进化博弈;根据博弈过程分为静态博弈、动态博宑和重复博弈三大类;根据博弈问题的信息结构,博弈方是否都有关于得益和博弈过程充分信息,分为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几类;( 根据得益的特征分为零和博弈、常和博弈和变和博弈;),(),(1),(),(11niininxxGiexGxxGeeG均得益为什均衡,各博弈方的平完美纳中一定存在一个子博弈次重复博弈,那么无限足够接近都成立,而对任意博弈方果的任意可实现得益。如表示用的纳什均衡的得益,记的

8、静态博弈。用是一个完全信息理:设无限次重复博弈民间定根据博弈中博弈方的数量可将博弈分为单人博弈、两人博弈和多人博弈;根据博弈方策略的数量;分为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两类。 ) 3. 有限次重复博弈和无限次重复博弈有何区别?这些区别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简答热点 )答: 从研究对象和问题特征看,有限次重复博弈研究的主要是有明确结束时间的( 合作、竞争等)关系,无限次重复博弈研究的主要是没有明确结束时间,或者较长期的关系。从分析方法的角度, 动态博弈和重复博弈分析中常用的逆推归纳法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无法直接运用, 因为没有最后一次重复。因此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的主要方法是构造法,即根据特定效率意义等构造子

9、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此外, 也可以运用某些技巧解决问题,如利用三阶段讨价还价博弈分析无限阶段讨价还价博弈的技巧。从博弈的结果看,无限次重复博弈的效率往往高于有限次重复博弈,有些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无法实现的效率较高的结果,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有可能实现。例如囚徒的困境型博弈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和有限次重复博弈就体现了这种差别。两类重复博弈民间定理的差异也说明了这一点。最后,在重复次数不多的有限次重复博弈中不一定要考虑得益贴现问题, 在无限次重复博弈问题中这是必须考虑的。上述区别在理论方面对我们最主要的启发是重视有限次和无限次重复博弈的区别,区分研究这两类博弈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方面的主要启发是促进和

10、保持经济关系的长期稳定性,对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等常常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囚徒的困境”的内在根源是什么?举出现实中囚徒的困境的具体例子。答: “囚徒的困境 ”的内在根源是在个体之间存在行为和利益相互制约的博弈结构中,以个体理性和个体选择为基础的分散决策方式,无法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并实现整体、个体利益共同的最优。简单地说 “囚徒的困境” 问题都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引起的。现实中“囚徒的困境” 类型的问题是很多的,例如厂商之间的价格战、恶性的广告竞争,初等、中等教育中的应试教育等,

11、其实都是“囚徒的困境”博弈的表现形式。5. 什么是博弈?博弈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博弈:博弈就是策略对抗,或策略有关键作用的游戏。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坏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一个博弈必须包含博弈方、 策略空间、博弈的次序和得益( 函数 ) 这几个基本的方面,信息结构、博弈方的行为逻辑和理性层次等,其实也是博弈问题隐含或者需要明确的内容。博弈论:系统研究各种各样博弈中参与人的合理选择及其均衡的理论。(该理论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博弈中各参与人的策略和得益相互依存、相互依赖)6.

12、 上策均衡、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和纳什均衡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上策均衡是各博弈方绝对最优策略的组合,而纳什均衡则是各博弈方相对最优策略的组合。 因此上策均衡是比纳什均衡要求更高,更严格的均衡概念,上策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纳什均衡不一定是上策均衡。对于同一个博弈来说,上策均衡的集合是纳什均衡集合的子集 , 但不一定是真子集。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与上策均衡分别对应两种有一定相对性的决策分析思路: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对应排除法,即排除绝对最差策略的分析方法;上策均衡对应选择法,即选择绝对最优策略的均衡概念。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和上策均衡之间并不矛盾,甚至可以相互补充,因为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不会消去任

13、何上策均衡,但却可以简化博弈。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与纳什均衡也是相容和补充的,因为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把严格下策消去时不会消去纳什均衡,但却能简化博弈,使纳什均衡分析更加容易 7. 为什么说纳什均衡是傅弈分析中最重要的概念?答:之所以说纳什均衡是博弈分析( 非合作博弈分析) 最重要的概念, 主要原因是纳什均衡与其他博弈分析概念和分析方法相比,具有两方面的优秀性质:第一是一致预测性质,一致预测性是纳什均衡的本质属性;第二是普遍存在性。纳什均衡是惟一同时具有上述两大性质的博弈分析概念,而且它也是其他各种博弈分析方法和均衡概念的基础,因此纳什均衡是博弈分析中最重要、作用最大的概念。8. 找出现实经济或生

14、活中可以用帕累托上策均衡、风险上策均衡分析的例子。答:帕累托上策均衡通常在分析存在多重纳什均衡,不同纳什均衡之间有优劣关系的博弈问题时有用, 因此适合用来讨论现实中我们常说的共赢、多赢可能性或者条件等。例如两个企业之间的技术、投资合作, 劳资关系,或者两个国家之间政治、军事和外交冲突等往往都可以用帕累托上策均衡槪念进行分析。风险上策均衡通常是在有一定不确定性,而且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客观因素、环境因素的博弈间题。例如人们对就业行业和职业的选择, 人们在银行存款和股市投资之间的选择,以及投资和产品、技术开发方面的决策等问题都可以用风险上策均衡概念进行分析。9. 多重纳什均衡是否会影响纳什均衡的一致

15、预测性质,对博弈分析有什么不利影响?答:多重纳什均衡不会影响纳什均衡的一致预测性质。这是因为一致预测性不是指各个博弈方有一致的预测,而是指每个博弈方自己的策略选择与自己的预测一致。对博弈分析主要的不利影响是,当博弈存在多重纳什均衡,而且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优劣之分时, 会造成预测分析的困难,影响以纳什均衡为核心的博弈分析的预测能力。存在帕累托上策均衡、 风险上策均衡、 聚点均衡或相关均衡的可能性,并且博弈方相互之间有足够的默契和理解时,多重纳什均衡造成的不利影响会较小。10. 博弈求解法:上策均衡;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划线法;箭头法;反应函数法。11. 动态博弈分析中为什么要引进子博弈完美纳什均

16、衡,它与纳什均衡是什么关系?答: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即动态博弈中具有这样特征的策略组合:它们不仅在整个博弈中构成纳什均衡, 而且在所有的子博弈中也都构成纳什均衡。在动态博弈分析中引进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概念的原因在于,动态博弈中各个博弃方的行为有先后次序,因此往往会存在相机抉择问题, 也就是博弈方可能在博弈过程中改变均衡策略设定的行为,从而使得均衡策略存在可信性问题,而且纳什均衡无法消除这种问题,只有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能够解决它。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因此一个动态博弈的所有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是该博弈所有纳什均衡的一个子集。12. 导论中图1.12 的先来后到博弈中有几个纳什均衡,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是什么?导论中图 1.12 的先来后到博弈的扩展形表示如下:根据纳什均衡的定义,不难判断( 打进,和平)和( 不进,打击 ) 是本博弈的两个纳什均衡,因为这两个策略组合都满足这一条件:任一方单独改变策略不可能增加利益,相反却可能损害自己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