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373088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议论文的考查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议论文的考查是:阅读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中考说明中的要求是:能辨析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证方法(事实、道理、事实结合道理) ,论证的角度(正面、反面)近几年中考的考点 1.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2.分析论据及其作用。3.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依据要求补充相关内容(论据)或提出自己的见解。5.前后段落或句子能否互换。一、提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出题模式:这种题问法也很直接,一般情况下以这种形式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二

2、)解题方法:1.从内容上看。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且一般是正面的,积极的。2.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问句绝对不可能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一般有提示性的语言。如:开头有“我认为”“我们要” “我们应该” “可见” “由此可见”等词句。结尾有“总之” “综上所述”等词句。3.从位置上看。中心论点常出现在文章标题、开头、过渡句、结尾等地方。(1)看标题。标题有两种:论点式或论题式。论点式标题本身就是论点。论题式是标题只表明论述对象、内容或范围。(2)看开头。多数议论文中心论点放在开头“提出问题”部分,往往在第一部分的首句或尾句。议论文开头有四种

3、形式:A 开宗明义,开门见山亮出观点。这种开头形式论点就在第一部分的首句。B 通过一个故事引出中心论点。C 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归纳出中心论点。D 根据自己的经历归纳出中心论点。这样的开头形式论点就在第一部分的尾句。(3)看过渡句(段) 。过渡句(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下文,有概括作用。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是中心论点。(4)看结尾。有的议论文的结尾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5)自己归纳。还有的对论点表述不很集中,需要读者自己用语言归纳概括出来。二、论点是怎样提出来常见的几种提出论点的方式: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2、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3、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再提出中

4、心论点如:想和做针对“空想”和“死做”的现象提出论点。4、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归结出中心论点5、从故事中引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6、用某种方法提出中心论点。如:鱼我所欲也三、分析、补充论据考向 1:指出文中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的作用.分析思路:(1)明确其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2)联系论点具体分析其作用答题模式: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的作用。短文(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08 年)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5、,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4填空:文中的划线句属于 事实论据。作者从个人 成才 的事例再说到统治者 治国 的方略,最终提出了“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的中心论点。(4 分)考向 2:为文中某个论点补写论据。补写论据要一“看”二“注意”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补写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注意格式。事实论据的表述格式一般为: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加上分析:正因为.,所以.,正体现了.。3.注意准确性。补写名言、格言、警句等道理论据,要

6、注意其准确性。(2011)文段(二)凡事皆有度如:19.芦花荡中老头子因过度自信自尊而导致大菱受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现象, 请为本文再补充一个事例论据(教科书及生活中的均可,但不能照搬文中的例子) 。(3 分) 19.例:范进中举后因喜极过度而生悲。例:炒菜放入食盐时,如果不适度,就会让食者感到不适或难受。例:在自然界中,雨水过大,会造成洪涝;雨水太少,会导致干旱。(所举事例与本文的中心论点一致,论证效果好即可。3 分)4、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考向:这一段(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首先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并能准确分析论证方法

7、的类型。答题模式:这一段(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用具体、 (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这一段(句)运用了道理论证,论证了.的观点,权威,说理透彻,增强了说服力.文段(三)(2009 年)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22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 举例 的论证方法。文段中

8、着重论述了 “ 义 ”比“ 生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 (3 分)(2011)文段(二)凡事皆有度17.段中的画横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2 分)道理论证 (2 分)(2012 年 ) 文 段 ( 三 )生 于 忧 患 , 死 于 安 乐22. 简 答 : 本 文 的 论 证 方 式 是 立 论 还 是 驳 论 ? 文 中 划 线 句 用 了 哪 一 种 论 证 方 法 ?(2 分)立论 ; 道理论证(2 分)5、议论文开头或结尾的作用1.名言开头,且论点在名言后面,答题模式:(1)道理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 (2)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2.事例开头,且论点在事例之后,答

9、题模式:(1)举例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 (2)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3.比喻开头,且论点在其后面,答题模式:(1)比喻论证,引出并证明.的论点,生动形象;(2)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4.直接提出论点,答题模式:开门见山,直接亮出作者的观点5.虽是名言事例开头,但后面跟的是论题,答题模式:(1)引出论题。 (2)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议论文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结论。2.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3.补充论证,是论证严密。6、前后段落或句子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1.看所给的段落或句子与前后文之间有没有照应的关系。2.再看所给的段落或句子之间有没有鲜花关系,如时间上、逻辑上等。答题

10、模式:1.不能。因为这一段和第段的句是一一对应关系。不能。因为这一段存在着逻辑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关系。(2012 年 ) 文 段 ( 三 )生 于 忧 患 , 死 于 安 乐23 如 果 把 这 篇 短 文 两 个 自 然 段 的 顺 序 进 行 互 换 , 这 样 做 行 不 行 ? 为 什 么 ? (4 分)不行。理由有二。其一,文章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谈“生”后谈“死” 。段(1)主要是紧扣 “生于忧患”的内容来论证;而段(2)的中心则谈到治国之道,这是紧扣“死于安乐”的内容来论证,原文的这种结构,对应论点内容呈现的先后顺序;其二,从认知的层面上看,段(1)主要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谈,而段(2)主要从治国的角度来谈,这也符合由小到大,从个人到国家的认知规律。如果互换后,行文的逻辑就会产生混乱,所以不能互换。(4 分,意思接近,表达清楚即可;答到“不行”得 1 分,分析原因得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