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护理人才培养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724324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医护理人才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浅谈中医护理人才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浅谈中医护理人才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浅谈中医护理人才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浅谈中医护理人才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医护理人才培养(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总述,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独具特色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流程,成为中医药综合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护理以人为本、注重整体,辨证施护、个性化强,技术方法灵活多样、易于接受,具有传统医学的简、便、验、廉的特点,与现代护理互相补充,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护理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总述,中医认为:三分治,七分养。,未来中医护理在治未病、老年病和慢性病防治、康复工作中大有可为,不仅仅是服务于中医机构,还将逐步向基层和家庭拓展,向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等领域延伸。,加

2、强中医护理工作,培养中医护理人才,对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实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更高关注,对中医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中医护理工作进展速度不能适应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总述,总述,政策要求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2013版),浅谈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中医护理的教育情况,目前中医院护理队伍建设存在问题,我院在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探索,如何进行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中医护理教育的情况,

3、20世纪50年代开始培养中医护理人才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中医学院为中医护理专业高等教育首开历史先河,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中医护理系 全国所有中医学院建立护理系 2000年后,全国23所中医院校开办了中医护理本科教育。 2009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在全国首次成为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博点,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形成了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完整的中医护理正式教育体系。,中医护理人才的能力要求,既掌握现代护理学理论与技术又掌握中医护理学理论与中医护理技术,目前中医院护理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各级管理人员对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为降低管理成本,护理人员编制短缺 大量非

4、护理工作占用了护理工作的时间 学习培训机会少,业务素质提高较困难 职业防护不到位,护士的健康状况堪忧 合同制护士管理存在隐患 中医护理的知识不到位 中医院护理队伍中主要以西医院校毕业生为主,中医护理专业或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毕业的护士占很小比例,如何加强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如何加强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引进中医护理人才,优化护士队伍结构,加大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力度,落实中医护理工作的保障措施,一、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引进中医护理人才,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指出到2015年,培养中医护理骨干人才2万名。 增加临床护士数量,普通病房床护比不低于1:0.4

5、,逐步达到1:0.50.6,国家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要求(2013版)要求国家中医护理重点专科普通病房床护比不低于1:0.6 2015年,原则上中医院校毕业或中医护理专业护士比例三级中医医院不低于40,二级中医医院不低于50%,一、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引进中医护理人才,制定中医护理人才的引进规划,着力引进高职称、高素质人才。 积极向院领导申请招聘中医院校毕业的护理人才,加大中医护理人员的招聘比例。,HOW ?,二、优化护士队伍结构,提高学历层次,至2015年,全国护士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60,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应当不低于8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50重视中医院

6、护理管理的建设,至2015年,三级中医医院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管理人员应不低于60%。500张床位以上的中医医疗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设立护理副院长,三、加大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力度,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大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力度。,如何加大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多种途径培养新型中医护理人才,三、加大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力度,岗前培训中开展学习以“仁 、和、精、诚”为核心价值的以大医精诚、黄帝内经等名篇名著为代表的优秀中医药传统文化,规范中医护理行为,培养中医护理理念、礼仪及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新护士在思想上进

7、一步提高对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特色优势的认识,激发西医护士爱中医学中医的热情。,三、加大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力度,制定中医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和办法,采取全院培训与科室培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培训时间,依据不同学历层次分别为大学本科三年、大学专科四年、中专五年 内容包括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基础知识;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专科辨证施护知识;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沟通技巧;中医健康教育指导等。 3年内完成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时间达100学时以上。 建立考核制度,将培训考核与奖金分配挂钩,并作为评优、晋升的参考内容。,三、加大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师带徒”方

8、式加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通过”师带徒”,全程全面带教,严格带教过程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学习目标和计划,并及时给予指导,使徒弟扎实且循序渐进的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继承整理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熟悉业务,学会融会贯通,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辩证施护,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三、加大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力度,各中医药院校的护理教育工作要与中医临床紧密结合,课程设置应符合中医医院的服务模式与专业特点,密切与中医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发展中医护理继续教育,以满足中医护理工作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积极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协调性和有效性的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全面提升中医护

9、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中医护理院校教育和继续教育,三、加大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护理学术活动,包括学术讲座、专题讨论会、专题讲习班、专题调研和考察、疑难病例护理讨论会、技术操作示教、短期或长期培训。 选拔一批能力强的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将市级、国家级专家请到医院授课和学术交流,参加中医护理学术会议,互相切磋,共同学习, 鼓励参加中医专业或中医护理专业的高等学历在职继续教育,全方位提高现代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继续教育,三、加大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力度,重视中医护理科研工作,围绕临床护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提高中医护理效果为核心,加强中医护理理论内涵、科学基础

10、以及临床实践评价研究。积极开展中医护理经验筛选、梳理与传承,重点围绕中医护理的疑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研究,规范中医护理技术与方法的操作规程,建立中医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形成中医护理推广模式,促进中医护理学术创新。开展中医护理研究室建设工作,提高中医护理科研水平。,着力提高中医护理科研水平,三、加大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力度,全面促进中医护理对外合作与交流,2013-5-8中华护理学会加入国际护士会,不少护理界的人士对中医护理表示了期待。”,三、加大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力度,全面促进中医护理对外合作与交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中医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境外先进的护理服务理念、专业技术经验、教育管理模式,大力

11、传播推广中医护理理念、方法和成果,推动中医护理工作走向世界。 外语能力,HOW ?,四、落实中医护理工作的保障措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2013版)明确指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把中医护理工作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要明确职责,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设专(兼)职中医护理管理干部,负责中医护理管理工作。 各中医医疗机构要加强护理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明确护理、医疗、药剂、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完善机制,相互配合,整体推进。,四、落实中医护理工作的保障措施,(一)各地要研究有利于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的政策与措施,加强与有关部

12、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探索与建立中医护理技术、中医辨证施护等中医护理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和提高中医护理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并将其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畴;单独设立中医护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系列探索建立体现中医特色的中医护理专业技术职务考评标准,实行同行评议,促进中高级中医护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二)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中医护理工作的经费投入,在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强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四、落实中医护理工作的保障措施,四、落实中医护理工作的保障措施,(三)努力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完善医院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完成护士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向临床一线倾斜,做到优绩优酬、同工同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