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病人术后的护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720326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癌介入病人术后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肝癌介入病人术后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肝癌介入病人术后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肝癌介入病人术后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肝癌介入病人术后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癌介入病人术后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癌介入病人术后的护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癌介入病人的护理,病理生理,大体分型,组织学分型,转移途径,小肝癌型,弥漫型,块状型,结节型,肝细胞型癌,胆管细胞型癌,混合型,肝内转移,肝外转移,种植转移,病 理,按肿瘤直径大小:微小肝癌(直径2cm)、小肝癌(2cm,5cm),大肝癌(5,10cm)和巨大肝癌(10cm),临床表现,起病隐匿,一旦出现症状大多已进入中晚期。 肝癌的症状 肝区疼痛:常见,持续性或间歇性多呈钝痛胀痛 肝大:进行性大,质地硬,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结节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黄疸,腹水:晚期出现。 全身表现:消瘦、发热、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 伴癌综合症: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

2、血钙、高血脂等伴癌综合征。,诊 断,定位诊断: B超,CT,MR,肝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肝扫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定性诊断: AFP属肝癌血清标志物,可用于普查, 持续阳性或定量400ug/L (正常值:ug / L) 。,并发症,1、肝性脑病:是肝癌末期的并发症,约1/3的病人因此死亡,2、上消化道出血:约15的病人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3、癌结节破裂出血:当约10病人因癌节结破裂死亡,4、继发感染,介入(TACE),介入:是在X线引导下经股动脉作超选择性插管至肝动脉,进行栓塞及灌注化疗药物,通过栓塞肿瘤的供血动脉,阻断肿瘤的血供,导致肿瘤缺血、缺氧,达到抑制肿瘤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坏死、凋亡的目

3、的。经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可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药物对全身的毒副作用。常用的栓塞剂有碘化油、明胶海绵、药物微球等,常用的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卡铂,表阿霉素、阿霉素等。部分病人可因此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TACE作为不可切除肝癌的一种治疗方法,为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案。肝癌的血液供应9599来自肝动脉,正常肝组织的血供2530来自肝动脉,7075来自门静脉,而肝癌组织的血供绝大部分来自肝动脉。栓塞肝动脉可有效阻断肿瘤的血供,使其缩小坏死,而对肝组织血管影响较小。,TACE理论基础:药物途径,药物导管肝动脉(100%) 肝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室

4、左心房 主动脉 肾、肝(10%)和其他部位,术前护理及准备,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帮助他们认识疾病,讲解TACE的目的、意义与优点,减轻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 2.饮食指导:术前6小时进食,术后应给病人高热量、高纤维素、低脂和低蛋白的易消化饮食。 3.碘过敏试验:询问有无过敏史,遵医嘱做好碘过敏试验,如为阳性者及时通知医师。 4.皮肤准备:按穿刺部位两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检查穿刺部位远端动脉搏动情况,便于术后对照。 5.前患者准备常规检查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B超、胸片等。,术后护理,1、加强病房巡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观察病人有无造影剂不良

5、反应,若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师,以便及时对症处理。2.穿刺部位护理患者卧床24h,嘱患者穿刺侧(一般为右侧)肢体制动24h,穿刺部位用沙袋加压压迫6h8h,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出血或血肿形成,还要观察术侧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后护理,3.静脉补液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减轻对肾脏的损害。观察尿量及颜色,每日尿量应保持在2000mL以上,如出现少尿或无尿情况,应及时处理。4.饮食护理:早期给予高热量,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半流质饮食,如鱼汤、面条、鸡蛋汤等,少量多餐。根据病人的消化功能情况逐渐改至普通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排便用力而

6、发生穿刺处出血。 严密观察病人皮肤情况,嘱患者勿搔抓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1.腹痛术后疼痛多因栓塞剂引起肝脏癌肿部位缺血坏死,邻近肝组织水肿,体积增大,包膜紧张所致。术后当日及术后第l天较明显,一般35d后症状缓解。可根据患者对疼痛耐受力和敏感程度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分散其疼痛注意力,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对疼痛明显者应遵医嘱给予止痛剂以对症处理。 2.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因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引起,应注意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及呕吐次数等。嘱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引起咳嗽和窒息。向患者解释引起呕吐的原因,提高心理耐受能力.严重者暂禁食,应用止吐药。,并发症及不良反

7、应的护理,3.发热一般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在424h内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9.9之间,可持续l周,发热一般为肿瘤坏死、吸收及正常细胞受损所致。发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肿瘤坏死的范围有关。体温如果不超过38.5,且患者能耐受,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嘱其多饮水,因为发热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体温超过39.0,可给予物理降温、输液或药物降温。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更换衣裤和床单,同时保持皮肤干燥、舒适,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虚脱。对于继发性感染引起的发热者应及时应用抗生素并给予抗高热处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4.肝功能损害的护理介入术后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以转氨酶、胆红素升高为主要表现,应及时向患

8、者及家属解释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的原因,消除不良心理,并告知要注意休息,同时观察患者的皮肤、巩膜有无黄染,观察血象,肝功能的变化:化疗药物使用后血小板减少,白细胞下降,定期查血象,肝功能,白细胞明显减少的患者,适当输血,血浆。5.过敏反应的护理由于个体差异及使用超液态碘油时,均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因此术前做碘过敏试验。严格掌握禁忌证及患者对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如肾功能不佳、哮喘病史、荨麻疹、糖尿病、心脏病等。推注造影剂时要严格控制注射速度,尽量减少用量,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注射,并给予对症处理,一旦发生过敏,应及时抢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6.骨髓抑制:为大剂量化疗药物抑制骨髓的造血功

9、能所致,其表现主要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多见,易出现感染、出血等症状。护士在各种操作中应主要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的发生,病注意定期复查病人的血常规,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等。,其他方面,介入治疗后24h可拆除敷料并换药1次,如果穿刺处无渗出,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不劳累为准,以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嘱患者出院后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休息,适当活动,加强营养,按时复查,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就诊。,健康教育,1 生活指导 保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和劳累,以减少肝糖原分解,减少乳酸和血氨的产生。指导病人合理进食,增强机体抵抗力。戒烟酒,减少对肝脏的损害。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按医嘱服药,忌服损肝药物。,健康教育,2 疾病知识指导 为病人和家属介绍肝癌的有关知识和并发症的预防和识别,以便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以预防肝癌发生和早期诊治肝癌。 3 心理指导 指导病人保持乐观情绪,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有条件者可参加社会性抗癌组织活动,增强精神支持,以提高机体抗癌功能。,谢谢倾听, 请多多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