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理论培训的心得体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3718973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icc理论培训的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picc理论培训的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picc理论培训的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picc理论培训的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picc理论培训的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icc理论培训的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icc理论培训的心得体会(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iccpicc 理论培训的心得体会理论培训的心得体会篇一:PICC 心得体会picc 学习心得非常感谢医院给我参加这次由天津肿瘤医院举办的picc 资质培训班的机会,学习共 2天,分别是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学习。虽然只是两天的学习时间,但是我对于 picc 的认识,也从一知半解到了基本了解的程度,收获很大,下面我就把我学习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上肢的贵要静 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以从下肢的大隐静脉、头静脉、聂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者下腔静脉的导管。2. 穿刺的注意事项:接受乳房根治术或者腋下淋

2、巴结清扫的术侧肢体,锁下淋巴结肿大或有肿块、安装起搏器侧不宜进行同侧置管宜选择肘部或上臂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肘窝,感染及有损伤的部位有血栓史、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放疗部位不宜进行置管3 血管的选择:首选贵要静脉,因为贵要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血栓发生率低,静脉相较其他血管要粗、直,而且静脉瓣少。4. picc 的护理:对于置管的护理,我们常说:“三分置管七分护理” 。置管过深或过浅都有可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比如:血栓,心律失常等。所以正确的置管和护理是保证患者后期用药安全。我们是肿瘤科,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置入 picc 导管可以帮助患者解决不必要的穿刺痛苦和药物刺激血管的苦恼,

3、但是对于 picc 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心置管护理,因为化疗药物对病人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在这次学习中看到一张数据分析一旦化疗药物的外渗就有可能会使患者丧失生命,正常的化疗药物不仅会杀死正常的组织和细胞,而且也会渗透到骨头。所以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细节护理的重要性。5.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及预防: 并发症:静脉炎(机械性,细菌性,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等。 预防:置管后 x 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正确 采用正确的冲封管技术 注意药物之间配伍禁忌 输注两瓶药液间要用生理盐水冲管 输注脂肪乳剂要定时冲管 定期复查 x 线胸片,确定时候发生导管移位 尽量减少可能导致胸腔压力增加的活动通过这次学习,自己

4、的收获真的很大,使我认识到平时临床操作的不足,进一步积累了提升临床技能操作的经验,我希望如果院方还有这样外出学习的机会,我还能有幸参加,谢谢!秦皇岛中医医院 肿瘤科:侯丽娜篇二:picc新进展学习体会 picc 新进展学习体会外三 曾高玲真的很感谢科室能给我这次机会,11 月 28 日至 12 月1 日,让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由我们浙二医院举办的国家级继教项目: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新进展学习班班。培训班有 100 多人,来自全省各县市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带教干事和护理骨干,经过三天半的紧张学习,我受益非浅,让我又一次成长。这次的课程已经结束了,虽然之前大脑充斥着太多的信息和刺激

5、,感觉十分的疲劳,但我们医院的 iv team 团队让我感受到太多的力量。输液是临床护士最大的一块工作量,输液病人占了所有病人的 90%以上,而输液安全又是与护士密切相关,特别是临床一些重点科室,比如血液科、肿瘤科、小儿科。化疗药外渗引起的肢体溃烂,让人触目惊心!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对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病人尤其是在化疗病人、急危重救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 picc 技术在很多医院得到了广泛开展,培养了很多picc 置管专科护士,保证了临床特殊用药的输液安全。而在我们浙二就有这样一支团队iv team。作为浙二人,我感到非常自豪!在这次培训中,尤其是血管

6、超声(us)结合改良塞丁格(mst)置入 picc 置管术讲得非常具体生动,这一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 picc 置管技术。通过这次学习,是我更加全面的认识到对行 picc 置管患者 的血管选择方法有两种,即肉眼观察和超声引导。超声引导下 picc 穿刺在置管中可直观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根据血流及音频信号快速探查到予穿刺血管的位置,并可观察到血流状况、血管内径、管壁厚度、管壁距体表距离,增加了血管定位的精确性,具有实时引导,全程可见,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穿刺后经 b 超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可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等优势。改良的塞丁格技术(mst )picc 置管就是利用导丝及扩张棒将导管置入,代

7、替了传统的导管经套管置入。该方法近年来引入我国,目前只在国内极少数几家医院开展应用。该方法具有损伤小、定位准、可提高导管-血管密闭性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外周静脉状况差的患者,更能体现其实用性和优越性。而我院就已经达到后者水平了。 中华护理杂志社的王红丽老师的精彩讲课也让我印象深刻,它在我以后的论文写作中肯定能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多例疑难置管病例及对于出现相关问题的处理措施的学习,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家们的精彩演讲令培训班的学员开拓了思路,对临床护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转变了理念是她最大的收获。在以后的工作中她决心将不断学习、接受先进的理念,将所学技

8、术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以优良的技能和良好的服务为患者提供安全的静脉通路,促进患者的康复。篇三:picc 进修心得 picc 进修心得 邹丽敏非常感谢医院和护理部能给我机会,让我参加广州军区总医院 picc 技术新进展及资质进修班,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我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这个新技能,感谢领导给我机会接触它了解它。 picc 是一种长度从 45 厘米到 60 厘米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腋静脉)穿刺末端放臵于上腔静脉可长期留臵的一种导管,它专门为需要进行中长期(7 天以上)静脉治疗的患者所设计,其主要适应症为缺少外周静脉倾向的患者,特别适合于恶性肿瘤患者的中长期和间歇化疗治疗和营养支持。临床传统的

9、用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这种方法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痛苦及化疗药物特殊不良反应对血管的破坏。它的特点是适用广泛、使用方便、维护简便、能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途径 经患者外周静脉臵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是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技术。留臵时间长,并发症少,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某些药物渗出所致的静脉炎、静脉硬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 成本高,如臵管失败,或臵管后护理不当,会给患者造成躯体痛苦及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提高 picc 臵管成功率及其维护质量,减少并发症,是 picc 专科护士研究重点。现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1 picc 臵管体会臵管前宣教 与患者及

10、家属讲解臵管的优势、操作过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费用情况,使患者及家属对臵管心中有数,消除紧张心理,配合臵管,并签署 picc 臵管同意书。合理选择穿刺部位 首选贵要静脉,其直、短且静脉瓣少。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左侧的静脉路径较右侧长、弯曲,插管时难度较大且容易损伤血管内膜,故穿刺最好选择右侧肢体。最佳穿刺点为肘窝下两横指处, 穿刺点过高可能损伤神经及淋巴管,穿刺点过低则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血流障碍和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治疗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接触导管前尽量将手套上的滑石粉冲洗干净。臵管注意事项 臵管前将患者床头抬高 15 度。当导管送至腋

11、静脉时需要让患者头部转向臵管侧,下颌尽量贴近肩峰,低于臵管侧锁骨下窝,或让助手协助用手压迫臵管侧的颈静脉,防止导管向上进入颈静脉。选择贵要静脉臵管时,手臂外展 90 度为宜,选择头静脉臵管时,手臂外展与身体角度小于 30 度,摆放体位合适,可减少导管异位几率。穿刺时严禁来回探测血管,以免对血管内膜造成机械性损伤。避免 picc 尖端异位 导管进入静脉后不能准确进入上腔静脉的中下 1/3 处,即导管异位。导管异位会引起血液不畅,并发深静脉血栓;导管尖端进入右心房会引起心律失常、损伤心肌或瓣膜,甚至发生心包填塞。为此,picc 臵管后我科均进行 dr 胸片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臵,一旦发现 picc

12、 尖端异位,立即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 picc 臵管后护理体会敷料的选择及更换 穿刺部位可覆盖无菌纱布或无菌透明敷料,棉质敷贴优于透明敷贴。管臵后 24 小时更换敷料。之后纱布敷料每 72小时更换一次,透明敷料每 7 天更换一次。汗液浸湿敷料后需及时更换。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更换敷料时,从下往上揭除,如敷料上粘有输液胶布时,应先用 75%酒精沾湿胶布,使其于导管分离,防止揭敷料和胶布时导管脱出。穿刺点出血 臵管中拔出插管鞘时,立即按压止血,按压时间根据患者的凝血情况而定。止血后,外敷纱布以吸收渗血,次日更换敷料。臵管 后 12 天有少量渗血,需及时更换敷料。如出血较多,嘱患

13、者屈肘 1020 分钟或加压包扎,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感染的防治 穿刺及输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后局部血迹用%氯化钠注射液清洗干净后,用碘伏消毒。输液环路每 24 小时更换一次,可来福正压接头每周更换一次,输血制品后需立即更换。更换敷料时需注意导管周围皮肤的消毒,保持导管周围皮肤的无菌环境。如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局部红肿热胀、化脓等,拔出导管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局部换药,根据药敏结果,全身抗感染治疗。冲管及封管方法 在输液结束后,用 10ml-20ml %氯化钠注射液采用脉冲方式注入,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少许,使等渗盐水形成多个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冲管及

14、封管剩余最后 1ml 液体时,一次性注入,边推注活塞边撤注射器,确保导管内完全是封管液,达到正压封管。治疗间歇期每日用%氯化钠注射液冲管一次。防止导管脱出 对导管插入深度进行记录,每天交接班;给患者做护理及治疗时,避免牵拉导管,嘱咐患者勿做剧烈的手臂运动,以防止导管脱出。导管堵塞的处理 如输液不畅,先仔细检查导管的体外段是否打折、扭曲,使其保持顺畅即可。若为血栓形成,堵塞导管,可采用回抽法或采用肝素或尿激酶溶栓法,使导管通畅。静脉炎的护理 发生静脉炎后,抬高患肢,局部湿热敷或 50%硫酸镁溶液湿敷,每日2-3 次,每次 20-30 分钟。也可外敷如意金黄散,每日3 次。如 3 天内症状不缓解,

15、则拔除picc 管。拔管后停止从此部位输液,继续以上处理。 烈运动。禁止在臵管侧肢体测量血压。注意观察针眼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如有异常及时复诊。臵管侧敷料避免与水接触,若有浸湿,及时更换敷料。告知患者及家属体外导管的长度、封管及更换敷料的日期,及时来院处理。拔管护理 当治疗结束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及时拔管。拔管前向患者讲明操作过程,嘱其全身放松。患者取仰卧位,外展穿刺侧上肢,在患者做深呼气动作时缓慢拔出导管,如有阻力,停止拔管,热敷 2030 分钟后再拔管。拔管后检查导管是否完整,按压穿刺点 5分钟以上,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胶布固定 24 小时。嘱患者拔管后 24 小时内减少穿刺肢体

16、活动,以防出血。提高 picc 臵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既减轻患者痛苦,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最后我要感谢医院的领导给了我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有了诸多的体验和感受,也许这样的学习机会不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生活,对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相信它可以渗透进我的思想,为我的人生赋予新管理方法。为我院 picc 的发展贡献一份力,为更好的为患者减轻痛苦篇四:picc 培训心得学习心得非常感谢医院能给我机会,让我参加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的 picc 技术新进展及资质培训班,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我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这个新技能,感谢领导给我机会接触它了解它。picc 是一种经过外周静脉插入到中心循环的导管,它简化了中心静脉穿刺的过程和降低了中心静脉穿刺的风险,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picc 的全称: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特点:1、相对深静脉穿刺操作直观、简便、并发症少。2、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3、留置管时间长,适合长时间静脉留置。4、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节省护理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